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对护理研究教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度护理专业学生75名和2019年度护理专业学生75名做为研究分析对象,2018年度学生做为常规组,2019年度学生做为实验组。常规组学生采取传统课堂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网络授课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对期末基本知识测验结果和科研课题与科研论文水平。结果:实验组学生基础知识测验平均得分为(80.15±2.25)分,与常规组学生基础知识测验平均分差异不大,(P>0.05),实验组学生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的效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二者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成熟度在妇产科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10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5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50例患者常规监测方法,观察组 50例患者接受阴道超声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成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中有 34例患者受孕,受孕率为 53%,对照组中有 11例患者受孕,受孕率为 22%,两组患者的受孕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为受孕者相比,受孕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较小,卵泡生长速度明显较快,成熟卵泡大小更大,以上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中,有 30例满意、 15例基本满意、 5例不满意,满意度为 90.00%,对照组患者中,有 22例满意、 14例基本满意、 14例不满意,满意度为 72%,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成熟度在妇产科不孕症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患者的受孕几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卵泡发育 超声监测 不孕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与监测中的意义分析。方法 选取了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在我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进行手术的心血管手术 112例,观察患者在进行搭桥手术后的心功能指标,再进行过生物瓣膜置换手术后,瓣膜的功能是否正常,进行心脏病矫正手术后心脏的结构变化。 结果 观察术后的FAC、 CI和 VTIE/VTIA的指标比术前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P< 0.05),术后的 E/A也比术前得到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食管超声心动图进行心血管的手术麻醉,能够直观的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能够更好的管理患者手术时的麻醉状态,对发生的情况能够及时的得知并进行处理,减少手术的失败率,降低手术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手术 麻醉与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我院西药房库房药品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20年3至2021年3年期间未实施环境管理,设为对照组(n=20653),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实施环境管理,设为观察组(n=20598),对2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西药房库房中实施环境管理,有助于确保药品质量,减少药品变质、损坏等情况的发生,值得深入研究与推荐应用。

  • 标签: 西药房库房 环境管理 药品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接收的4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24例实施普通护理,设定为对照组;24例实施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哮喘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更短,观察组复发率明显更低,(P

  • 标签: 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 小儿哮喘 普通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即时指尖血糖及连续血糖监测仪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住院患者进行病房环境危险因素评估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 1000 例参加本文的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进行分组,每组各 500 例,在住院期间,对入院较早的患者进行常规的防跌倒管理,且命名为常规组,对入院较晚的患者进行病房环境危险因素评估的管理模式,且命名为评估组,观察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跌倒管理措施后所引发的跌倒事件的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中,出现跌倒的人数为 5 人,发生跌倒的次数为 6 次,其中因病房环境因素摔倒的占 4 次,占比为 66.67% ,评估组患者中,出现跌倒的人数为 2 人,发生跌倒的次数为 2 次,其中因病房环境因素摔倒的占 0 次,占比为 0.00% ,两组患者的跌倒情况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病房环境危险因素评估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因环境因素造成的跌倒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病房环境 危险因素评估 跌倒 住院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无线连续电子体温监测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对提升工作效率的价值。方法 以2019年2月-2021年2月危重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实验组无线连续电子体温监测腋温,对2组干预的结果分析。结果 实验组危重新生儿高体温、低体温检出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电子体温监测 危重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现如今,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十分重视。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清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方式。近些年,有关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纯培养单菌株。然而,单个降解菌株的生物强化修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效果不佳。实际上,自然界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大多数是由微生物菌群介导,而不是由单个微生物菌株独立完成的。与单个降解菌株相比,微生物菌群具有更强的代谢互补性和互营作用,其在有机物污染的修复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具有有机污染物降解功能的不同微生物菌群以及菌群高效代谢有机污染物的机制,概述了菌群代谢互作的最新研究方法,并强调基于菌群代谢互作设计合理菌群结构在微生物强化修复应用中的重要性,重点讨论了基于菌群代谢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在研究复杂微生物菌群代谢互作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指导最佳功能菌群的人工设计和构建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修复污染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 标签: 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菌群 菌群代谢模型 生物修复 微生物代谢
  • 简介:摘要:互联网环境下,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方式发生改变,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发展。高等护理教育为了提升现代化人才培养效果,需要积极抓住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优势和机遇,转变传统高等护理教育教学观念、方法,以此推动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发展,提升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互联网环境 高等护理教育 人才培养现代化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于感染HIV病毒(艾滋病)所致,患者患病后病毒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人体抗病能力下降,并逐渐丧失免疫功能,最终死亡。临床上目前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或者治疗方案,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去减少病毒对免疫系统造成的破坏,从而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延长生存时间。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需要给予其生活质量护理,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活质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仪在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中的价值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中应用手指采血方法监测血糖,研究组治疗中应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监测血糖。观察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控制各个阶段时间、血糖达标时的低血糖(人均)次数和胰岛素用量,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 2 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结果 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观察期、血糖和胰岛素用量稳定期、胰岛素用量调整期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低血糖(人均)次数和胰岛素用量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2hPBG、HbAlc、FPG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中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仪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更好的对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有利于临床治疗中胰岛素用量的调整,降低治疗中发生低血糖的几率和胰岛素用量,有利于血糖水平的稳定。

  • 标签: 瞬感扫描式 葡萄糖监测仪 2型糖尿病 降糖治疗 应用价值 预后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肾降浊汤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及肾功能的效果及对患者内生化环境的影响,为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依据。方法: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益肾降浊汤。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情况、肾功能、内生环境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益肾降浊汤 肾功能 炎性递质 并发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