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观幸福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是大学生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受人格因素、社会关系、自尊、家庭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在老年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脸谱疼痛评分法,根据评分结果及患者主诉、病情等,给予相应的疼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面部表情评分的基础上,结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的方法,采取疼痛护理措施,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相关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对比,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止痛药物使用量、焦虑情绪、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止痛药物使用量、焦虑情绪、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觉模拟评分法在老年癌痛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患者接受度高,临床运用方便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视觉模拟评分法 老年患者 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对口腔控的影响。方法从人员、设备方面的要求和操作前、中、后的常规操作与四手操作对比来讨论四手操作技术对口腔控方面的影响。结果从2004年开始实施四手操作技术以来,未发生患者之间及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对预防医院感染影响很大,能有效控制口腔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交叉感染。

  • 标签: 四手操作技术 感控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生的主观幸福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与总体主观幸福量表(GWB)对200名研究生进行测验。结果(1)在专业、性别、年级、年龄、婚姻状况上及来源上,研究生的主观幸福不存在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外向性人格纬度与总体幸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总体幸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稳定外向型和稳定内向型人格的总体幸福水平最高,其次是不稳定外向型人格,总体幸福水平最低的是不稳定内向型人格。结论外向性与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是影响研究生幸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研究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 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方法深入访谈8例低年资护士,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其职业倦怠的主要心理状况。结果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体验提炼为3大主题精神耗竭、个人成就、职业规划。结论护理管理者及个体应结合低年资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做好相应的情感、心理及保障支持系统,以帮助其降低职业倦怠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职业倦怠感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主观幸福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是一个特殊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我们对有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出了影响中国大学生主观幸福的主要内部和外部因素,并且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的方案。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主观幸福的提升和培育对当今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都有着积极和现实的意义。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文章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更好地掌握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的基本现状。结果目前国内测量大学生主观幸福的工具不统一、不全面。结论应该在现有的自评量表基础上,编制他评量表等来扩展大学生主观幸福的研究。

  • 标签: 幸福感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大学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广场舞运动对中老年者的主观幸福的影响以及中老年广场舞群体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分布情况。研究采用总体幸福量表中国修订版,随机选取合肥市和芜湖市城市中心广场的中老年广场舞者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老年广场舞者发放问卷。调查结束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舞龄中老年广场舞者主观幸福存在差异并且舞龄与总体主观幸福两变量呈的正相关关系。

  • 标签: 广场舞 中老年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并且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康状况会受到社会支持的很大影响,人们的内外心理控制也影响着社会支持水平。若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具有外部控制倾向人格特征的人心理会出现较为复杂的症状,主观幸福指数低,而具有内部控制倾向人格特征的人,会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本文从研究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的意义出发,以事实为依据,探讨了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控制感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病耻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病耻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疏远因子、刻板因子、歧视因子、抵抗因子与社会退宿因子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肺结核患者病耻

  • 标签: 病耻感 肺结核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对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同年龄的白内障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发病形态,将120例患者分为三组,皮质性白内障研究组40例,核性白内障研究组40例,后囊下型白内障研究组40例,另外选择40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分别对参与研究人员的年龄、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进行检查,对比组间结果。结果健康对照组的健康者在眼内散射光、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方面都要明显好于其它三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依靠视力检查来评价白内障疾病,很难全面了解其对患者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在视力检查的基础上,配合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的检查,才能全面掌握白内障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以便选择治疗方案,确定实施手术的时机,在眼科临床上引起注意。

  • 标签: 白内障 视觉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心理安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组成的重要部分,而高中生的心理安全水平究竟如何是开展构建的重要依据。随机选取农村高一、高三学生416人,采用马斯洛编制的《安全-不安全问卷》(S-I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整体心理安全不高,22.12%的学生具有较为严重的心理不安全;男生稍微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镇;理科远远高于文科;高一略高于高三。因此,应加强对全体高中学生心理安全的重视,更加注重对男生、农村学生、理科学生和高一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 标签: 学生 高中 心理安全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拒绝上学是由于情绪障碍等原因,因为抑郁和焦虑引发的上学障碍,一般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现象为回避上学等行为。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拒绝上学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拒绝上学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扰乱家庭或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青年和成年时期的教育和就业问题也有深远的影响。多种因素可能影响拒绝上学行为的相关因素和发病机制。情绪安全理论的解释范围较为广泛,尤其适用于探讨在父母冲突与儿童内化问题以及外化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在不同时段收集父母冲突、认知评估、情绪安全以及使用问题的数据,以便考察父母冲突对其他变量的纵向影响,根据情绪安全理论,从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青少年拒绝上学的成因。

  • 标签: 拒绝上学,父母冲突,情绪安全感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心里幸福现状,探讨心理幸福的影响因素,使大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认知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桂林医学院三个校区抽取408人,选用自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表、Ryff编制的心理幸福量表《Ryff心理幸福量表》(PsychologycalWell-BeingScale)进行测评。利用spss18.0进行ANOVA单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总分和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有较高的得分,心理幸福总体水平较高。②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和三个维度上。③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水平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步提高,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他人积极关系和自我接纳四个维度上。④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水平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具体体现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⑤我校大学生个人月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水平有显著影响,个人月消费高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水平反而较低,具体表现在自我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职生手机成瘾倾向的特点及其与孤独的关系。方法选取内蒙古某一高职院校的学生420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UCLA孤独量表(UCLA)进行测试。结果高职生孤独在不同性别、学科分类、生源地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二学生孤独高于大一和大三(P<0.05);高职生性别、新老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主效应均不显著,而专业的主效应显著(F=3.86,P<0.05);不同生源地学生在手机成瘾倾向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理科高职生在MPATS的总分及突显行为和社交抚慰的因子分均高于文科生。结论高职生个人基本特征与手机依赖倾向无密切关系,理科生手机依赖倾向相对高,孤独能预测手机依赖倾向。

  • 标签: 手机成瘾倾向 孤独感 高职生
  • 简介:摘要采用随机抽样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心理特权对个体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年龄、受教育水平、月工资水平与心理特权心理、个体不道德行为均无显著相关;(2)男性的心理特权比女性的要高;(3)心理特权和个体不道德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4)心理特权正向预测个体不道德行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消毒湿巾在血透室院控制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以本院正在使用的26台血液透析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26台血液透析机在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表面擦拭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血液透析机常规含氯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给予研究组血液透析机消毒湿巾进行表面擦拭,观察并比较两种表面擦拭方法的擦拭效果,以此来评析消毒湿巾在血透室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后发现,两种表面擦拭方法在对血透机表面上的擦拭效果都能有效的将血液透析机上的细菌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血透机旁路接头表面的擦拭效果,研究组仪器的擦拭效果远远要优于对照组的,且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此外,从护理人员的依从性上来看,研究组也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即P<0.05。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可知,虽然常规含氯消毒液也能够对血液透析机进行有效擦拭,消毒湿巾对血透室院的感染控制所发挥的作用更显著。

  • 标签: 消毒湿巾 血透室 感染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易因素,为肝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27例成人NASH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家族史)、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52例健康体检成人的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体重指数偏高者及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并且有脂肪肝或其他肝病家族史者的比率高于健康成人,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体重指数偏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遗传因素和性别差异是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易因素。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成人 易感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