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湖水幽深。树林细密。水鸟带着一天的记忆,来到这里。风也来到这里遥远的事物,

  • 标签: 诗歌 《命名》 中国 灯灯
  • 简介:明代戏曲命名有五个显著特征,命名方式多样,以物件、关目、关目发生地点等命名。这些命名特点与方式反映了明代戏曲源流、功能、艺术、编剧方面的思想观念,以及揭示了明代戏曲命名的广告效应,即书商给原有书名增加修饰语以促进销售。

  • 标签: 明代戏曲命名 特点 方式 观念 广告效应
  • 简介:本刊于2014年第9期刊发了“80后:文学新青年”专号,在文学界,特别是青年作家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为全面呈现这一群体的创作成绩与实践,我们特邀请了十几位当代著名作家及评论家对其进行了评论。本期刊发的是回应文章的第二组,以飨读者。

  • 标签: “80后”文学 代际 回应解读
  • 简介:<正>历史总是在某种特定时期向特定的人们敞开。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除了直接向现实诉说之外,必然会在历史的发掘中寻找新的话语资源。进入21世纪以后,上个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诗人突然开始进入新诗创造者和研究者的视野,择其要,先是安琪等人编选的皇皇巨著《中间代诗

  • 标签: 诗歌精神 话语资源 诗歌写作 网络诗歌 中国新诗史 吴思敬
  • 简介:<正>与植物恋爱般的感情,使我几乎要用植物为每一个我所心仪所喜爱的事物命名——春风骀荡的日子,我的心灿烂得开满油菜花。前几天去郊外见到油菜花,它使我想起久违的红花。我不知道红花学名叫什么,我不是农技师和农业专家,没必要对一种植物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没见过红花的幼苗是什么样的,或许见了也不认识,就好像蓦然之间,满坡的绿里一下子

  • 标签: 我不知道 一个女孩子 沙皮狗 菜根香 薰衣草 呼啸而过
  • 简介:在汉民族语言文化中,谐音法渊源悠久.明清小说谐音法命名在小说地名、物名尤其是人物命名方面得以充分体现,体现强烈的讽世精神,与小说人物外貌、举止、身份、性格、情节关系密切,象征着人物及其家族的命运,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阐发古代小说作家丰富而多样的艺术构思,揭示古代小说高超的艺术成就.

  • 标签: 明清小说 谐音法 命名
  • 简介:  2007年第3期《书屋》杂志载有韩士奇先生《现代文人的自创字》(下称"韩文")一文,收罗了文化界流传的一些现代文人自创文字的轶闻,包括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半个世纪之鲁迅先生"生造"的"猹"字、刘半农先生"首创"的"她"字等.……

  • 标签: 不可欺 世间唯 名实不可
  • 简介:2010年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名办公室将县城的南环路改为董鄂妃街,令不了解内情的人感到很突然,很诧异.何以如此将一条街用古人名字来命名,并且还是常人不太熟悉的名字,究其原委,董鄂妃又是谁?和宽甸有什么内在联系?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亲赴宽甸县城找有关部门求证,并查阅了一些资料,始知一二.

  • 标签: 命名考 城董鄂妃 宽甸县城
  • 简介:美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美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但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由于语用中命名和指称的混乱,从而给出的答案并非是美,而是美的东西或者美的属性。本文的目的在于清理"美是什么"这一问题所涉及命名和指称关系问题,并从柏拉图所在的历史语境明确"美本身"概念的指称对象及形成过程。本文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提出"美"的指称难题及其原因;2.从指称理论的角度,探究"美"作为名词的特殊性质以及认识美的方法;3.从古希腊的历史语境明确美所指称的对象。本文认为,在古希腊语境中,美指称的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出神经验,经由柏拉图的哲学改造,它被表述为由纯粹形式构成的理念。

  • 标签: 命名 指称 出神
  • 简介:杨炼以大写意笔法和炽烈情感来驱动历史想象的《大雁塔》,和韩东将生活经验赤裸裸地投射到历史事物上的《有关大雁塔》,各自代表着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的命名模式,以及雅俗文学之间的美学鸿沟。杨炼对大雁塔的经营,正好对照出韩东对精致艺术的嫌恶,他放弃了意象的营构,以日常口语入诗,企图以平易、自然、亲切的口语承载生命的情感重量,或者突显当代视野与思考向度。此外,本文也指出韩东在“对偶式续完”过程中,不慎留下的朦胧诗脐带,它对两个诗歌美学的裂变与交替之研究,有重要的证据力。

  • 标签: 杨炼 韩东 大雁塔 命名 续完
  • 简介:<正>五十年代苏联文坛出现了一个新人,他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开掘文苑新的创作领域——科技革命时代人们的心理状态、道德观念与思想冲突,他就是长篇小说《探索者》与《迎着雷电》的作者格拉宁。这两部长篇小说曾引起读书界与评论界的热烈反响,作者也从此蜚声文坛。此后,他继续发表了不少有关科技知识分子的长篇与中短篇小说,抒写新人成长,揭露邪恶,歌颂正义,鞭挞权势,维护公道。七十年代以来,格拉宁作品的题材与体裁更加多样化、观察与思考更加哲理化、特别表现在他的长篇小说《一幅画》,以及几部纪实体小说之中。本文论述的是格拉宁七八十年代发表的三部纪实体小说。题材是他熟悉的科技知识分子,与卫国战争中的普通

  • 标签: 心理状态 文献资料 少年 新人 长篇小说 中短篇小说
  • 简介:为1917—1949年这三十年的中国文学史命名,一向都充满了争议。"中国新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20世纪中国文学"等是使用较广泛的三个名称,它们产生的政治背景和时代各不相同,各有其合理性,也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旨在厘清三者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对待文学史命名的态度。

  • 标签: 文学史命名 中国新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
  • 简介:19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坛的确有了诸多的"新貌",其中之一便是层出不穷的"代"的命名。在1985年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命名曾经猛然出现,但都没有进入如此"常态化"、"日常化"的程度。"中间代"、"中生代"、"80后"、"70后"、"90后"……是中国文学真的达到日新月异的时代?自然没有这样的乐观和简单。明眼人都能够发现,在一个欲望苏醒(而不一定是智慧苏醒)的时代,生存法则变得格外的现实,格外的重要,在急于以"代"标出自我的背后,与其说文

  • 标签: 文学命名 心理需要 主持人 生存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法则
  • 简介:<正>一随着"世纪初文学"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文学史崭新格局的形成使很多分支概念处于明显的调整状态之中。作为一次目的性较为明显的努力,《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5期曾集中推出"关于‘中生代’诗人"专号,"这个我们命名为‘中生代’的诗人群体,以1960年代出生的诗人

  • 标签: 诗人群体 第三代诗歌 诗歌精神 诗歌写作 王家新 学史
  • 简介:<正>90年前,《新青年》杂志发表第一首白话诗,标志着中国新诗的诞生。今年是中国新诗诞生90周年。今天我们开会,会名叫"两岸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暨简政珍作品研讨会",这是2007年开春以来在中国举行的第一个引起重大关注的诗歌讨论会。从90年看中生代,或者从中生代看

  • 标签: 中国新诗 “朦胧诗” 《新青年》杂志 牛汉 诗评家 作品研讨会
  • 简介:  见老外最多的一天,应该是去年在首都机场候机厅里.  因为天热,急急赶到了那里,结果发现时间多得用不过来.上了趟厕所,看看那里的书架,时间还是多得用不过来,结果发现来了很多老外.不是团儿,都是耍单的.……

  • 标签: 命名外 里命名 首都机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