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eoynthesis,MIPO)结合股骨近端非接触桥接假体周围骨折钢板(non-contact bridging periprosthetic plate,NCB.PP)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钉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钉体周围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74.88±12.1)岁(范围65~83岁);左侧8例,右侧4例;骨折后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短钉固定,术后6~36个月后因跌倒致闭合性钉体周围骨折;均为Vancouver B型患者;术前骨密度检查1例骨量正常,10例骨质疏松,1例骨量低下。所有患者均采用MIPO技术复位固定骨折,并以股骨近端NCB.PP固定。比较术后第1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时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12例患者手术时间(68.7±4.33)min(范围65~75 min);术中出血量(291.67±114.48)ml(范围150~400 ml);术后引流量(79.17±17.17)ml(范围50~100 ml)。骨折复位后,近端使用(3.25±0.96)枚(范围2~5枚)双皮质螺钉固定;其中3例附加捆绑带捆扎固定;3例术中行自体髂骨植骨。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60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10例患者骨折愈合,愈合时间(7.75±2.83)个月(范围4~13个月),骨折愈合率为83.3%(10/12)。另外2例患者中,1例为83岁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卧床,随访12个月仍未愈合;1例为68岁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出现骨折断端骨吸收,进行二次手术,给予断端取髂结合异体骨植骨,至术后13个月时骨折部分愈合。术后1周、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00(8.00,9.00)分、2.50(2.00,3.00)分和0.00(0.00,0.75)分,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29、-3.097、-3.134,均P< 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分别为(72.50±2.91)分和(86.67±5.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7,P< 0.001)。末次随访时,除1例骨折未愈合和1例再手术患者外,其余10例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优6例、良4例,优良率为83.3%(10/12)。术后1例伤口浅表感染,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而愈合;1例出现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给予局部换药切口愈合。结论MIPO技术结合NCB.PP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术后短髓内钉周围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骨折愈合率高等特点,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3例单纯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纳入对照组;另外33例在对照组的手术基础上联合尺骨茎突骨折术治疗,纳入观察组,最终对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长度、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效果更佳,明显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对其预后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尺骨茎突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 腕关节 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骨头骨折伴肱骨滑车骨折。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小头骨折伴肱骨滑车骨折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手术的方法对其进行肱骨小头骨折伴肱骨滑车骨折的治疗,手术所采用的治疗器具均是采用可吸收的螺钉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的切口均I期愈合,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6个月。骨骼的愈合时间为6~14周,平均时长8.7周;并且没有血管、神经症状发生,也没有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肱骨小头缺血坏死的情况发生。结论可吸收螺钉能够有效治愈肱骨小头骨折伴肱骨滑车骨折病症,不仅能够减少骨折愈合的时间,还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对病人的伤害,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因而,可以广泛的运用到类似的骨折病例中。

  • 标签: 肱骨小头骨折 肱骨滑车骨折 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 切开复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初次发生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特点和风险。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骨质疏松骨折的8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中骨质疏松骨折68例,对照组中骨质疏松再骨折14例,并根据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病史,患者基线资料、股骨颈DXA骨密度、骨折时间、骨折类型等,应用运动协调的技能评价患者再骨折风险。结果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仍具有再次骨折的风险,并且再骨折患者多为女性,多为股骨颈骨折,多是在初次骨折(4.1±2.8)年后发生,试验组骨质疏松患者2年内再骨折发生率为7.3%(6/82)。结论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临床应对于2次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再次发生骨折的可能性。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再骨折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11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120例,根据AO原则进行分类,并按照患者病情不同,分别给予简单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固定、钛板螺钉内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功能满意113例、功能认可者5例及功能不满意者2例,手术治疗的满意率为94.16%,不满意率为1.67%。随访前,桡骨尺偏角平均为(28.4±3.2)°,治疗后平均尺偏角为(20.3±2.3)°;治疗前,平均掌倾角为(15.3±3.4)°,治疗后患者平均掌倾角为(8.3±2.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给予手术方法治疗,对于最大限度恢复桡骨及尺骨关节面凭证、尺偏角、相对长度及掌倾角均有重要的意义,而术后进行适当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能使患者腕关节的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恢复。

  • 标签: 桡骨粉碎性骨折 关节内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5年1月我院骨科病房的诊断为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分别接受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普通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吸入性肺炎、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 骨盆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中胫骨结节骨折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2014年10月至2018年5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5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合并胫骨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男26例,女9例;年龄21~68岁,平均37.6岁;胫骨平台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16例、Ⅵ型19例。根据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中胫骨结节骨折块及胫骨近端后侧皮质的完整性将35例骨折分为四种类型:两者均完整为A型;胫骨结节骨折块完整,胫骨近端后侧皮质粉碎为B型;胫骨结节骨折块粉碎,胫骨近端后侧皮质完整为C型;两者均粉碎为D型。遵循此分类制定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其中22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合并A、B型胫骨结节骨折采用前外侧联合内侧入路,13例合并C、D型胫骨结节骨折者采用前正中联合内侧入路。4例A型骨折采用拉力螺钉固定。18例B型骨折采用1/4管状钢板固定。7例C及6例D型骨折均采取1/4管状钢板结合螺钉固定。结果3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所有胫骨平台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7个月。除1例外,其余胫骨结节骨折块均未见二期复位丢失。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0~18分,平均14.1分;其中优11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85.7%(30/35)。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4~98分,平均86.8分;其中优22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1.4%(32/35)。术后2周发生脂肪液化2例,术后1周发生浅表伤口感染1例、内固定松动1例、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合并胫骨结节骨折是一种特殊损伤类型,需根据胫骨结节骨块的粉碎程度及胫骨近端后侧皮质的完整性制定手术策略。对于粉碎的胫骨结节骨折,前正中入路显露最佳,根据骨折块情况可以采用1/4管状钢板和(或)拉力螺钉固定。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服务模式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中医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康复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结果对照组的骨折康复情况为94.3%,参照组的骨折康复情况为74.3%,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参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3%,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服务模式可以促进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 标签: 中医护理服务模式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损伤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2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保守联合手术治疗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但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临床治疗上既要注重疗效,也要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胸骨骨折 胸椎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枕骨骨折并寰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3例枕骨骨折并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后两组ADL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枕骨骨折并寰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枕骨骨折 寰椎骨折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的再骨折原因,并探讨针对此类患者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24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再骨折原因以及手术方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4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的再骨折的原因是骨强度有所减弱,4例患者再骨折原因是因为初次手术的内固定不牢固,其余5例患者的再骨折原因均为过早负重。24例患者均于检查后行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跟踪随访6~12个月,22例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返院检查显示骨折线基本消失,生活均能自理。2例患者由于术后局部供血不足,骨折愈合较为缓慢。结论针对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可以行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术中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固定材料,术后给予患者一定的健康知识教育并鼓励患者多进行康复训练。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术后再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后在骨折三期实施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录治疗的42例巩固骨折近端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三期开展中医辨证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三期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患肢优良率为85.71%(18/21),其中差的患者占14.29%(3/21)。对照组患者患肢优良率为61.9%(13/21),其中差的患者占38.1%(8/21)。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三期开展中医辨证具有显著效果,减轻患者的局部肿胀情况,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中医骨折3期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治疗配合骨折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自2014年7月—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140例,双盲分为运动组、对照组两组,各70例,两组间患者于一般资料间无差异;运动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治疗配合骨折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骨折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表现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运动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的VAS在术后并无差异,但经治疗2周、1个月、4个月后出现存在较大差异;且运动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远低于对照组;运动组患者的恢复状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运动康复治疗配合骨折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很好疗效,有效减轻患者患者疼痛,其预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运动康复 骨折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肱骨近端骨折术患者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疗效。方法:针对68例本医院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术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是抽取时间,以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4例。分别予行常规治疗、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指标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1)肱骨近端骨折术患者治疗前肩关节活动度指标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前屈上举角度、外展上举角度、水平内收角度大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术 中医 骨折三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对自2005年6月~2011年2月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23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术后7~15个月骨折均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是一种合理、临床效果满意的方法。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不愈合 交锁髓内钉 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