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切除的技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11月3例腹腔镜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切除,阻断入血流,诊断为规则性左半切除1例;诊断为包虫外包囊剥离切除1�

  • 标签: 切除术初步 初步经验 肝切除术
  • 简介:1991年Reich报道腹腔镜切除(laparoscopichepa-tectomy,LH),但由于肝脏的特殊解剖关系,中容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手术风险极高。因此,迄今,此手术仍只能在较大的肝胆中心开展。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完成各种腹腔镜切除34例,效果满意。现结合病例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肝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囊肿开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囊肿病人行腹腔镜下囊肿开窗,其中单发17例,多发2例;位于右14例,位于左5例。术前均经B超和CT检查证实,并排除先天性肝胆管囊肿。结果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0(20~80)min,除1例因引流出少量胆汁而留置引流2周外,其余均在3~4d后出院。15例随访0.5~6.8年,2例复发,予开腹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囊肿开窗具有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肝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胆管结石患者行叶切除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12月份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62例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次各3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叶切除,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予以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患者SAS、SDS予以评分对比。结果实验组术后临床指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叶切除,围手术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临床疗效。

  • 标签: 肝内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与分析治疗血管瘤采用微波消融与腹腔镜切除治疗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收治于2019年9月/2020年10月(开始/结束)70例血管瘤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治疗)、微波消融组(采用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及恢复情况、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微波消融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VAS)、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微波消融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治疗血管瘤采用微波消融、腹腔镜切除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治疗后患者恢复时间短,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血管瘤所在位置不同适当选择治疗手段,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术 微波消融 肝血管瘤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内胆管结石行叶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叶切除的内胆管结石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7.50%,P

  • 标签: 循证护理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患者围期的护理。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100例医院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颈动脉支架成形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减少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颈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和动脉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治疗的68例巨块型肝癌患者进行研究,使用分组软件把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单纯电针治疗,观察组电针与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巨块型肝癌患者实施电针与动脉进行治疗效果确切,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好,可推广运用.关键词电针;动脉;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临床效果Electricacupunctureandhepaticarteryinterventionaltherapytypegiantpieceofclinicaleffectoflivercancer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urativeandhepaticarteryinterventionaltreatmentforgiantblocktheeffectoflivercancer.MethodsduringFebruary2013toFebruary2013totreat68casesofgiantpieceofpatientswithlivercancer,usinggroupingsoftwareto68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G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34caseseach.Givecontrolgrouppureelectricacupuncturetherapy,observationgroupacusectorandheGpaticarteryinterventionaltreatment,comparedtwogroupsoftherecenttherapeuticeffectsandadversereactions.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thetreatmenteffectiveratewas76%,thecontrolgrouptreatmenteffectiverateof55%,observationgroupis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P<0.05),thereis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PatientswithlivercancertypegiantpieceofhepaticarteryandthecurativKeeyeffweocrtdissexacttreatment,patienttoleranceisbetter,tousewhichcanbepromoted.electricacupuncture;Hepaticartery;Interventionaltherapy;Giantblocktypelivercancer;Clinicaleffect中图分类号R1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34-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新辅助区域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5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58例相同临床分期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6例(研究组)给予术前区域动脉化疗,方案为表阿霉素50mg/m^2+顺铂60mg/m^2+5-氟尿嘧啶1000mg/m^2,2003年起方案改为奥沙利铂130mg/m^2+5-氟尿嘧啶1000mg/m^2,一次性动脉灌注,6~11d后手术治疗.另82例(对照组)术前未行化疗,直接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静脉辅助化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根治性(R0)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和远期预后进行评估.采用Х^2检验,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R0切除率分别为86%(65/76)和71%(5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01,P〈0.05).研究组的化疗毒副反应轻微.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15/76)和16%(13/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41,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1个月和23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4.6%和2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95,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区域动脉化疗耐受性良好,有助于提高R0切除率,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 标签: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动脉灌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羊水栓塞属于妊娠过程中最为危险的一种并发症,其是指在分娩中羊水突然进入到母体的血液中,引发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病率在4-6/10万之间。但由于此病症的预防、治疗均存在较大的困难,如发病低、但死亡率高,如此类患者的胎儿存活,也会有50%左右的新生儿为残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来,临床采用了早警戒、高怀疑、快速诊断、积极救治等方案来救治羊水栓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针对围期羊水栓塞的救治、麻醉管理展开综述,为临床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羊水栓塞 救治 麻醉管理 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文章结合心脏介入围期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和后果,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诊断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35例心脏介入手术围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的表现做了研究,利用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做了临床检查。结果:35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年龄超过70岁,27例患者的卧床时间超过24小时;这些患者临床均表现出胸闷、呼吸急促现象,采用了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中29例患者D2聚体阳性、26例患者表现出低氧血症。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出:有21例患者存在右心室扩大的症状,占研究人数的60%,有18例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症状,占总人数51.4%。结论:心脏介入围期肺栓塞症状主要表现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临床症状表现出气急、胸闷等症状,在临床中结合这些症状特征与实验室检查技术,能有效的确诊患者病情,提高诊断质量。

  • 标签: 心脏介入 围术期 肺栓塞患者 临床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