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段内来我院实施前列腺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2D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3D腹腔镜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复发率与尿失禁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研究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复发率与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腹腔镜手术对前列腺癌根治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优化临床指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和小切口传统手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7年收治的80例触诊阴性乳腺结节女性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四个月乳腺结节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长也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四个月乳腺结节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治疗阴性乳腺结节可以缩短手术时长,减短手术切口,降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小切口传统手术 阴性乳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单纯扩大切除与类固醇激素联合手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70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单纯采用扩大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7.1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复发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固醇激素联合手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疗效与单纯扩大切除疗效基本相当,均可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临床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类固醇激素 手术治疗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在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单纯纵切面引导治疗,实验组进行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治疗。结果实验组旋切次数为(8.10±1.02)次,对照组旋切次数为(12.33±1.43)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病灶旋切时间分别为(9.50±1.32)min与(6.12±1.0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局部皮下瘀斑及局部血肿概率为6.67%,对照组发生局部皮下瘀斑及局部血肿等并发症概率为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中应用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 真空辅助 乳腺微创旋切术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汇总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病例数为9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8月至2017年至12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焦虑、恐惧、精神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过程中,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超声引导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 围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临床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行腹腔镜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通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术后通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布为(0.78±0.11)d、(2.56±0.43)d、(6.76±1.32)d和(7.83±1.52)d;对照组的术后通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布为(1.29±0.14)d、(3.71±0.67)d、(9.52±2.14)d和(10.58±2.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临床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通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前列腺癌根治术 围术期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施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在我院进行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的患者资料,其中行常规护理的患者45例,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患者47例,对比2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分级,护理满意度评分这2方面的数据差异。结果这2项数据上,护理干预组优势明显,且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患者施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对手术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围术期 护理干预 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钼靶X线与高频B超联合应用的作用。方法对接受钼靶X线、高频B超诊断的乳腺病变患者共108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病理检查结果记为“金标准”,分析钼靶X线、高频B超、钼靶X线联合高频B超。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作用和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共有32例乳腺恶性病变,恶性检出率为(32/108),共有76例乳腺良性病变;钼靶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2.11%、88.89%、81.25%、73.36%,高频B超分别为89.47%、87.96%、77.14%、73.85%,钼靶X线联合高频B超分别为98.68%、93.52%、96.30%、79.93%,联合诊断方法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单独诊断,且联合诊断方法的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与单独诊断相近。结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钼靶X线联合高频B超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较高,建议联合使用2种方法以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丰富的信息。

  • 标签: 钼靶X线 高频B超 乳腺良性病变 乳腺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初产妇均给予同样的质量方法,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初产妇的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初产妇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初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且观察组初产妇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初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初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初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现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初产妇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系统性护理 负性情绪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31I联合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对经甲状腺切除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骨生化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DTC患者共81例,分为A组(男性)21例,B组(绝经前女性)32例,C组(绝经后女性)28例,均采用131I联合TSH抑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BMD(L1~L4、左股骨颈、左大转子、Ward三角区)。结果三组患者的△ALP、△Ca、△P、△BGP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TH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密度指标△BMD(L1~L4、左股骨颈、左大转子、Ward三角区)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31I联合TSH抑制治疗经甲状腺切除术后DTC患者的骨生化及BMD的影响较少。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 促甲状腺激素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患者资料,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患者;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则运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参照组的总效率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的IPSS、QOL、RV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 晚期前列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10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含量增高但无影像学改变的可疑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2008年-2015年普查发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含量>4.0ng/ml,但影像学无诊断学意义改变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0针穿刺活检结果。在标准6针系统穿刺法基础上增加4针穿刺点,施行前列腺活检,病例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175例患者中89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总阳性率为50.9%。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1%,一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10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理想的临床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式。

  • 标签: 前列腺癌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7例AEG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胃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近端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手术诊疗指标和康复指标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营养指标水平和QLQ-STO22量表评分都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术能快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患者术后营养吸收影响较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AEG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致下尿路梗阻患者应用高功率绿激光前列腺气化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导致下尿路梗阻患者65例,皆采用高功率绿激光前列腺气化切除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皆手术成功,不存在严重并发症,术后的最大尿流量与术前相比显著较高,前列腺体积以及IPS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前列腺癌致下尿路梗阻患者应用高功率绿激光前列腺气化切除术不仅并发症与出血量少,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与前列腺体积,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癌 下尿路梗阻 高功率绿激光 气化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fPSA)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55例PCa患者、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F-1、IGFBP-3、PSA、fPSA水平。结果:PCa组IGF-1水平较BPH组、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IGFBP-3水平低于BPH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IGFBP-3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83.6%、76.4%,特异度分别为84.0%、7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2%、7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74.0%。血清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PCa的灵敏度。结论:PCa患者IGF-1、IGFBP-3水平较健康对照者发生变化,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更有助于PCa的诊断。

  • 标签: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