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完全性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10年4月,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397例,术前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确诊并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内动脉闭塞患者28例,术中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复查颈部MRA,并对术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术后即时通畅率为92.8%,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22例颈内动脉通畅,通畅率为78.5%,无脑缺血事件发生;6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中,2例在术后4个月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及腔隙性梗死;3例术后仍偶有头晕,其中2例单侧肢体麻木;1例记忆力减退。结论对于有症状的颈内动脉闭塞患者,CEA加取栓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颈内动脉闭塞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血运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在血管外科医师经常要面对的周围动脉病变中,除了损伤以及闭塞性病变以外,最常见的就是动脉瘤了。周围动脉瘤是指颈动脉瘤、内脏动脉瘤和四肢动脉瘤等。四肢动脉瘤包括上肢的锁骨下动脉瘤、腋动脉瘤、肱动脉瘤、桡、尺动脉瘤和下肢的股动脉瘤、腘动脉瘤、胫前动脉瘤、胫后动脉瘤、腓动脉瘤及其分支动脉瘤等。由于动脉瘤有破裂的趋势,甚至致命的风险,所以正确和及时地处理周围动脉瘤至关重要。

  • 标签: 真性动脉瘤 周围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瘤 动脉重建 颈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LLI)的治疗策略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ALL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LLI130例,包括急性动脉栓塞82例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48例。单纯全身溶栓和抗凝治疗12例,Fogarty导管取栓81例,行取栓及动脉旁路术15例,9例行导管性溶栓,骨筋膜室切开减压27例。一期截肢13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6.9%,二期截肢8例;总体截肢率为19.3%(21/109)。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和起病时间超过24小时是影响保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早开始治疗ALLI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疗效。

  • 标签: 急性缺血 栓子 血栓形成 导管直接溶栓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有效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6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联合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经过2周以上Matas训练。结果6例均接受手术并完整切除肿瘤,其中2例因肿物大,颈内动脉末端难以显露,需行下颌骨旁正中劈开术显露。无病例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0.5~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检查及准备、合理的手术方法能提高CBT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术前检查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医源性动脉出血、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疗效。结果对35例外科术后动脉出血患者均成功进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肠道术后出血DSA示局部血管紊乱,其中3例见少量对比剂外漏进入肠管,给予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余30例DSA均可见对比剂外漏,其中17例伴假性动脉瘤形成,均采用微弹簧圈予以栓塞。随访10~15天,33例出血停止,2例肠道术后出血患者仍有持续性少量便血,进行再次手术止血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器官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具有一定优势;对于外科术后导致动脉出血、尤其是病情危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脉 出血 弹簧圈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一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总结护理配合要点。结论术前物品准备充分,术中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严密监测心电图和脑电图的波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血压波动,熟悉手术步骤,严格无菌操作,与手术医生配合积极主动默契,尽可能缩短颈动脉阻断时间,是保证手术顺利取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脾动脉瘤的大小、性状,脾动脉载瘤动脉的直径,动脉瘤所处脾动脉的位置、形状及瘤颈大小。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介入栓塞方法。栓塞治疗后患者行脾动脉DSA检查显示载瘤动脉通畅,脾脏正常显影,瘤腔内无造影剂滞留显影亦无造影剂外溢,则为介入栓塞治疗成功。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半年在门诊各复查CT血管造影检查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6月。结果14例患者中,共发现15个动脉瘤,1例为多发,13例为单发。2个为假性动脉瘤,13个为真性动脉瘤,瘤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动脉瘤的位置:位于脾动脉近心端5个,位于中段7个,位于远心端3个。瘤体直径为1.6~7.5cm,平均为3.7cm。14例患者均顺利运用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因为动脉瘤开口较大,选用裸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成功。1例多发真性动脉瘤患者同时栓塞瘤腔开口远心端和近心端的载瘤动脉,并在瘤腔置入裸支架治疗。1例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因载瘤动脉扭曲,且瘤腔开口较大,选用同轴微导管联合球囊行弹簧圈栓塞治疗成功。14例患者术后无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至出院。术后随访情况:术后1个月,1例患者出现脾梗死;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轻微腹痛及低热;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未见瘤腔复通及增大。术后6个月,2例患者辅助支架无移位,其余无不良反应。结论脾动脉瘤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同时保留了脾脏功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脾动脉瘤 介入治疗 弹簧圈 栓塞 支架
  • 简介:<正>患者1男性,62岁。因左侧间歇性跛行2个月于2010年3月10日入院。查体:左小腿下端及左足皮温较对侧明显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左足第一趾末端紫绀。下肢彩超检查诊断:左侧腘动脉瘤并瘤腔栓塞及右侧腘动脉瘤。下肢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检查:右侧腘动脉瘤,而左侧仅显示腘动脉中断、闭塞,未能显示左侧腘动脉瘤瘤体(见图1)。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及长期吸烟史。2010年3月15日手术治疗:经腘窝后路显露瘤体大小约2.5cm×2cm,瘤腔内血栓

  • 标签: 动脉瘤破裂 假性动脉瘤 自体大隐静脉 手术治疗 高血压病 血栓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病理特征,讨论该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2010年手术治疗的84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BT的病理特征。结果84例手术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示CBT,有3例为低度恶性,其余均为良性。平均随访时间8年10个月,59例(70%)获得随访,15例失访;3例低度恶性患者均获得随访。全部随访患者无肿瘤复发,特别是病理形态学为低度恶性的3例患者,全部至今生存,亦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组织形态学表现不足以判定CBT良恶性,而应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因此对CBT患者必须做好随访。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婴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治1岁以内婴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63例,行介入手术治疗,患儿年龄(5.1±3.6)个月,体质量(6.3±2.7)kg。患儿均有睡时多汗症状。结果对所有患儿均封堵成功,随访6个月以上均无残余分流,无血尿、血栓等并发症,1例发生股动静脉瘘,压迫数小时后消失。二尖瓣反流随访过程中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婴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婴儿 介入治疗 封堵器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诊断、治疗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5例颈部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hamblin分型标准: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2例。1例ShamblinⅠ型及2例ShamblinⅡ型患者行单纯肿物剥离术,1例ShamblinⅢ型患者行肿物切除+血管重建术,1例ShamblinⅢ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结果1例ShamblinⅠ型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神经鞘瘤,余患者病理均为副神经节瘤。1例ShamblinⅢ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出现偏瘫,余4例手术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无死亡、偏瘫及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CBT的最佳方法,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通过完整、有效的术前评估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诊断 手术 栓塞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治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7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治的要点。再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17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应用诊治要点进行诊治,对比两组患者的存活率,观察组诊断正确率。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到器质性心脏病、剧烈急性腹痛、强烈的胃肠排空症状可作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依据,治疗以手术为主。此外,对照组患者存活率为17.65%(3/17);观察组患者存活率为52.94%(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诊断正确率100%。结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治应着眼于患者的基本特征,及时给予手术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作为基本原则,后续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 标签: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急性腹痛 胃肠排空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最主要的方法。20余年来,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由于对患者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不必强制卧床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而经TRI治疗引起的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亦成为心内科介入医生高度重视的问题。所以探讨RAS的概念、发生机理、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避免或减少RAS的发生率,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桡动脉痉挛 相关危险因素 预防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