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浆中总钙与离子钙测定在诊断肿瘤性高钙血症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素锂抗凝血浆,主要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及邻甲酚酞络合酮法对78例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中的总钙和离子钙进行检测,并且检测清蛋白及pH值,计算校正总钙和校正离子钙,根据数据进行统计指标。结果测定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的cTCa浓度、ICa及nIC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T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a升高阳性率高于cTCa,分别为18.18%和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性高钙血症的诊断中,ICa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提高高钙血症的诊断率。

  • 标签: 高钙血症 总钙 离子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快速康复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3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观察,并按照随机分配制度,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15例。给予30例患者均使用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快速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将患者发生并发症及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结果对比常规组护理效果,干预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产生并发症发生率(13.33%)均比常规组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产生并发症发生率(46.67%)较低,两组数据差距较大,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 结直肠肿瘤 快速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阐述大蒜素在不同疾病的使用中,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对大蒜素的不同成分在抗肿瘤和对糖尿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做出如下综述。但是对其所有成分和确切机制还不是完全了解。需要进一步研究并阐明大蒜素作用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它治疗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 标签: 大蒜素 心血管疾病 肿瘤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恶性肿瘤患者突破性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取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恶性肿瘤患者86例,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3例,在突破性疼痛评估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镇痛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镇痛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与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疼痛情况观察,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计算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97.67%(42/43)、83.72%(36/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在突破性疼痛评估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镇痛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且可助推良好护患关系构建,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恶性肿瘤 突破性疼痛评估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康复中,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增强患者自身保健意识。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椎管内肿瘤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5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并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58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胃部的有31例、19例在食道、另外分别有3例患者肿瘤位于小肠与肠系膜,另外有2例患者漏诊,诊断率为96.55%;接受平扫时肿瘤的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有明显增强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很好的观察到患者肿瘤的形态结构,具有较好的定性和定位能力,诊断准确性也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胃肠道肿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因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120例患者(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西医治疗组与联合中医治疗组,每组各60例。其中西医治疗组患者采取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治疗,而联合中医治疗组患者在采取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益气养血、健脾补肾中药方进行治疗。结果联合中医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3d的Ⅲ度白细胞减少开始回升情况、治疗第5d的IV度白细胞减少升至1.0×109/L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手术与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20例予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指数均显著多于研究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外观满意度95.0%较对照组78.0%显著提高,研究组并发症率5.0%较对照组24.0%显著降低,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效果显著,安全性好,且更符合美容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开放手术 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38例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为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膀胱功能的尽快恢复。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尿潴留 肿瘤 妇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在肿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5例肿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试验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48例,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在肿瘤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6.60%)。两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科护理中效果甚佳,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里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肿瘤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12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2人,其中对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依从性情况。结果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两项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值<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要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 心理状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肿瘤相关性贫血与胃癌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贫血组(n=45)与非贫血组(n=31),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肿瘤病理及病生特点,分析胃癌相关性贫血与胃癌病理之间的联系。结果临床分型中进展期胃癌患者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5),但胃癌组织学分型与贫血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胃癌的病理分期与贫血存在相关性(P<0.05),胃癌浸润期较局限期更易诱发贫血,但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与贫血的发生率无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学分型以及细胞分化程度与胃癌相关性贫血无明显联系,但胃癌的临床病理分型与分期与相关性贫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胃癌肿瘤相关性贫血 临床分型与分期 胃癌病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补肾生血汤在肿瘤术后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接受化疗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益气补肾生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以及肾小球滤过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肌酐与胱抑素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并发症包括腹泻、恶心、头痛、反胃等,其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术后化疗中采用益气补肾生血汤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降低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化疗 益气补肾生血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3月—2017年9月,选取我院90例临床肿瘤学实习生,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给予Sandwich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学生考试成绩、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比对照组高,教学效果比对照组高,教学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临床肿瘤教学中应用Sandwich教学法,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及教学效果,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认可度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Sandwich教学法 临床肿瘤学 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进行临终护理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均为46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加强临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终护理干预的显著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推行。

  • 标签: 临终护理干预 晚期恶性肿瘤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肿瘤科患者家属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对本院肿瘤科收治的30例患者家属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主要通过健康教育、意识指导、护理教育等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水平。观察患者家属入院时及入院陪护1个月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家属在入院陪护1个月后焦虑及抑郁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且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提升,同入院时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肿瘤科患者治疗及护理期间,给予患者家属优质的护理服务可改善家属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而对患者疾病康复有重要帮助。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肿瘤科 家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4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7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甲组患者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总体满意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老年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给予舒适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肿瘤 癌性疼痛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心理疗法在肿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4月肿瘤科收治的患者90例入组,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对照组(n=45),均采用规范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心理疗法,包括告之导之法、情志相胜法、移情易性法、气功疗法、五行音乐,持续3个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癌症疲乏评分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心理疗法为肿瘤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可以提升身体机能,减轻癌症疲乏与焦虑恐惧心理。

  • 标签: 肿瘤 康复 中医心理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宁疗护在肿瘤晚期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肿瘤晚期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40例接受安宁疗护,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疗护。分析两组临终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疼痛程度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安宁疗护法对晚期肿瘤者进行干预,可显著减轻其疼痛感,提高临终期生活质量,建议采纳。

  • 标签: 肿瘤晚期 疼痛程度 安宁疗护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