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药房退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退现象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药房2015年1月至5月期间门诊处方23795张,其中退处方52张,就其退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干预措施。同时选取2015年6月至12月期间门诊处方10091张,并对其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退处方原因药物不良反应、医师原因、患者原因、药师原因。在实行干预措施后门诊药房退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保障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门诊退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原因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药房退中的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进一步促进医疗安全。方法结合所引起医疗纠纷事件,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药品安全和隐患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退回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存在药品安全隐患的问题比较突出。结论优化退流程,健全退相关制度,严格执行追责制度,减少退率,减少药房退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退药 质量 风险 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门诊药房退情况及原因分析,减少医院退现象,以保证药品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5年1月-2015年6月的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退原因分析对策。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646004,其中退处方1860张,占0.37%常见退原因主要包括不良反应。结论加强药师医师医生和患者的沟通与协调,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减少退率的发生

  • 标签: 退药 门诊药房 用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加强退管理,减少退比例。方法:统计退情况,分析退原。结果:我院主要退原因:患者依从性差;患者经济困难;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结论:提高医疗质量,强化服务意识。

  • 标签: 退药管理 药房管理 医务人员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门诊药房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便监测药品合理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并简要介绍其优化对策。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药房退处方94张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针对上述处方退原因与退种类予以研究。结果患者主观因素、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药物购买数量过多等原因是造成门诊药房退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比22.34%、20.21%、13.83%。门诊药房退种类前三位分别是外用药物、中成药及呼吸系统药物,占比30.85%、28.72%、14.89%。结论我院门诊药房存在退现象,应加强对医师、药师的管理,并建立妥善的退制度,保障药物质量。

  • 标签: 门诊 药房 退药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我院门急诊退原因,提出相应措施,以减少退,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3门急诊西药房退处方,对总体退处方原因构成比、不合理用药处理退药科室构成比及数量变化趋势、不良反应处方变化趋势及各类药品所占比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原因中不良反应比重最大;各科室合理处方中儿科与皮肤科最高;不合理处方数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不良反应处方数随时间变化平稳;不良反应药品分类中以抗生素和抗菌数目最多。结论退现象虽然难以避免,但只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减少和降低退发生率是完全可行的。

  • 标签: 门急诊 退药 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本院病房退情况及相关用药差错。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21年1月-6月1000例退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退药品种、导致用药差错原因。结果 退比例最多的药品类型是中成药、抗微生物药物、循环系统用药;导致退的主要原因是停药或换药、患者出院或死亡,导致用药差错的最主要因素是医护患三者沟通不良。结论 为了病房能够有效地降低退率,医院要完善退制度,从根本上对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促使医护患三者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提升。

  • 标签: 病房 退药情况 相关用药差错影响因素 退药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 收集整理我院住院药房退情况,分析退原因,探讨减少退的对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用药安全。 方法 对我院2021年6月~2022年3月期间退药单据进行整理统计,按退原因、退药科室分别计算退药单据数及占比。结果 退原因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医嘱变更(62.84%)、病人死亡或出院(21.49%)、患者拒用(7.91%);退药科室前三位的依次是脑血管病中心(19.51%)、肿瘤科(13.35%)、中医肿瘤科(10.11%)。 结论 规范退程序与退时间,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药师严格医嘱审核,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减少药房退中的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进一步促进医疗安全。方法 结合所引起医疗纠纷事件,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药品安全和隐患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 退回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存在药品安全隐患的问题比较突出。结论 优化退流程,健全退相关制度,严格执行追责制度,减少退率,减少药房退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 退  质量  风险  安全  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情况,提出相关的处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退登记1036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Excel表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结果因药物过敏不良反应而退情况居多,占43.9%,其次为多开、错开,约占27.7%,无货供应占14.5%。结论建议建立完善的退制度,加强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完善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加强医生的责任心,加强药师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以减少不合理退情况的发生。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分析 处理措施
  • 作者: 陈邵 赵晓敏 纵盼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4-27
  • 出处:《药物与人》2019年12期
  • 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 230001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本院 PIVAS退情况,寻找退原因,以降低退率。 方法:收集本院 PIVAS 2018年 1月 1日 ---2018年 12月 31日退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18年 1月 1日到 2018年 12月 31日共收到输液医嘱 1434102例,其中退 115133例。退主要原因主要为医嘱调整,以及患者出院、转科、死亡等原因。结论:建议加强医师与患者的沟通,提高审方水平,优化摆流程,共同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病人退的原因,减少给病人和药剂人员带来的不便。方法随机抽取急诊退药单250份,按不同退原因进行分类分析。结果退药品种数为75种,退病患为200例次,退原因分别为医嘱变更,病人拒绝使用,药房缺,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输液困难,重复配药等因素。结论充分了解退原因,加强事管理,加强临床用药的安全及合理性监督,减少退

  • 标签: 急诊药房 退药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的退情况以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对应的管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12月住院部各科室病区的1231份退医嘱单作为研究对象,对退药科室、品种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医嘱变更、患者出院、换科室是退的主要原因,分别为37.86%、23.07%和12.27%。结论结合住院患者退的原因,可以通过完善退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各科室联系等措施对退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住院患者 退药情况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统计我院2019年6月住院部所有病区的退数据,按照退药科室、退金额、退原因、退药品种进行分析。结果:各科室均有退现象,退例数与金额排前两位的为二病区(ICU)和七病区(骨手外科),退原因主要是患者出院,其次是医嘱调整,退种类以注射剂所占比例最多。结论:医院应完善退规章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减少退现象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中心药房 退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8年3-9月门诊药房退情况,分析退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减少退事件发生,保证药品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Excel表格对我院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这6个月退处理处方有684张,退原因有药品因素(占38.45%)、医药护因素(占28.94%)、患者因素(占32.61%)。结论我院虽然制定了门诊退制度,但仍需继续完善。

  • 标签: 退药 原因解析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本院 PIVAS退情况,寻找退原因,以降低退率。 方法:收集本院 PIVAS 2018年 1月 1日 ---2018年 12月 31日退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18年 1月 1日到 2018年 12月 31日共收到输液医嘱 1434102例,其中退 115133例。退主要原因主要为医嘱调整,以及患者出院、转科、死亡等原因。结论:建议加强医师与患者的沟通,提高审方水平,优化摆流程,共同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