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病房健康教育效果的探索与实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128例病人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积极性不高,工作量大,缺乏良好的健康教育技巧等是影响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如下对策:充分调动和加强护士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根据工作量进行弹性派班;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识平均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效果 探索 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从而降低妇科手术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通过采取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措施及其对病情及愈后的影响。结果对妇科手术患者有效实施的健康教育,对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有效实施的健康教育,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能较大程度提高患者日后的生存生活质量,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妇科 手术患者 体会
  • 简介:目的:对孕产妇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进行观察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检查的226例孕产妇,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实验组的孕产妇实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的孕产妇只实行产检,不实行健康教育,之后对两组孕产妇分娩的具体情况以及分娩后母婴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孕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92例,剖宫产21例,对照组的孕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75例,剖宫产38例,对照组的剖宫产率远远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孕产妇后期的贫血患病率(2.65%)明显低于对照组(4.42%);实验组围产儿的死亡率为0.8%,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65%;并且实验组孕产妇高危妊娠情况要比对照组少很多。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产妇实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并且对母婴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孕产妇 健康教育 母婴健康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外科学组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内分泌外科学术会议”,拟定于2008年6月6~8日在沈阳召开。本次大会将全面展示和介绍国内外内分泌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大会本着注重先进性和学术性、实用性的原则,围绕甲状腺、乳腺外科和肥胖病外科治疗最新进展,将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会议形式将采用特别演讲、

  • 标签: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内分泌外科 学术会议 征文通知 《中华外科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健康教育中德应用。方法:将348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74例与观察组17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根据临床路径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健康教育所掌握情况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产妇的康复,提高护理效果和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路径 剖宫产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对孕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分析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8例待分娩的初产妇,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有54名初产妇。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护理和产前检查,而实验组除进行常规产前护理和产前检查外还进一步接受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的剖宫产率。结果:在对照组中,10例选择自然分娩方式,而接受剖宫产的初产妇有44例;在实验组中,40例选择自然分娩方式,接受剖宫产的初产妇仅有14例,比较两组的结果可以发现,经过产前教育的实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没有接受产前教育的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妇加强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同时也增加了产妇的自然顺产率,这样能够减少剖宫产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产前健康教育 剖宫产 自然顺产
  • 简介:目的:对更年期妇女采取有效的早期健康教育,促进更年期妇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方法对顺德某社区居民进行更年期妇女进行调查问卷方武,了解对疾病的认识,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社区健康教育,比较2组人群在健康教育前、后的行为的转化及发病人数。结果2年社区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在干预后不良行为的转化率及知晓率均较干硬前明显升高,干预后减少发病人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对更年期妇女进行健康教育,不但可以解除更年期妇女对疾病的恐惧,而且还可以帮助她们建立健康生活方武,从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 标签: 更年期妇女 社区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及其对孕妇在孕期、产时、母乳喂养及促进产科满意度等产科建设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2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792例,其中参加过孕妇学校培训的892例为实验组,未参加培训的9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P〈0.05)、经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母乳分泌时间以及产科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初乳分泌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5),产科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孕妇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加了医院优质服务内涵,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提升了产科社会满意度。

  • 标签: 孕妇学校 健康教育 产科建设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但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对该病的认识,有人甚至一无所知。本文通过临床经验,浅析如何对患者及家属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护理
  • 简介:目的:为了解妇幼保健服务及健康教育现状与群众的需求,为今后妇幼保健院开展健康促进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今年3月来我院寻求服务的465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回收的465份有效问卷健康教育知晓率60%以上;妇幼保健健康促进项目需求量在81%以上。结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强,健康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开展健康教育有偿服务;妇幼保健院要做根据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做大做强妇女儿童健康促进项目。

  • 标签: 妇女儿童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项目 需求
  • 简介:为促进我国性与生殖健康领域更好地发展,在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上海市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合作,拟于2010年5月25~27日在上海举办“性教育及性与生殖健康研讨会:从研究到行动”(SERH)。对近年来中国在该领域教育与服务的发展进行经验总结和交流,并就共同关注的新的发展方向及政策制定进行探讨。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老师踊跃投稿,进行会议交流。

  • 标签: 上海市闸北区 性与生殖健康 教育 计划生育委员会 公共卫生学院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临床实习是护理学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培养和锻炼护理学专业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和提高护理学学生实习质量的重要方面,改变以往实习护士完全由实习医院带教与管理的做法,学校成立了实习就业指导处,由实习就业指导处老师多次到各实习医院对学生进行实习教育,沟通医院和学校之间的信息情况,了解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习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实习中学生与实习医院各环节之间的问题。

  • 标签: 中等职业教育 护理学专业 实习教育
  • 简介:为适应学科的发展,循证护理逐渐成为我国各个学科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趋势。而生殖医学科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研究循证护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循证护理的概念,分析循证护理在IVF-ET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进行展望。

  • 标签: 询证护理 IVF-ET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深圳女劳务工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7888例女劳务工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44例)。观察组受试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随访、在线咨询、QQ群服务等),对照组仅实施1次常规的健康知识教育。观察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生殖道感染率、掌握生殖健康知识的情况。结果干预后5个月,观察组相关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殖道感染率(6.8%)与对照组(1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1.0%(41/3944),对照组为4.1%(162/3944);观察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生率(0.91%)与对照组(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2、61.99,P=0.000)。观察组性病发生率(0.08%)与对照组(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3)。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女劳务工对生殖道感染知识的掌握,降低生殖道感染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健康教育 女劳务工 生殖道感染
  • 简介:<正>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FMF)于1996年创建,是一个致力于促进胎儿医学研究和培训的非赢利机构。主席是KyprosNicolaides教授。FMF建立了孕11~14周筛查、孕18~23周筛查、宫颈筛查和多普勒筛查培训课程。每年,FMF派出专家组在世界各地举办多种胎儿医学培训班,以促进胎儿医学的发展。本次举行的培训课程旨在使学员充分明白早孕期筛查的意义、不同筛查的对比、及如何有效地推

  • 标签: 胎儿医学 筛查 医学研究 培训课程 超声检查 多普勒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健康生活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生活行为等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个体化健康教育 健康生活行为
  • 简介:众所周知,导致出生缺陷的原因有很多,总结一下无非就是遗传方面的问题、不良环境的作用及遗传和不良环境共同作用所致,药物的使用就是不良环境中的一个方面。通过这个视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药物致畸的研究进展。该视频为我们阐述了药物对胎儿发育影响的几个方面,包括胎龄、用药时间的长短、药物的计量,同时,不同胎儿对药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以及胎儿生长过程中不同孕周、

  • 标签: 药物致畸 胎儿发育 出生缺陷 用药时间 生长过程 环境
  • 简介:盆腔器官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它虽不是威胁生命的疾病,但其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由此可引发一系列社会和卫生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盆腔器官脱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就其患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综述
  • 简介: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CancerInstitute,NCI)是美国癌症研究和资助的主要机构,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所属的27个研究所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研究所。1937年,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D.Roosevelt)批准国家癌症法案(NationalCancerAct),随后NCI成立。1971年,国会通过国家癌症法案修正案,扩大了NCI的工作职权和范围,并制定了国家癌症研究计划(NationalCancerProgram),以法律形式保证了NCI的权威和职责。NCI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国家癌症研究计划的执行,采用多元化的运作模式,其内容包括相关人员训练、健康资讯传播、寻找癌症病因、拟定早期诊断和协调临床治疗计划以及关注癌症患者康复等。

  • 标签: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CI 美国总统 法律形式 人员训练
  • 简介:男性乳腺癌(malebreastcancer,M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少见疾病,呈地域性分布,高危因素有激素水平的变化、BRCA基因变异等,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由于就诊不及时等原因,预后不佳。治疗决策大多参照女性乳腺癌(femalebreastcancer,FBC)资料,缺乏有价值的前瞻性研究。标准的手术方案为乳腺单纯切除术士腋窝淋巴结切除。

  • 标签: 乳腺肿瘤 男性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