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通过与其配体PD-L1结合,负向调控T淋巴细胞活化及效应功能,参与免疫耐受的维持。近年研究发现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可改善COPD患者体内T细胞功能耗竭,增强抗感染的能力。因此,深入了解COPD发病过程中PD-1对T淋巴细胞的调控,对探讨COPD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PD-1结构、功能及调控T细胞免疫与慢阻肺的关系等方面,对PD-1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淋巴细胞 炎症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城市轨道电力监控系统是实现现阶段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营管理自动化的基础手段之一,其性能的高质与否能够直接对一整条线路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工作质量的高低产生影响。所谓的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主要由中心主站、变电所综合自动系统以及在二者中起到连接作用的通信通道这三部分组成,一套完整的城市轨道电力监控系统能够通过终端以及电视屏幕来实现实时为监控人员提供监控数据的功能,进而在操作人员的辅助下完成系统自启动、自我维护、安全保护等工作。

  • 标签: 电力监控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30 例高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65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65例,实施程序化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3.00%)明显少于对照组(16.92%),P<0.05。结论:在脑梗塞后遗症高龄患者中实施程序化护理,对预防压疮有着积极作用 。

  • 标签: 预防压疮 高龄 程序化护理 脑梗塞
  • 简介:摘要: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是较大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针对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越来越高,对职业学生需求提升的背景,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结合互联网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型。基于此,文章阐述基于微信小程序职业教学方式的意义,并分析职业院校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过程,最后结合Pro/E软件课,分析职业院校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为职业院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微信小程序 职业院校 混合教学模式 Pro/E软件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接在健康教育期间接受护理程序后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1日~2020年10月1日治疗的70例SAP患者进行护理程序研究,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Ⅰ组(常规教育)与Ⅱ组(护理程序),每组各35例SAP患者,研究指标为依从情况与健康知识水平。结果:干预后,Ⅱ组SAP患者依从情况好于Ⅰ组SAP患者,P<0.05;干预后,Ⅱ组SAP患者健康知识水平高于Ⅰ组SAP患者,P<0.05。结论:SAP患者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普遍存在健康知识水平较低的情况,对其实施会程序式健康教育,教育效果更好,提升SAP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SAP疾病治疗。

  • 标签: 健康教育 重症胰腺炎 健康教育知识水平 护理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程序化和谐护理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7.1-2017.6月份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的100例人员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即的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有50例患者。对照组中主要是采用到较为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是采用到程序化和谐护理模式,然后比较和比较了这两组人员的体检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检时间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在护理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2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9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13例),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致残率、致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标准化护理程序 重症监护室 心力衰竭 预后 急救效率 心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是指在各专业学生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升华其精神与思想。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早已渗透进各行业领域,其不仅转变了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也改变着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是计算机行业的重要特点之一,计算机专业学生肩负着科技强国的重要使命,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思想价值的科学引领,提升其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Java程序设计》为例,通过简析“课程思政”,分析计算机编程语言“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意义、现状以及路径,从而在“三全育人”的教育新模式下,创新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新元素,整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始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 标签: 计算机编程语言 “课程思政”元素 提炼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脱落率加权调整在医学重复测量资料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和SAS实现过程。方法运用SAS 9.4软件编写SAS程序,采用重复测量混合效应模型对多变量重复测量资料进行协方差分析;同时,分别引入试验总体脱落率和各组脱落率,构建基于脱落率加权调整的模式混合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重复测量资料安慰剂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脱落率分别为8.77%、11.79%和16.15%,各组脱落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试验高、低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疗效指标较基线改变量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和P=0.002);使用试验各组脱落率进行加权调整的模式混合模型敏感性分析结果与重复测量混合效应模型结果一致。结论基于脱落率加权调整的模式混合模型可应用于医学重复测量资料敏感性分析中;SAS程序编写可为脱落率加权调整在医学重复测量资料敏感性分析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依据。

  • 标签: 脱落 重复测量资料 模式混合模型 调整 敏感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程序化管理流程在产前诊断为梨状窝瘘(pyriform sinus fistula,PSF)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于2016年1月制定了产前诊断PSF的程序化管理流程,即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颈部囊肿后进一步完善MRI检查确诊为PSF,并对气道受压程度进行评估,生后即留置胃管,禁止经口进食,完善CT/MRI及相关术前检查后限期行手术治疗。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按该流程进行管理的8例PSF患儿。总结产前诊断、生后治疗及随访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产前:8例患儿首次产前超声检出颈部囊肿的孕周为(27.1±4.1)周,所有囊肿均位于左侧,产前MRI提示囊肿最大径为(32.0±12.2)mm,气管推移指数为(10.9±2.8)mm。(2)生后:8例患儿中男5例,女3例;出生胎龄为(38.0±0.9)周,出生体重为(3 020±459)g。1例因宫内气管推移指数为17.4 mm,行产时气管插管。患儿生后均禁止经口进食。生后行CT/MRI检查中位日龄为2.5 d(1~8 d),囊肿最大径为(40.6±6.9)mm,囊内均可见气泡影。术前感染指标不高,手术日龄为(8.6±2.3)d,术中均未见囊肿感染,均完整摘除囊肿及高位结扎瘘管,手术用时为(95.0±19.6)min,术后中位机械通气时间为5 h(3~71 h),术后住院时间(8.8±1.0)d,无一例出现声嘶等并发症。门诊结合电话随访4~58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程序化管理流程能够为产前诊断PSF病例的生后诊治提供正确的指导,有助于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梨状隐窝 产前诊断 疾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治疗的AMI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并发症及病死率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急救的时长及疼痛缓解时间,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费用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1%,对照组为42.8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4,P=0.027);观察组的病死率为8.93%,对照组为23.2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6,P=0.040)。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急救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4,6.682;均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1,P=0.000),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4,P=0.000)。结论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抢救效率,改善临床转归。

  • 标签: 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智慧旅游”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业的热点。近些年来,我国全年国内游客和入境游客显著增长以及人们对于旅游服务的要求有了质的提高,小程序游戏摆脱传统手机APP乏味且单一化的使用模式,通过游戏形式增加小程序的趣味性。小程序将进一步推动智慧旅游朝着多元化、系统化、深层次化方向发展。

  • 标签: 智慧旅游 小程序 趣味性 多元化 深层次化
  • 简介:摘要近来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肿瘤越来越普遍,其不良反应也逐渐被认识。今报道2例应用PD-1抑制剂后引起高血糖症患者。病例1,女性,87岁,因“口腔鳞癌”应用信迪利单抗3个周期后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最终进展为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予胰岛素治疗后血糖较平稳,最终因原发病进展死亡。病例2,男性,49岁,因“肾癌”应用纳武利尤单抗18个周期后出现血糖异常升高,予调整降糖方案后,血糖逐步平稳。对于应用PD-1抑制剂患者,临床医生需加强观察内分泌腺体功能的随访,及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高血糖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的小程序,并测评其可用性。方法于2019年8—12月,采用使用者自建理念研发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于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和病房的1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药物计算方法(基于所研发的小程序的计算方法、基于计算器的传统计算方法)的各200次药物计算所需时间和结果的正确性。采用有用性、满意度、易用性量表(USE)调查10名护士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以评价小程序的可用性。结果使用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进行药物计算的准确率为100%(200/200),高于使用传统计算方法进行药物计算的88%(17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32,P<0.01);使用该小程序进行药物计算所需时间为(15.15±2.74)s,快于使用传统计算方法的(17.09±5.2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1,P=0.001)。10名护士对于小程序的接受度较高,USE平均得分为(6.22±1.03)分。结论本研究所研制的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能满足临床护士的使用需求,接受度较高。该程序能以系统计算,有效规避人工计算的差错,节省护士人工计算及双核对的时间,可用性好。

  • 标签: 儿科 静脉维持药物 计算程序 可用性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重症医学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期研究表明,脓毒症相关免疫抑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其中免疫细胞功能障碍显示出主导地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主要配体(PD-L1)是介导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负性调节因子,脓毒症时PD-1与PD-L1结合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抑制,靶向调控PD-1/PD-L1通路为治疗脓毒症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脓毒症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室(ICU)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运用标准化护理程序。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死亡率对比P>0.05,而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有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降低其并发症率。

  • 标签: 心力衰竭 重症监护室 标准化护理程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医院在护理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过程中考虑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本院受治疗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随机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与标准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种不同的干预方式对于患者病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干预下,患者在血压、心率指标上相较于治疗前有良好疗效,从数据结果上可见,应用标准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P

  • 标签: 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 标准化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于ICU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的成效。方法 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5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成效。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比率低(P<0.05)。观察组的各机械通气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可以大大减少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比率,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ICU气管插管 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 要]随着水电厂自动化科学技术、现代计算机控制及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迅速发展,通过可靠的通信网络对流域梯级电站实现远方集中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针对集控中心与电站的通信链路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 标签: []104子站 104主站 链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程序化护理对社会福利机构癫痫儿童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癫痫儿童均来自社会福利机构,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为研究时间,研究期间以护理方案为标准将患儿均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程序化护理)及参照组(常规护理),同时对不同护理后两组患儿的SAS、SDS 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之间SAS、SDS 评分未体现出明显性差异,显示P>0.05;在护理后,患儿SAS、SDS 评分均见明显变化,并且两组之间评分差异明显(P<0.05)。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各项评分可看出,研究组患儿评分显高,参照组相对较低,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将程序化护理应用于社会福利机构癫痫儿童临床护理中效果确切,能够使患儿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儿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程度提升,值得推广并使用。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社会福利机构 癫痫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