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共选择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和表现,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每组44例,分别配合相对应的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在心理上主要表现有焦虑、抑郁和情绪低落等相关问题;为患者配合不同的护理以后,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心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和比较,常规护理组为79.55%(35/44),针对性护理组为95.45%(42/45),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问题表现复杂,对患者配合针对性的护理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心理质量的改善,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先兆流产 心理问题分析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风湿免疫病早期临床诊断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人员均为我院2015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32例风湿免疫病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早期诊断的相关资料。结果通过联合免疫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可对常见的风湿免疫病做出早期诊断。结论联合免疫指标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能够对常见的风湿免疫病做出诊断,进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风湿免疫病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于治疗脑梗死患者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早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抑郁程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的脑梗死恢复期对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的日生活能力得到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得到回复,在临床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 脑梗死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资料,分为2组不同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黄疸出现和消失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比对照组效果更好,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含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 新生儿 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两种方式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终止早期妊娠的94例意外妊娠患者,分别采取药物流产(n=44)及人工流产(n=50)终止早期妊娠。结果人工流产组的不完全流产率更低,且阴道出血时间更短(P<0.05)。结论两种方式各具优势及特点,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略优于药物流产。

  • 标签: 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 早期妊娠
  • 简介:摘要伴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异常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神经重症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由于此类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所以间接的导致了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数量居高不小。本文对导致深静脉血栓的诱因和主要的症状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旨在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重症患者 深静脉血栓 血栓筛查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代谢问题,并且不易察觉,容易漏诊。长时间低血糖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中枢神经损伤。本文讨论新生儿低血糖常见高危因素如早产、感染、窒息等,并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如保暖、合理喂养、即时监测血糖变化等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新生儿 低血糖 高危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Ⅲ类牵引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分析相关软硬组织的改变情况。结果所有2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前牙反(牙合)均解除,反(牙合)解除平均时间为3.5±0.8个月,覆(牙合)覆盖关系达正常。治疗后SNA(°),ANB(°),UL-EPlane显著增大(P<0.05),上颌骨及上唇前移,骨性关系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U1-NPo(mm),显著增大(P<0.05),上前牙出现一定的唇倾,下前牙无明显改变。结论上颌快速扩弓结合Ⅲ类牵引,能够改善患者的颌骨发育不调与凹陷型侧貌,可用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

  • 标签: 骨性Ⅲ类错(牙合) 快速扩弓 Ⅲ类牵引 上颌发育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哺乳期避孕服务的管理模式。方法以妇幼计生服务中心诊治的11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诊治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97例产妇。干预组产妇于产后第21天开始进行哺乳期避孕服务。比较两组患者长效避孕方法的使用率、产后母乳喂养时间和一年内意外妊娠的比例。结果干预组产妇中选择长效避孕措施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时间持续3~4个月和5~6个月时间段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干预组产妇一年内发生意外妊娠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早期介入哺乳期避孕服务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后意外妊娠发生率,提高长效避孕方法使用率和母乳喂养时间。

  • 标签: 避孕服务 母乳喂养 哺乳期 意外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丹参滴丸在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对两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以及左心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9/2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16/20)80.0%;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19/2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17/20)85.0%;两组患者LVEDD、LVEF均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LVEDD、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左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早期心肌梗死 复方丹参滴丸 疗效 血管再通率 左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糖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基于糖尿病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魏酸哌嗪片200mg,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降糖益肾汤,1剂/d,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尿白蛋白量显著下降,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采用降糖益肾汤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降糖益肾糖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上前牙区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单个上颌前牙损坏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即刻种植)和对照组(早期种植)各4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修复后半年和一年的骨吸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4度牙龈乳头指数,观察组1度、2度和3度牙龈乳头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前牙区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均对牙槽骨有较好保留,且即刻种植的牙间乳头美学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即刻种植 早期种植 上前牙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介入心理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早期心理康复治疗,并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MA)、抑郁程度(HAM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与HAMD评分均有改善,且实验组在治疗后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心理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康复 老年脑卒中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脑血管病人误吸的早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脑血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呼吸病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方面的病症得到较好的改善,且改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血管病症患者误吸实行早期护理,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脑血管 误吸 早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同剂量缬沙坦胶囊80mg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治疗1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在治疗后均有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令胶囊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24h尿蛋白定量有下降(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水平,减轻肾脏损伤,较单用缬沙坦胶囊疗效显著。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缬沙坦胶囊 百令胶囊 冬虫夏草 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恢复的效果,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面部恢复情况评分为(26.0±0.6)分,对照组为(17.0±1.5)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恢复有显著效果,无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周围性面瘫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面神经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48例面神经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4例(常规护理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两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7(70.83%)显然要比观察组的23(95.83%)低许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显然要比观察组的低许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用于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护理满意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有助于病患的身体快速恢复。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面神经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早期患者36例,按患者要求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保乳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及美容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美容优良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美容优良率69.7%,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效果显著,相对根治术治疗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同时增加了术后美容优良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保乳手术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70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37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123例,感染发生率为8.97%;共分离出致病原菌110株,革兰阳性菌41株(37.27%)、革兰阴性菌64株(58.18%)、真菌5株(4.55%),致病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居于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首位,感染率为32.52%;年龄、机械插管、留置导尿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合并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等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消化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多见,年龄、留置导尿管、机械插管、合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以及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疾病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经放射治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在院内感染的多发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政策。方法通过统计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103例患者,分析并探讨其中例出现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经放射治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0.39%(21例),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有呼吸道,其次是胃肠道、皮肤及尿路等。感染种类主要为细菌,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真菌占11株(52.38%),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占7株(33.33%),革兰氏阳氏菌感染占3株(14.29%)。结论经放射治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在院内感染的机率较高,院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为主。应当做好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警惕细菌和真菌感染,是预防和治疗经放射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院内感染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