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态诗学是所有诗学的方向与归属、初心与源头,通过探讨基本概念、美学原则、诗学特质、研究范畴,有助于从理论上建构中国当代生态诗学,从实践上推动中国当代生态诗歌。

  • 标签: 生态诗学 概念 原则 特质 范畴
  • 简介:汉斯·贝尔廷在《艺术史终结了吗?》一书中提出艺术史的传统叙事已然终结,一种"泛文化主义"的新艺术史正在形成,艺术史考察的对象已经突破"高雅艺术"而扩展至大众艺术,随之,对艺术史的研究,应穿越艺术与其所处的社会或文化"背景",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体系,构建新的艺术阐释目标。(1)进入21世纪后,

  • 标签: 传统叙事 美术史研究 中国当代 口述 文化主义 艺术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12
  • 简介:创作意识中还没有藏族文化身份的意识,小说中已经有了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表现,所以我们在定义中说藏族文化一直受到汉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影响

  • 标签: 中文化 中国藏族 作家汉语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创作意识中还没有藏族文化身份的意识,小说中已经有了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表现,所以我们在定义中说藏族文化一直受到汉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影响

  • 标签: 中文化 中国藏族 作家汉语
  • 简介: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我主要谈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新文学终结,另一个是"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这是两个大的理论和历史的问题。后面结合一些具体作品谈四个小问题:一个是底层文学的问题,一个是非虚构,另外两个是官场小说和科幻小说。我认为这些方面大体能够概括新世纪以来当代中国文学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我现在先从"新文学终结"的话题展开,为什么先从新文学这样的话题谈起呢?

  • 标签: 当代中国文学 官场小说 底层文学 科幻小说 中国故事 左翼文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16
  • 简介:只是浪漫爱时代人们的激情指向的是"爱",她们的力量不再是来自于对男人的浪漫爱或者男人对她们的爱,这是一个浪漫爱的时代

  • 标签: 中国文学 情感状态 文学情感
  • 简介:这一二年,在世纪之末和世纪之初,人们回顾和总结近百年文学时,文学大师成了引人注目、思考和争议的重要话题。何谓文学大师?近百年文学长河中有没有文学大师?或哪几位大体上已被公认为是文学大师?

  • 标签: 巴金 中国 现代文学 原创性 文学思想 艺术水平
  • 简介: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动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两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引导作用,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实践方式,这一评奖活动的策划、主办和后续影响都深具时代特色——充满了行政色彩、意识形态性和鲜明的个人意志。而其影响又是明显的——成功启发和营建了新的文学评价制度、引领和塑造了新的文学潮流,并作为一种极富效用性的批评策略而得到承接和延续。

  • 标签: 当代文学批评 短篇小说 评选活动 意义 意识形态性 文学创作
  • 简介:印度裔美国学者和诗人哈比卜的文学批评史书写不同于一般同类著述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鲜明地体现了书写者的“他者”眼光及其文化身份的“混杂性”,使我们能从一种与众不同的视野来重新审视文学批评史的“常识”问题。与此同时,哈比卜就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中的“理论之死”“审美主义”等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明确反对非功利性的“价值中立”的批评史观。他的诸多观点给予我们重要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 标签: 他者 文化身份 混杂性 文学批评史 文学理论
  • 简介:中国当代社会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一样,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也历经了长途跋涉和步履蹒跚的艰辛。解放前,胡适、周作人和朱自清等学者都从事了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研究,但不管他们是从进化论还是循环论抑或用史学家的眼光来关照新文学,其目的都是为新文学确立历史主体地位,这种文学史是一元形态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时间里,文学史的书写又受到当时政治体制的影响。

  • 标签: 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书写 新中国成立 生态批评 生态视角 多元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分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现象,中国文化的发展,自觉的设计的行为就成为社会文化建设中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 标签: 中国文化 分化融合 发展思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08
  • 简介:分化与融合――从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思考未来设计的趋势,融合分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现象,中国文化的发展

  • 标签: 中国文化 分化融合 发展思考
  • 简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与所有艺术一样,戏剧使人不断寻回自我生命本体,张扬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实现精神解放。而戏剧精神是健全的民族对其精神品格的关怀与守护,戏剧家将这种精神转化为艺术实践,并经由剧场传递着精神。对于健全的民族和社会来说,这种精神至关重要。本文以人与精神为切入点,考察并分析中国当代话剧对人类精神的守护及其迂回的发展进程;重点阐释1980年代话剧在精神寻求中的三个阶段:在政治诉求中对解放的乌托邦幻想及其精神困境、在艺术探索中寻求精神解脱之路、在文化反思中回归精神主体与生命本体,以及1990年代后中国话剧在多元发展中戏剧精神的坚守及其限度。

  • 标签: 精神 守护 限度
  • 简介:<正>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引发的重写文学史的热潮开始,当代文学史,尤其是当代新诗史在讲述机制和方式上的变化可以说是空前的。这不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整体学术氛围相关,而且与“当代”的特殊性密不可分。这种“当代”的特殊性既与不断变化、生

  • 标签: 新诗史 当代中国文学 洪子诚 诗歌史 诗歌流派 诗歌现象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28
  • 简介:启蒙文学还是新时期启蒙文学,中国当代启蒙文学家按西方文学的思维来反思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学,[23]的中国当代启蒙文学

  • 标签: 中国现当代 启蒙文学 屡遭挫折
  • 简介:时间:2002年10月15日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参加者: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部分博士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当代文化李怡(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00级博士生、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今天,我们沙龙讨论的题目是“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化的发展”。从纯理论层面讲,中国现代文学必然与所谓的当代文化的发展相联系,这应该不是一个问题。正像克罗齐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如果和当代的生存发展不能构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当代文化 知识分子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新时期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在70年代末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樊骏先生就曾提出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的问题。这个命题,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文化大革命前陈旧的文学研究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当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格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当代性的问题,根据我现在的理解,实际上就是研究者用自己当代的体验,思考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事实,并从这种研究中获得对于我们当代作家、当代文学研究者和当代文学读者的新的启示,从而起到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作用。这个命题,后来逐渐被现代性的命题所替代。现代性的命题,是在整个文学界乃至整个意识形态领域里提出的,在文学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性 当代性 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创作 中国当代
  • 简介:近百年中国女性写作促成了女性形象从“权力对象”“欲望对象”向“权利主体”“欲望主体”的革命性转变,这是新文学历经五四启蒙文学传统、左翼革命文学传统、工农兵文学传统后,女性书写在承传和变异中彰显的独特的文学史价值。同时,在大众文化盛行的消费语境中,女性书写在日常生活审美、身体意识自觉、“性别意识外化”等价值维度丰富和重构了新文学传统中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体系。

  • 标签: 新文学传统 话语体系 女性书写 性别意识
  • 简介:<正>我院是专门培养写作人才的高等院校。现面向全国招收两年制高等教育大专层次函授班。一、招生对象:希望提高写作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各界人士,不限年龄,不论学历高低均可报名。免试入学。随到随学。常年招生。

  • 标签: 免试入学 当代文学 招生对象 大专班 高级研修班 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