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汉初服色经历了从"尚赤"到"外黑赤"的变化。这是汉朝建立过程中先后袭用楚俗和继承秦制的结果。刘邦起事于沛,属于楚地,为获得楚人的支持,其利用了楚人尚赤的习俗。至汉二年,汉政权以秦朝的继承者自居,将水德作为汉朝的德运,意在稳定秦地、吸纳秦人。根据五德终始说,水德的服色理应尚黑,但是汉朝并未放弃尚赤的楚俗,最终导致"外黑赤"的服色格局出现。由于"赤"和"黑"分别是楚人和秦人崇尚的颜色,"外黑赤"这一服色格局也隐约反映了汉初政权中秦、楚两大集团间的博弈与调和。至汉文帝时期,旧的服色体系先后遭到贾谊、公孙臣等人的挑战,持"外黑赤"说的丞相张苍遭到了罢免,"改正朔、易服色"的政治举措得到了实施。虽然文帝的改制最终由于新垣平案的发生而不了了之,但终止了对秦朝水德尚黑的因袭。这为后来汉武帝改制确定汉朝土德、服色尚黄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汉初 服色 五德终始
  • 简介:音乐救国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诸多救国方式之一。民族的危机催化了救亡歌咏运动的产生,救亡歌咏运动的出现助力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原本音乐与大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在抗战时期随着战事所带来的人口流动与迁移,消除了音乐与工农之间的隔阂,救亡歌咏获得推广普及,救亡运动在歌咏声中进入一个新的高涨时期。

  • 标签: 救亡 歌咏 民族意识
  • 简介:在内地开办新疆班是党和国家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缩小民族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也是智力援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二十高中作为首批开办新疆高班的学校,在十五年的办学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文针对该校新疆高班的办学经验进行调研,从多方面总结该校的办学经验,并依据新形势下内地新疆班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教育管理、师资队伍、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 标签: 内地高中班 大连二十高中 办学经验
  • 简介:以陈子龙、吴伟业、陈维崧为代表的一批词人,在顺康之际的二三十年间,先后分三个层次相继实现了“词史”写作由“审”向“审外”的开拓,在词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与此同时,“词史”概念在这一时期的创作背景下产生并进入了词学讨论的范畴。杜甫“诗史”意义的示范对于这一时期“词史”写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清代词学“尊体”的进程。

  • 标签: 词史 陈子龙 吴伟业 陈维崧 审内 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