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刮痧疗法对郁气滞型疼痛的疗效及推广。方法整理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2015年3月门诊或家庭病床诊疗中采用刮经治疗郁气滞型疼痛的108例患者,并随访观查1~5年。结果治愈57例,显效4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结论刮经治疗郁气滞型疼痛是一种疗效高、见效快、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经 刮痧 肝郁气滞 疼痛
  • 简介:摘要纤维化是由慢性损伤引起的。在慢性损伤期间,星状细胞(HSC)被激活并增殖,这导致过多的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导致纤维化。纤维化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包括酒精,慢性病毒性肝炎,寄生虫,代谢性疾病和毒素或者其它药物。当纤维化不受控制后,它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现在有一些研究表明纤维化和肝硬化是可逆的。近年来中药作为抗纤维化药物效果较为明显,本综述旨在总结中药对星状细胞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沉积的保护机制。

  • 标签: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创性切除联合选择性入血流阻断治疗严重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诊治的严重外伤患者53例为观察组,行清创性切除联合选择性入血流阻断治疗。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1年1月诊治的严重外伤患者57例为对照组,行清创性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预后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性切除联合选择性入血流阻断是治疗严重外伤的有效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清创性肝切除 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 严重肝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毒副反应的类型、程度。方法我科于2007年1月-2008年6月对174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化疗组和时辰化疗组时辰化疗组(CC组)86例,常规化疗组(RC组)88例。常规化疗组每日10am开始用药。时辰化疗组据生物节律特性选择合适的给药时机,将ZT-Z/2-B自控型输注泵用于时辰化疗组紫杉醇类4-7am;诺维本10am-12n;铂类10am-10pm;氟尿嘧啶10pm-10am;ADM-7am;伊立替康(CPT-11)7-11am。结果时辰化疗组血液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化疗组(p<0.01),胃肠道毒性时辰化疗组明显低于常规化疗组(p<0.01)。结论时辰化疗较常规化疗毒副反应低,增加了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利于化疗疗程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时辰化疗常规化疗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近些年提出的新化疗模式节拍化疗,以低剂量持续给药的方式作用于肿瘤细胞。越来越多临床研究提示节拍化疗在乳腺癌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将相关节拍化疗及其与靶向药物联合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节拍化疗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及探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各种预防措施,提出了通过加强对护士的专业培训,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要求我们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术水平,掌握化疗药物的特点,在应用过程中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及早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机会。

  • 标签: 化疗药物 外渗原因 预防措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治疗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晚期多发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7例经彩超、CT及膀胱镜下活检确诊为晚期多发膀胱癌的患者,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实施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结果7例患者经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后,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时出血量极少,术后肿瘤完全切除4例,3例已穿透膀胱壁很少部分肿瘤无法完全切除。结论对于晚期多发膀胱癌采用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治疗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明显减少中出血,有利于肿瘤完全切除,改善其生活质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膀胱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晚期多发膀胱癌 髂内动脉分支栓塞 肿瘤电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皮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护理。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予以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65)、观察组(n=65)。参照组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观察组患者行PTCD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黄疸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高位梗阻、低位梗阻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70.0%,相较于参照组患者的85.0%、95.6%,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高位梗阻、低位梗阻的黄疸缓解率分别为95.6%、75.0%,相较于参照组患者的70.0%、97.8%,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低位梗阻、整体梗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0%、18.5%,相较于参照组患者的2.2%、6.2%,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PTCD、ERCP的治疗效果均较好,前者更适合治疗高位梗阻,后者更适合治疗低位梗阻。所以,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应充分结合患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囊型包虫外囊完整摘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囊型包虫外囊完整摘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8例,然后采取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囊型包虫外囊完整摘除手术患者实施围期护理干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肝包虫病 摘除术 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人工治疗衰竭预后的预测效果,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并进行MELD评分,对治疗组进行人工后评分,观察三个月后的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中治疗前MELD评分大于40分的患者有8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100%,评分为30-40分的患者34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53%,对照组中MELD评分大于40分的患者12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100%,评分在30-40分的患者32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87%,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MELD评分可在临床推广中应用,一般人工治疗MELD评分在30-40分之间的衰竭是安全的。

  • 标签: MELD 评分 人工肝 肝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经验方降脂理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病人分为降脂理汤治疗组100例,血脂康对照组50例。结果两组总疗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果还显示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本研究显示降脂理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有明显疗效,能治疗高脂血症,改善肝功能,且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

  • 标签: 脂肪肝 老中医经验 降脂理肝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切除治疗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不规则切除手术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2例患者中35例接受完整随访,30例完全治愈,优良率85.71%(30/35),42例手术患者术后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4.29%(6/42)。随访2年后35例患者中残留结石5例,残留率14.29%(5/35)。结论不规则段切除内胆管结石具有残石率低,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不规则 肝切除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评价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其均采取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加血管支架植入进行治疗。结果5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05(48/50);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延长或者消失,术后肢体缺血症状改善显著或者消失,静息痛好转,51条患肢皮温显著升高;术后ABI(0.82±0.11)显著高于术前(0.34±0.06),且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并能提升手术成功率,且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腔内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手术中应用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手段治疗的疗效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来分析例“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患者经过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治疗后的效果,这里我们将用被甲氨蝶呤杀过的胚进行实验,将其分为一般的常规治疗直接行清宫1组和腹腔镜辅助治疗行清宫术前先行腹腔镜子官动脉结扎1组一共为两组。进行分组治疗后,分别分析以上两组手术中2组的出血量比较,临床疗效对比和患者全身是否有不良的反应症状的比较。结果前者也就是我们说的腹腔镜辅助治疗行清宫术前先行腹腔镜子官动脉结扎与后者比较起来的最大优点就是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手术中的出血量比较少、手术的临床效果很好,二者都没有表现出不良的明显反应。结论在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手术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辅助治疗组行清宫术前先行腹腔镜子官动脉结扎更有效而且是更安全的。

  • 标签: 治疗 腹腔镜子官动脉结扎术 子宫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中心体切除治疗子宫良性疾患(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难治性功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子宫体良性疾病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中心体切除35例为研究组,同期同样疾病行传统子宫次全切除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性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症状,以及术前和术后3、6月、1年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月经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和性生活质量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比较E2明显降低(P<0.05),FSH明显升高(P<0.05),HL无明显变化。结论子宫中心体切除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易行,不影响卵巢功能、能满足患者既去除疾病又保留子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子宫良性疾病无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的首选。

  • 标签: 子宫动脉上行支 子宫中心体切除术 卵巢功能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54例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47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引流液量、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结果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相比,手术时间显著缩短,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引流液量显著减少、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显著缩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弹力图用于中肝素干预效果评估。方法病例筛选时间2016年5月—2018年收治的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10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注射肝素后5分钟,半小时的血小板聚集率分成两组,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在患者肝素注射后5分钟,半小时后的ACT,PT,APTT,TT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TEG-R,K,R指标数据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注射5分钟后ACT,PT,APTT,TT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注射5分钟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注射5分钟后TEG各项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注射半小时后ACT,PT,APTT,TT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注射半小时后TEG各项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弹力图用于中肝素干预效果评估更好,特别在肝素注射后5分钟对患者的状态评估更加准确,对患者的凝血状况个可以更好的反映,利于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血栓弹力图 肝素干预 血小板聚集率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对骶骨巨大肿瘤切除中控制出血的效果。方法对6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复习既往11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326±93.8)min,中出血量为(3750.7±644.1)ml,有1例骶神经损伤。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70±69.3)min,出血量为(7388±706.99)ml,有1例骶神经损伤,3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结论在骶骨肿瘤过程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可以减少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有效控制骶骨巨大肿瘤切除中的出血。

  • 标签: 低位腹主动脉球囊 骶骨巨大肿瘤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4年我院接治的采用体外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在术后恢复各项指标中,ICU治疗时间、心电监测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进食时间和坐起时间在两组差异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通过对患者术后的疗效分析和随访过程中,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比较,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优于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

  • 标签: 体外和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疗效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脑室引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脑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脑室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临床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48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其中非常满意的有17例,满意的有29例,不满意的有2例,满意度为95.8%。结论脑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患者予以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动脉瘤破裂 颅内血肿脑室引流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