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结合治未思想在防治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6月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健康教育,研究组根据治未思想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得分及近1年内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治未思想进行健康教育,对疾病复发及并发症可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治未病思想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精神司法鉴定中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例的特点。方法统计2009年8月-2016年8月某市要求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司法鉴定案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0例涉嫌刑事类案件的案例,有484例为涉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案例;55例为无精神者,61例为躁狂发作者,87例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227例为精神分裂症患者;51例为刑事责任不予评定,221例为无刑事责任能力,96例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116例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结论相关部位要将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防治工作大力加强,患者家属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管理,最大程度上避免发生精神病患者刑事案件。

  • 标签: 精神病 司法鉴定 刑事责任能力 鉴定案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防治颈型颈椎的作用。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康复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康复组加用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结果康复组不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总治疗次数、半年复发率及一年复发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不仅对治疗而且对预防颈型颈椎都有明显的效果,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并广泛推广。

  • 标签: 颈型颈椎病 推拿 运动疗法 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利用无缝隙护理提高糖尿住院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的98例糖尿住院患者为实验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的改善程度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相对比,P<0.05,差异非常明显。结论采用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无缝隙护理对糖尿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无缝隙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出院时的FBG、P2hBG、HbA1c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糖尿住院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对控制血糖、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糖尿病 健康知识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水平变化在妊娠期糖尿(GD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78例GDM孕妇(GDM组)和产前门诊检查的80例健康体检孕妇(正常组)检测HbA1c、空腹血糖(FPG)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的结果。结果GDM组HbA1c检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FPG和OGTT检测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HbA1c>5.8%(GDM组)的孕妇妊娠结局明显高于HbA1c≤5.8%(正常组)孕妇(P<0.05)。结论HbA1c检测可作为GDM诊断、筛查及妊娠结局评估的主要指标之一,检测水平变化在GMD的病情诊断、筛查以及妊娠结局监测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结局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胰岛素自我注射的患者实施社区-家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使用胰岛素笔自我注射的患者100例,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干预组给予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分析两组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正确率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胰岛素的自我注射对糖尿病患者有着较大的影响,给予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笔的使用正确率,有效使得患者掌握胰岛素笔的相关知识,减少操作错误,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社区-家庭护理干预 糖尿病 胰岛素自我注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我院8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平均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9.0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并发症和神经行为测定的作用。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5例缺血缺氧性脑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护理干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神经行为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行为(39.01±2.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颅内高压发生率35.56%、惊厥发生率31.1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神经行为。

  • 标签: 护理干预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并发症 神经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研究不同剂型的格列吡嗪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疗效与成本的比值。方法选取2015-2016年期间在我院就诊并被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格列吡嗪控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普通片进行治疗,通过3个月的疗效观察分析,记录每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计算血糖下降率治疗药物的成本比值,分别对两种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排除患者自身因素,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普通片疗效相当,但格列吡嗪普通片成本较低。

  • 标签: 格列吡嗪控释片 格列吡嗪普通片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按照患者门诊挂号编号尾数的单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二甲双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合使用药物胰岛素,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空腹血糖(6.12±2.02)、餐后2h血糖(6.87±2.45)以及24h尿糖定量(12.83±5.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以及24h尿糖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联合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的疗效更加理想,患者血糖得到明显控制,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胰岛素 二甲双胍 糖尿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多样化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100例老年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多样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561,P=0.0018)。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FBG(6.13±1.16mmol/L)、2hPG(8.04±1.32mmol/L)改善较对照组(8.43±1.04mmol/L)、(9.42±0.88mmol/L)更加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康复出院,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冠心病 血糖控制 多样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加味黄芪竹叶汤治疗2型糖尿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30例,常规组维持原糖尿的基础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基础治疗中使用加味黄芪竹叶汤1剂/天。结果治疗之后的实验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总有效率以及治疗之后两组的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和C肽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2型糖尿,加味黄芪竹叶汤具有显著效果,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6.67%,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加味黄芪竹叶汤 2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护理中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根据入院时间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均为38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护患沟通,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比较,探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强化护患沟通,有助于改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依从性,增进护患关系。

  • 标签: 护患沟通 老年糖尿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阿尔茨海默(AD)患者中应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60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二者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应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老年痴呆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安全护理管理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肾病不同分期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病人尿蛋白24小时排泄量将14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组、早期糖尿肾病组及临床糖尿肾病组。检测148例各分期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WF、sVCAM-1、sICAM-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WF、sVCAM-1、sICAM-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中vWF、sVCAM-1、sICAM-1与肾脏的受损程度相关,可作为动态检测糖尿肾病病情变化发展的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艾滋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方法选取100名艾滋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83.47±11.58),工作满意度总分(95.45±16.74)分;艾滋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专业自我概念中的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灵活性以及满意度正相关(P<0.05)。结论医疗结构应当提升艾滋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进而促进工作满意度增高,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 标签: 艾滋病科 护士 专业自我概念 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房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作用进行评析。方法对2015年—2016年某精神医院的病房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015年度开展常规护理管理,2016年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年度护理质量评分,并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2016年精神病房的临床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升,与2015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房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和提升病房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精神科病房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米替林进行痛性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痛性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片口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在有效率的比较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改善情况比较上,研究组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替林进行痛性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患者疼痛改善明显,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阿米替林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