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也许是艺术天性的驱使,也许是创作雄心的鼓动,也许是心里已有大多的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需要一个更大的艺术载体来承纳,近年来,许多曾经在中短篇领域欢跃驰骋并获得过瞩目成就的年轻小说家,纷纷迈向了长篇领域,先后向读者献出自己的第一长篇。86年路遥写出了《平凡的世界》(第一卷)、张炜写出了《古船》、张抗抗写出了《隐形伴侣》;87年莫言写出了《红

  • 标签: 社会历史观 社会生活 长篇小说 小生产者 人性 小说家
  • 简介:“读懂中国人的乡愁,认识巨变中的中国”,这是叶炜乡土三曲——《富矿》《后土》和《福地》封皮上最耀眼的字句。正如王晓明在《九十年代与新意识形态》中所表达的那样:“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正在向人们提出一系列堪称重大的疑问:‘如何认识今日中国的巨大变化?’‘中国现在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在‘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中国的‘现代化’与资本主义是个什么关系?

  • 标签: 乡土中国 三部曲 乡土文学 自主性 社会现实 新意识形态
  • 简介:在《红楼梦》成书过程中,曹雪芹“十年披阅、五次增删”的记载,使不少研究者如坠五里雾中。潘重规、戴不凡得出结论:《红楼梦》有原作者“石兄”或一位希望恢复大明王朝的仁人志士,有的研究者则认为,《红楼梦》原作者是曹頫。不管是石兄、大明志士、曹頫,曹雪芹都是“披阅”和“增删”他们其中一人已成稿的《红楼梦》,也就是说:曹雪芹不是《红楼梦》作者。

  • 标签: 《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 明义 文学价值 诗歌解析 曹雪芹 红学研究
  • 简介:贾平凹是一位擅长从地域文化和民风民俗角度描写爱情的小说家.20世纪80年代的"商州系列"与90年代的"城市文化"小说就是有力的例证."商州系列"中的《天狗》、《五魁》以风格独特的色彩和情调深深地吸引着读者.90年代的"城市文化"小说《废都》更是众说纷纭,舆论哗然,创造了一个推倒道德文化大墙的神话.

  • 标签: 《天狗》 《五魁》 《废都》 爱情小说 贾平凹 地域文化
  • 简介:是华裔女作家韩素音于1957年完成的长篇小说,一群东西方人物被安置在尼泊尔这个青山缭绕的盆地国家,带着各自的问题、矛盾和追求,在文化杂处的时代背景中展开别有风味的人生画卷.作家重点讲述一个女人经由痛苦的婚姻而重新追寻自我和写作的意义,同时没有放弃对更广泛的社会论题比如种族冲突和文化矛盾等的关注和把握,使这两者之间'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融合得游刃有余.

  • 标签: 韩素音 《青山不老》 性别 文化
  • 简介:李劼人的连续性长篇三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以其特有的多重整体的放射性艺术结构对中国近代史上最重大的社会变革以及历史发展的根本潮向展开了广泛而深层的探视,对历史进程中各阶级、各阶层的消长起落,对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更新,对特定时代环境下人们的社会观、历史观、政治观、道德观和爱情观的深刻变化进行了综合而又独立的剖析。这种气势磅礴的艺术结构,不但使三曲构成了一个映照当时“千

  • 标签: 李劼 世相 李劫人 结构特色 艺术结构 暴风雨前
  • 简介:仁增,男,藏族,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文化,少校军衔,1981年元月出生,2001年9月入伍,现任解放军第八医院政治处副营职干事。在西藏“4·25”抗震救灾中,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连续奋战17个日日夜夜,作为首批奔赴灾区的解放军医疗救援队的政工干部,出色地完成了搜救遇难同胞、紧急避险大转移、救灾物资运送、过渡安置房搭建、道路抢通保通和帮助抢收抢种等重大救灾任务,实实在在地经受住了地震灾害的各种突发事件的考验。面对地震突发事件,头脑清醒,积极组织、协调、战斗、值守在突发事件的最前沿,了解搜寻抗震救灾最新动态,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对医院年度的新闻报道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 标签: 西藏军区 政治处 医院 率先垂范 后勤部 中国共产党党员
  • 简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兴文化”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务,提出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艺繁荣、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提供了行动指南.

  • 标签: 精神文化生活 宣传思想工作 总书记 习近平 期待 人民
  • 简介:经历九年,毛南族、京族、仫佬族三文学史作为国家社科七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从书》之一,于1992~1993年先后出版。所见丛书本侗、赫哲、布依、纳西等族文学史都是由“当代文学编”的。但是在1986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上,有同志引一位权威学者的意见“当代文学不宜入史”提供与会各文学史课题组成员思考。“当代文学入不入少数民族文学史”今日已不成问题,已经出版的七

  • 标签: 当代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史 学术讨论会 文化心态 汉族人民 文艺工作
  • 简介:本文意在分析施叔青的三曲的文学史意义:一是开创中国小说'打造都市百年史'先河;二是小说独特的构思创意,用象征串接妓女家族史和香港殖民百年史,在性与政治中交汇城市历史与人物历史,运用象征最普遍最基本的四季循环的地母精神的女性建构,融注城市现代化、欲望化、生活化的寓意,表现香港百年的屈辱事人史、反抗血泪史和解构重建史,同时运用虚实相生法在史料与成像之间投入想象和智慧,在女性主义建构与殖民主义理论的创作实践上留下了独特一笔.

  • 标签: 都市百年史 女性主义 后殖民主义 虚实相生
  • 简介:南风:刘总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之中接收本刊专访。这次主要想向您了解一下,2012最具期待的校园题材青春励志剧《等待绽放》的相关情况。刘洋:首先向南风杂志的各位读者拜个年,还有奋斗在第一线的南风杂志的各位工作人员拜年。我先介绍一下《等待绽放》这部剧的制片公司——北京金英马影视公司是

  • 标签: 事业部 工作人员 相关情况 电视剧 南风 娱乐
  • 简介:"说丛书"是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知名品牌之一,其中出版于1903—1908年的十集系列共计100种,呈现出东籍西文兼有,各种类型具备,文言白话作品并收的特点。作为以市场为导向的一家大型民营书局,商务印书馆对于"说丛书"收入作品的选择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对"小说界革命"之后社会文化思潮和读者需求的一种回应,也是文学场域变迁在小说出版领域的一种折射;作为在行业中举足轻重的一家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在出版"说丛书"过程中的选择,又随着丛书的传播和读者接受,在丰富文学场域的同时对文学场域的变迁产生了影响。

  • 标签: 文学场域 商务印书馆 近代小说 十集系列“说部丛书”
  • 简介: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不但拥有一座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而且拥有一座光彩照人的理论宝库。对这份宝贵的古代文艺理论遗产,先辈与时贤,已作过总结和评价,并写下了不少有影响的理论著作。如罗根泽、郭绍虞、朱东润等先生都曾写过中国文学批评史一类书,郭绍虞先生又曾主编过四卷本和一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敏泽先生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近来又有王运熙、顾易生先生主编的三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

  • 标签: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先生 罗根泽 中国文论大辞典 艺术殿堂 三卷本
  • 简介:儿童文学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一个兴盛的学术领地,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与此同时翻译研究也进行了诸如文化、伦理、认知、后殖民、社会学等转向,一时蔚为大观。不过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则由于其身份的双重边缘性,研究尚显不足。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观,如2003年国际译界著名刊物Meta出了一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专刊。而GillianLathey教授由劳特里奇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专著《译者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角色:隐身的讲故事人》(TheRoleofTranslatorsinChildren’sLiterature:InvisibleStorytellers),无疑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从边缘走向中心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作者Lathey现为英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同时还担任两年一度的儿童文学翻译大奖MarshAward的评委。本书是一从公元8世纪一直谈到到现当代的英国儿童文学翻译通史,基本按时间顺序叙述翻译史实,叙述的重点放在19和20世纪。全书共12章,1~7章为第一分,8~12章为第二分。

  • 标签: 儿童文学翻译 译者的角色 讲故事 英国 隐身 通史
  • 简介:<正>作为我国电视剧生产基地化、工厂化、企业化的第一批特产,两引起轰动的长篇室内电视剧——赚人眼泪的连续剧《渴望》和引人发笑的系列剧《编辑的故事》,都把镜头从广阔天地的视野中推向了室内,推向了一张张能聊出家长里短,能侃出智慧幽默的“嘴”,让观众在一种娓娓道来的情境中,深深体味那纯朴的向往、撼人的真诚、闪亮的智慧、深情的幽默。

  • 标签: 人物语言 电视剧研究 编辑部 新时期 剧中人物 观众
  • 简介:中国现代文学馆从1985年3月25日开馆至今整整2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中国现代文学馆从馆藏珍贵的文稿、版本、字画、文物、照片中选出260件精品,献给那些已经远行的文学大家,献给他们的亲人,献给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而付出无数心血的百岁老人巴金,献给全国的作家和爱好文学、关注文学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馆 《春梦》 年轻人 巴金 文学评论
  • 简介:一在读刘维颖先生的长篇新作《娘码头》之前,我怎么也想不到它会和山西省、吕梁市的'塌方式腐败',以及社会上盛传了一阵的'卖处'有关联.因为,我知道《娘码头》是刘先生'碛口三曲'的最后一,应该也和前面两厚重、驳杂的风格与特点差不多,它的着力点都应该是书写处于'历史关口'的时代风貌、典型人物和精神镜像.但万万没有想到,它会和新近发生的'塌方式腐败''、卖处'等尖锐、沉重的新闻有这么紧密的关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