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航空性中耳炎在空勤人员中的病因及良好的后续治疗方式,做好对空勤人员身体健康的保障。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7年 11月 ~2019年 10月期间收治患航空性中耳炎的空勤人员 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病情状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前经检查评定,所有患者航空性中耳炎严重程度分级分别为: 25例轻度、 8例中度和 3例重度;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复查结果发现患者中有 5例轻度和 1例中度。结论 空勤人员患航空性中耳炎主要与飞行高度及升降改变导致中耳道压力平衡改变等非病理性因素和咽鼓管病变、鼻炎、呼吸道感染等病理性因素等有关,可根据病情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新型治疗手段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对恢复空勤人员的飞行工作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航空性中耳炎 空勤人员 病因分析
  • 作者: 郑粉善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 吉林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延吉 133000)              【摘 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护理事业发展迅速,却也面临着不少管理上的问题。譬如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的绩效评估与考核上问题上,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合理,从而促进护理人员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以及大幅提高护理运营机构的管理与工作效率。  【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优化方案。方法本次实验58名护理人员均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工作人员,随机划分两组,每组29例,研究组护理人员与化疗药物接触时间在2年以上,对照组无接触化疗药物史,统计各组异常生育、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损伤、骨髓抑制及脱发发生率。结果在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损伤、骨髓抑制及脱发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异常生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肿瘤化疗药物防护知识,增强其防御能力及意识,有助于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危害降低,确保护理人员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危害 护理人员 肿瘤化疗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在2017年4月15日至2018年4月15日期间选择40例感染科护理人员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确定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后,分别进行针对性防护对策、常规防护干预,各20例。结果观察组完全执行率(100.00%)、职业暴露发生率(0.00%)、对职业暴露后处理了解度(96.35±2.74)分、佩戴防护用具了解度(95.19±2.43)分、消毒剂使用了解度(97.13±0.52)分、医疗垃圾处理了解度(97.69±1.1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确定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后,进行相应的防护对策效果显著,可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为了解接尘作业人员在未定诊为尘肺病之前肺通气功能情况,对淄博某煤矿761名接尘人员的肺功能作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761名受检者中,208名肺功能异常,异常率为27.33%;与接尘工龄和接尘作业工种差异显著(P<0.05)。表明接尘作业会对接尘人员的肺功能造成进行性损害,且该损害在未定诊为尘肺之前就已发生,提示肺功能检查可以作为接尘人员肺部损伤的早期检测指标。

  • 标签: 接尘作业 肺通气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变迁带来的人文发展变化,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日渐提升,人们从最初的通过从追求物质得到满足,逐渐演变至对于精神感受的追求。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当下,人们由于在物质上已经基本上可以达到较好的满足的同时,人们的自身情感也随之变得较为敏感及脆弱。随着社会发展的节奏日益加快,使得人们的精神常常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而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之下,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将会造成一定影响,为了避免心理健康受阻带来的传导性问题发展,当下应多加注意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的调节,尤其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因其每天的工作中所面对的工作环境情绪起伏波动较大,故而为了使医护人员能够以更好的工作状态投入至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医院管理人员应多加关注医护人员的个人心理健康状况,故本文以消化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优化分析为论题进行论述说明。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对医技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成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工作年限小于5年及以下的超声、影像医护人员26人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工作年限小于5年及以下的超声、影像医护人员24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由教学管理科采取传统的理论培训,带教老师一对一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指导后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观察组每月进行一次理论集中学习及操作培训,操作采取以4人为一急救团队,模拟在检查或等候检查中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案例进行急救培训,通过6个月的培训后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演练可以强化医技医护人员急救理论知识、提升急救技能,提高团队协作抢救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情景模拟 培训 医技人员 急救技能
  • 简介:摘要医院消毒供应室的主要工作是对诊疗物品、器具、器械等进行清洗、灭菌、消毒,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会接触到血液、分泌物、细菌等病原体,让患者处于较高的职业暴露中,严重的威胁到身体健康。本研究将职业暴露因素分为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及噪音因素等四个方面,通过对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在寻找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对护理人员造成的伤害,保证其身心健康。

  • 标签: 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认知的因素与管理对策 。方法 选取本院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职的 30 名 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 ,使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其标准预防认知情况进行调查 。通过统计学处理,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 63.33 % 的护士能够完全掌握标准预防知识。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护士的学历、职称和护龄是影响其标准预防认知的主要原因。( P<0.05 )。 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认知受到护士的护龄、学历和职称的影响,需要根据这几方面的因素加强对护士的管理,开展相关的培训,防患于未然。

  • 标签: 手术室 标准预防认知 影响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能力。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由我单位辖管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6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2017年5月-2017年9月没有实施干预措施;在2017年10月-2018年5月针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实施了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针对60名工作人员分为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从咨询技巧、咨询程序、生理解剖以及避孕节育等知识方面进行考核,干预后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在咨询程序、避孕节育、咨询技巧以及生理解剖知识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干预前的得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之前,群众满意度很满意32例,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实施干预后很满意41例,满意15例,不满意4例。实施干预后的总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实施干预前的总满意度83.3%,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大多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经过干预措施后,不仅使工作人员在避孕节育工作能力及专业水平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而且在群众满意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而有效提高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在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的能力,对于临床而言具有很好的意义,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避孕节育 计划生育 知情选择 服务能力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对医技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成效。 方法 选择 2016年 4月至 2017年 4月,工作年限小于 5年及以下的超声、影像医护人员 26人作为对照组,选择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5月工作年限小于 5年及以下的超声、影像医护人员 24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由教学管理科采取传统的理论培训,带教老师一对一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指导后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观察组每月进行一次理论集中学习及操作培训,操作采取以 4人为一急救团队,模拟在检查或等候检查中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案例进行急救培训,通过 6个月的培训后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情景模拟演练可以强化医技医护人员急救理论知识、提升急救技能,提高团队协作抢救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 ] 情景模拟 培训 医技人员 急救技能
  • 简介:摘要档案管理人员是医院档案管理项目的主体,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建设医院档案管理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的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医院档案 管理人员 素质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的影响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手卫生情况开展专项管理,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全院各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实施后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96.44%,与实施前82.35%相比,手卫生执行率得到显著提升(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明显改善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医务人员 手卫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避免措施,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防控,降低血源性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二甲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发生的63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数据,对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业、暴露源种类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中护士发生率最高,占50.8%,医生占17.5%;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年龄小于25岁的占66.7%;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占53.9%;职业暴露源前三位分别是乙型肝炎、不明暴露源、梅毒螺旋体,分别占60.3%、11.1%、9.5%;其中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占92.1%;暴露部位以手部为主,占90.5%。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发生于临床低年资护士、以锐器伤高发,主要以手部暴露为主,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培训,提高规范操作的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问题,做好防护管理支持。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问题进行探究,对于62名发生暴露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涉及到各个层级的护理人员。结果从调查显示结果上看,职称低的护理人员为暴露的主要人群,从发生的集中地上看,以普通病房和手术室为主,其次,还涉及到门诊采血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监护病房。而最主要的暴露部位则是手部的针刺伤。其手部包括手指、掌心、腕部,所占比例为88.7%(55/62),其中手指则有51人。在病原体统计中,以HBV最为常见。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做好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预防,加强防护措施的使用,建立专业的防护体系,提升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观念,规范就诊操作行为,能进一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需要重点对待。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防护管理
  • 作者: 胡宁宁1张一琼1黄丽萍1李艳辉1黄红丽2(通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1.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云南昆明  650041;2.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政办公室  云南昆明  650041)  【摘  要】目的:结核病定点医院中所有医护人员自身的职业防护问题愈加被关注,依据医院中医护人员被肺结核所感染的有关情况,制定相对应的职业防护规划与对策,减少各类职业暴露的发生,提升医护人员所具有的自我防护观念,这些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医务人员出现结核菌感染的相关原因。结果:我院2011年—2018年共有13名医护人员感染肺结核,其中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常规防护情况下10人感染肺结核,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加强医务人员防护行为干预后,3人感染肺结核。2015年1月-2018年12月加强医务人员行为干预后感染率0.33%与2011年1月-2014年12月常规防护感染率1.38%进行对比,结核病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加强实施防护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病定点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加强职业防护有显著的效果,能降低感染发生率。  【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问题,做好防护管理支持。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问题进行探究,对于62名发生暴露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涉及到各个层级的护理人员。结果:从调查显示结果上看,职称低的护理人员为暴露的主要人群,从发生的集中地上看,以普通病房和手术室为主,其次,还涉及到门诊采血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监护病房。而最主要的暴露部位则是手部的针刺伤。其手部包括手指、掌心、腕部,所占比例为88.7%(55/62),其中手指则有51人。在病原体统计中,以HBV最为常见。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做好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预防,加强防护措施的使用,建立专业的防护体系,提升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观念,规范就诊操作行为,能进一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需要重点对待。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防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