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生活在晚清时代的吴友如,其画作及成就因《点石斋画报》而为世人所知。然而,因《点石斋画报》作为通俗画报所呈现之“俗”与吴友如的艺术理想相背离,光绪十六年后,吴友如毅然通过前后创办《飞影阁画报》与《飞影阁画册》,实现其由“俗”归“雅”的“华丽转身”。吴友如的这一选择既在企图实现其“法超三昧,誉播千秋”的传统文人画家理想,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弥足珍贵。

  • 标签: 吴友如 光绪十六年 由“俗”归“雅”
  • 简介:第四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即将于2016年3月24至26日拉开帷幕。一方而。它的血统: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博览会,一直备受关注;另一方而,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无疑为这个迁徙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背景。经过四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越来越成为亚洲艺术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其框架和内容,每年都在过去的辉煌之上,既有延续、更有更新。今年的展会,值得拭目以待。

  • 标签: 巴塞尔 香港 艺术博览会
  • 简介: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20世纪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或艺术家个体无一不是在反叛前人的艺术中超越前辈的。卢西恩·弗洛伊德的艺术实践恰恰能够给予我们此方面的启示,其突显了艺术家个性化的艺术主张,亦更好地说明了大师级艺术家是不会拘泥于某个潮流而甘居人后的,在反叛中超越才是艺术复兴的唯一生存之路。

  • 标签: 弗洛伊德 具象写实 审丑
  • 简介:新圣器厅(NewSacristy,1519-1534)既是米开朗基罗最早的建筑设计之一,也是他唯一集建筑设计与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作品,体现了其对这两种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深刻探讨。新圣器厅向来是米开朗基罗研究的焦点,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米氏整个计划背后的创作理念,学界尚乏深入的剖析。在维尔德、托内和奈高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文艺复兴盛期的"比较论"为大背景,对米氏的新圣器厅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通过对陵墓雕塑与建筑空间之间关系的仔细观察,并结合相关的草图和文献记载,透析米氏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探索,并试图揭示他跨界的选择背后所蕴含的创作意念。

  • 标签: 米开朗基罗 新圣器厅 文艺复兴 paragone“对比论”
  • 简介:康熙在位61年,曾六次南巡,在第二次南巡后,让宫廷画家将之绘成长卷。1690年,王晕应宋骏业之邀北上京师,后成为《南巡图》(图1)的主绘者,1695年完成了十二卷的鸿篇巨制,名动京师。但在京师滞留三年后,他并未继续在宫廷效力,而选择南返。

  • 标签: 主客观因素 南巡 名动 长安 宫廷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