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超声引导下罗哌因股神经阻滞感觉运动分离的半数有效浓度。方法择期全麻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定位成功后注入罗哌因22 ml,初始浓度为0.50%,相邻浓度比值为1.1,阳性反应为感觉阻滞,运动未阻滞;阴性反应为感觉和运动均阻滞,若出现阴性反应,则下一例患者采用低一级浓度,若出现阳性反应,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采用probit法计算超声引导下罗哌因股神经阻滞感觉运动分离的半数有效浓度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超声引导下罗哌因股神经阻滞感觉运动分离的半数有效浓度为0.186%,95%可信区间为0.155%~0.2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因股神经阻滞感觉运动分离的半数有效浓度为0.186%。

  • 标签: 酰胺类 股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藏医药浴擦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采用藏医药浴擦治疗。结果:本组探究中,总有效率89.39%(59/66)。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藏医药浴擦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藏医药浴卡擦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钙泊三醇联合氟替松治疗头皮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 方 法: 选择 2018 年 7 月至 2020 年 8 月我院所接收治疗的头皮银屑病患者 98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9 例,对照组给予氟替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钙泊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PASI 评分和症状积分。 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PASI 评分( 1.12 ± 0.03 )分,相比对照组患者的 PASI 评分( 3.45 ± 1.91 )分改善更为明显( P<0.05 );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钙泊三醇 联合氟替松治疗头皮银屑病 能够使患者 PASI 评分改变更为显著, 患者症状积分降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钙泊三醇 氟替卡松 头皮银屑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划为观察组(40例剖宫产产妇)和对照组(40例剖宫产产妇),给予对照组产妇硬膜外泵注0.125%罗哌因,给予观察组产妇硬膜外泵注0.125%罗哌因+1 1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比分析术后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寒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盐酸右美托咪定 剖宫产手术 术后镇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接受的 72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分组,对照组( n=36)实施的是血液催透析治疗,实验组( n=36)实施的是 左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具体的数据分析和总结。结果:

  • 标签: 左卡尼汀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与泊三醇联合激光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时期内收治的局限型白癜风患者共110例,以抽签法纳入甲组(55例)和乙组(55例)。甲组为激光治疗,乙组为他克莫司与泊三醇联合激光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85.45%,乙组为98.18%,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白癜风面积积分指数、色素积分明显优于甲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局限型白癜风患者,他克莫司与泊三醇联合激光治疗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还可减轻机体症状表现,可推广。

  • 标签: 他克莫司 卡泊三醇 激光 局限型白癜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多因联合地塞米松对带状疱疹疼痛的疗效及VAS评分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院内收治的带状疱疹疼痛患者150例,经随机原则分为对比组及实验组,每组各75例,对比组采用更昔洛韦静滴,实验组予以更昔洛韦+地塞米松+复发利多因乳膏,分析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15min、治疗后24h及治疗后7d VAS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利多因联合地塞米松对带状疱疹疼痛的疗效较好,且可降低VAS评分,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对带状疱疹疼痛的疗效及VAS评分影响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利多因联合 地塞米松 注射液行 耳迷根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的 疗效 。 方法: 收集 120 例特发性耳鸣患者 , 随机分 为对照组和试验 组 , 各 60 例 , 对照组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用 2%利多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在耳鸣侧耳后耳迷根行穴位注射, 根据《耳鸣严重程度评估及疗效评估表》,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估,以判断 2%利多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行 耳迷根穴位治疗特发性耳鸣的疗效 。结果: 1. 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为 31.66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沙美特罗替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将支气管哮喘患者 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吸入倍氯米松、特布他林后单纯吸入丙酸氟替松,治疗组吸入倍氯米松、特布他林及沙美特罗替松粉吸入剂治疗,每次 1吸,每天 2次,疗程 12周,观察哮喘控制情况并记录第 1秒用力呼气量( 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数( FEV1%)。 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治疗组有 37例( 61.67%)达到临床控制,与对照组 20例( 33.3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肺功能均得到缓解和改善,治疗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沙美特罗替松粉吸入剂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支气管哮喘 治疗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氟替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药学价值。 方法: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50例/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丙酸氟替松吸入治疗,观察组选择沙美特罗氟替松粉吸入剂。对比血清指标和肺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EGF、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沙美特罗氟替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缓解病情,药学价值高。

  • 标签: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 支气管哮喘 药学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 市场竞争环境的复杂,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相脱节的弊端越发突出,使得全面预算管理难以有效支持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而平衡计分则可以通过对战略目标的多维度分解,弥补全面预算管理的弊端,促进预算管理与战略的有效融合。通过对 L公司现有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业绩考评模式及执行情况进行现状分析,进而发现其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在实施过程中的教育 办法。

  • 标签: 预算 平衡积分卡 全面预算管理 L公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托吡酯、马西平丙戊酸钠在治疗脑炎继发性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收治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抽选出 90例参与本次研究,以简单随机法分为 A、 B、 C三组,分别给予托吡酯、丙戊酸钠、马西平进行治疗,每组患者 30例。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性: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在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少于其他两种药物,建议首选。

  • 标签: 托吡酯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脑炎 继发性癫痫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他滨节拍化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及对AD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肿瘤科接收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使用培他滨节拍化疗治疗。结果对照组出现的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7.6%,高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9.3%,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1%(P<0.05)。研究组患者独立进食评分[(7.4±1.3)分]、自主穿衣评分[(6.4±1.3)分]、平地行走评分[(6.9±1.7)分]、控制小便评分[(6.2±1.6)分]高于对照组独立进食评分[(3.2±1.0)分]、自主穿衣评分[(4.7±1.4)分]、平地行走评分[(3.7±1.6)分]、控制小便评分[(3.3±1.4)分](均P<0.05)。结论培他滨节拍化疗与常规的化疗方法相比来说,使用该化疗方法在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减少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还能提高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的活动、自主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尽快恢复,早日出院,在临床治疗上应当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卡培他滨 节拍化疗 乳腺癌 日常生活能力
  • 作者: 袁芳 丁大连 王坚 曹轶倓 Salvi Richard J 亓卫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 200040 ,Center for Hearing and Deafness,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and Scienc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Buffalo, NY 14214, USA;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200233;School of Human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Dalhousie University, Halifax, NS 250101, Canada ,Center for Hearing and Deafness,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and Scienc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Buffalo, NY 14214, US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铂耳蜗损伤模型,观察成年南美栗鼠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及其基底膜内、外毛细胞密度,探讨内毛细胞损害程度与CAP振幅、阈值改变的关系。方法18只成年南美栗鼠经耳科学检查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只):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分别接受1次和2次铂注射(76 mg/kg,腹腔注射,2次注射间隔1周)。B组和C组动物在铂注射后30 d、A组在相应时间行终点功能测试。经下鼓室径路将记录电极安放到麻醉后南美栗鼠的圆窗龛,记录短声(click)及0.5、1、2、4、8、16 kHz短纯音刺激下的CAP。测试结束后处死动物。耳蜗基底膜铺片经琥珀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毛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全耳蜗基底膜铺片连续高清拍摄,统计毛细胞数量及基底膜长度,计算10%基底膜长度内耳蜗内、外毛细胞的数量作为毛细胞密度。采用GraphPad 6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成年南美栗鼠click及0.5、1、2、4、8、16 kHz短纯音声刺激CAP阈值分别为(7.1±2.6)、(25.4±5.0)、(24.6±5.4)、(10.4±5.0)、(0.4±1.4)、(4.2±6.3)和(17.1±14.1)dB SPL(±s,n=12)。A组单个耳蜗毛细胞总数为(8 936±643)个(±s,n=7),全耳蜗基底膜长度为(17.73±1.01)mm(n=12)。与A组相比,B组动物CAP阈值未见明显变化,但CAP饱和振幅降低了40%并伴有约40%的内毛细胞缺失。C组动物CAP明显升高并损失了近90%的内毛细胞。结论成年南美栗鼠短纯音CAP阈值在2、4、8 kHz最低,在低频或高频时阈值略有升高。铂造成的部分内毛细胞损伤与CAP振幅改变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但在内毛细胞损失40%时并不改变CAP的阈值,当内毛细胞缺失超过80%时,CAP阈值的升高不可避免。

  • 标签: 毛细胞,听觉 基底膜 卡铂 复合动作电位 南美栗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无痛分娩产妇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因与舒芬太尼的效果。 方法: 选取 92 例行无痛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 46 例 。常规组给予 0.15% 罗哌因与舒芬太尼,实验组给予 0.1 % 罗哌因与舒芬太尼,对比两组产妇应用效果。 结果 : 实验组产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3% ,明显低于常规组 17.4% ,麻醉后 30min ,实验组产妇 MAP 与 HR 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 P < 0.05 。 结论: 在无痛分娩产妇中联合应用 0.1% 罗哌因与舒芬太尼具有明显应用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

  • 标签: 无痛分娩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不同浓度 应用效果 镇痛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波姆眼用凝胶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 8 年 7 月 至 201 9 年 7 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 96 例( 192 眼) , 随机分为 观察 组和对照组 两组 ,每组 48 例( 96 眼) ; 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 观察 组在 与 对照组 相同 治疗的基础上 联合 波姆眼用凝胶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 30d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 OSDI )、泪膜破裂时间( BUT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 SIT )、角膜荧光素染色( FL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纳布啡联合罗哌因硬膜外镇痛对自然分娩产程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

  • 标签:
  • 作者: 田博文 龚凤英 谭惠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4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10073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肥胖及其并发症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巨大,因此减重药物的研发始终是内分泌领域的热点。氯色林(lorcaserin)是2012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新型减重药物。它是高度选择性的5-羟色胺2C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下丘脑抑制食欲的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神经元,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进而达到减重的目的。氯色林除治疗肥胖之外,对肥胖引起的2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氯色林在临床应用中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发生率较低,对心血管系统的安全性也已经得到证实。因此,氯色林与饮食调节、体育锻炼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减重效果。

  • 标签: 肥胖 氯卡色林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因用于骶管阻滞(骶麻)对学龄前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学龄前腹股沟斜疝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L组(0.25%罗哌因组)和H组(0.375%罗哌因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麻醉使用相同的静脉诱导,麻醉深度足够后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患儿喉罩置入成功后取左侧卧位行骶麻。L组患儿给予0.25%罗哌因,H组患儿给予0.375%罗哌因。全程观察两组患儿术中生命体征,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成功率,苏醒时间,术后2、4、6、8 h疼痛评分,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到Bromage 0级时间)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总成功率、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L组患儿运动阻滞恢复时间[(105.5±19.6)min]明显短于H组[(152.6±2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6,P<0.05);术后2 、8 h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6 h H组患儿疼痛评分[(1.5±1.0)分、(2.7±0.9)分]均明显低于L组[(2.8±0.9)分、(3.5±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7、2.537,均P<0.05);两组患儿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骶麻使用0.25%、0.375%两种浓度罗哌因均安全有效,0.375%罗哌因行骶麻相比0.25%罗哌因在术后镇痛方面更具有优势。

  • 标签: 喉罩 罗哌卡因 七氟醚 麻醉 骶管阻滞 学龄前儿童 腹股沟斜疝 术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