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该研究旨在探讨博莱霉素联合依托泊苷和顺铂的新辅助化疗方案(BEP方案)对晚期广泛期卵黄囊瘤(YSTs)的治疗作用。1982年7月至2015年12月,共有58例YST患者接受了初步治疗,其中有18例因不能满足手术治疗条件而先行接受了BEP方案新辅助化疗。18例中部分患者是因疾病导致身体虚弱(ECOG评分≥2)而不能承受手术,另部分患者是因病变广泛而失去最佳手术切除机会,本研究对这部分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 标签: 辅助化疗方案 BEP方案 治疗作用 卵黄囊瘤 广泛期 晚期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肾衰养真颗粒改善慢性肾脏病(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3组:颗粒治疗组50例,开同对照组42例和汤刑对照组38例。各组采用基础治疗基础上分别加肾衰养真颗粒、开同、肾衰养真配方汤剂。观察治疗前后的主症评分及SGA评分,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红细胞(RBC)计数、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绝对值#)以及24h尿蛋白定量(24hup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不良反应率等指标。结果:肾衰养真颗粒可改善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升高Alb、Hb、Tf、PA、IGF—Ⅰ水平(P〈0.01),增加RBC计数以及RET绝时值#(P〈0.01),降低主症评分及SGA评分(P〈0.01);并可以减少24hUpr,降低Scr、BUN水平(P〈0.01)。结论:肾衰养真颗粒能有效地改善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

  • 标签: 肾衰养真颗粒 慢性肾脏病 营养不良 临床观察
  • 简介: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症,病程长、病因复杂、证候各异,治疗难度大。我们以祖国医学理论为基础进行临床研治,从1995年以来,共收治8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运用男康散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药离子导入法 慢性前列腺炎 疗效分析 治疗 临床 医学理论
  • 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5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及2年累积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TURBT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URBT组(P均<0.05);HOLRBT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TURBT组(P<0.05);HOLRBT组2年累积复发率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HOL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能有效控制病情,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男性4例,女性2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U或MRU检查诊断为右侧腔静脉后输尿管,均伴有右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扩张。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1月拔除双J管,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平均随访18月,显示右肾积水显著减少。结论本组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成形术均获成功,该手术安全性高、疗效肯定、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腔静脉后输尿管 后腹腔镜 输尿管离断成形术
  • 作者: 唐强帮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9-15
  • 出处:《中国全科医学》2021年第25卷第35期
  • 机构:安顺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安顺561000
  • 简介: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以此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取电脑抽检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10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参照组(51例,给予开展血液灌流治疗)、试验组(51例,给予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炎性指标、肾功能、血液净化情况、不良反应等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3例,参照组发生11例,其前者总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1.57%,经过卡方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指标、肾功能指标、血液净化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炎性指标结果(TNF-α、CRP、IL-6)均低于参照组结果,试验组BUN、Cr指标均低于参照组,Ccr指标高于参照组,试验组β2-MG、Hcy、PTH等血液净化指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联合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其肾功能与炎症反应均可有效缓解,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血液净化效果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血液透析;安全性;慢性肾衰竭;血液灌流;联合治疗;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生血宁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血宁0.5g,一天3次,疗程3个月,并于观察结束时分别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2组治疗期间均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0~100IU/kg,每周2~3次。结果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血清铁蛋白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在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方面比较,治疗组平均水平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2组患者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改善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所致。治疗组在血清铁蛋白、血清铁上升的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血宁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缺铁性贫血状态,提高患者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促进铁转运及利用,增加储备铁,降低铁耗竭,改善铁代谢。

  • 标签: 生血宁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铁代谢
  • 简介: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发生。DN早期主要表现为微量蛋白尿的产生,积极防治早期肾脏损伤,可能有助于延缓DN的进展[1-3]。研究表明,黄葵胶囊及羟苯环酸钙均有一定的减少尿蛋白作用,但是联合用药对于早期DN的疗效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两者联合治疗,观察其对早期DN的疗效,有利于DN患者的预后。现进行如下报道。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羟苯磺酸钙 黄葵胶囊 肾脏损伤 微量蛋白尿 尿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硬、软性输尿管镜结合在输尿管内支架管管周继发多发结石中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01月至2014年10月9例利用硬、软性输尿管镜治疗内支架管管周继发多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相关技巧。结果本组9例,所有滞留的输尿管内支架管均被成功取出,继发结石均被成功碎石,其中1例支架管被分5段取出,术后第1天复查KUB或泌尿系CT,所有患者肾盂内残留结石均〈2mm,1月后再复查残留结石全部排出,拔管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为100%,手术时间65~115(81.0±4.8)min;术后发热3例,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硬、软性输尿管镜结合治疗输尿管内支架管周继发多发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拔管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手术治疗输尿管内支架管管周继发多发结石的首选。

  • 标签: 硬性输尿管镜 软性输尿管镜 支架管管周继发多发结石
  • 简介:目的评估表柔比星(EPI)+诱导灌注+维持灌注、EPI+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菌毛株(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3种方案对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咣癌(NMIBC)电切术后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确诊为NMIBC患者的资料,依据术后灌注药物和灌注方法分为A组(EPI+诱导灌注+维持灌注)、B组(EPI+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C组(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各组按照肿瘤复发风险进一步分为高危组和中危组。随访2年,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泌尿系超声及膀胱镜检查,并记录膀胱癌复发情况以及膀胱灌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H、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6%(2d/56)、38.24%(26/768)、18.97%(11/58);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18)。A组高危患者与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50.00%(10/20)、27.78%(10/36),B组高危患者与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5.83%(11/24)、25.00%(11/41),C组高危患者与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7.62%(10/21)、8.11%(3/37)。A、B两组高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与C组高危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79、P=0.905);A、B两组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与C组中危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45)。结论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辅助治疗NMIBC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于高危NMIBC,3种灌注方式的疗效无差别;对于中危NMIBC,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效果最佳。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菌毛株 表柔比星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中药增瀑颗粒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选取气滞血瘀型患者72例,分为2组,即治疗组——增瀑颗粒(其主要成分:台乌20g延胡索15g木香10g青皮10g等)。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气滞血瘀型 临床疗效 治疗组 疗效观察 中药
  • 简介:无精子症、隐匿精子症和死精子症能使自然怀孕率显著下降或不育,但这些严重男性不育症患者还可以选择ICSI治疗成为生物学父亲。本研究分析了这些精子经ICSI治疗后的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对照组为同一治疗周期使用供精精子IVF治疗。取卵当天,当两次取精所获的全部精子或手术获取的睾丸精子总数少于卵子数时,剩下的卵子使用供精精子IVF治疗。72对夫妇(73周期)共获取1117个成熟卵子,512个卵子用于夫精ICSI,另外605个用于供精IVF;与对照组相比,夫精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隐匿精子症组和死精子症组的受精率都显著下降,分别为65.4%vs.83.2%(P〈0.001)、68.8%vs.75.5%(P〈0.05)、65.0%vs.85.2%(P〈0.05);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的卵裂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降低(96.4%vs.99.4%,P〈0.05),但优质胚胎率则无显著差异;隐匿精子症组和死精子症组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尽管严重男性不育症所获精子经ICSI治疗后会显著降低受精能力,但已受精的胚胎发育潜能与对照组相比影响并不显著,临床结局令人满意。

  • 标签: 无精子症 隐匿精子症 胚胎发育 受精 不育症 死精于症
  • 简介:男子性功能障碍是临床最多见的性心身疾病,其发病率占成年男性的十分之一。有发病率高、症状严重、心理压力大等特点。但是大多患者只能长期盲目服用补肾壮阳药,疗效多不佳,还有许多副作用,临床缺乏有效的药物,尤其缺乏速效疗法及药物。笔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制“速效性康复外用剂”治疗性功能障碍106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 标签: 男子性功能障碍 临床分析 外用剂 临床研究 速效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患者,并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心率、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Na+、K+、Cl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观察患者心功能、血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心率(79.7±9.0)次/min、心脏指数(3.35±0.91)L/(min·m2)、左室射血分数(53.55±10.32)%、心输出量(4.47±0.35)L/min、SCr(392.00±86.32)μmol/L、BUN(11.2±4.5)mmol/L、K+(4.4±0.5)mmol/L]均优于治疗前[心率(128.2±14.2)次/min,心脏指数(1.96±0.57)L/(min·m2)、左室射血分数(39.25±8.55)%、心输出量(3.08±0.54)L/min、SCr(903.00±106.10)μmol/L、BUN(20.5±9.4)mmol/L、K+(5.60±0.9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l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心力衰竭 肾衰竭
  • 简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尿道直肠瘘(urethrorectalfistula)是术后比较少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肛门漏尿、排尿减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的生活质量。尿道直肠瘘的治疗方法较多,选择最佳的修复方式尤其重要。我们自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总共收治7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道直肠瘘患者,其中5例采取经会阴股薄肌移植修补尿道直肠瘘,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尿道直肠瘘 股薄肌肌瓣 前列腺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探讨1470nm半导体激光局部切除在治疗老年高危膀胱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1470nm半导体激光膀胱癌膀胱局部彻底切除的48例老年高危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75.3~92.6岁,平均82.5岁;术后病理证实18例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0例为非肌层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膀胱癌。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6.3±9.6)min,术中出血(13.6±2.8)ml,术后膀胱冲洗(2.6±0.5)d,留置尿管(7.2±1.5)d,1例发生灌注液外渗,经穿刺引流治愈。随访12~36个月,8例影像学检查复发,2例出现明显肉眼血尿行介入止血治疗。结论采用1470nm半导体激光局部彻底切除治疗老年高危膀胱癌安全,能有效控瘤、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肿瘤出血及相关并发症,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危膀胱癌 老年 1 470 nm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