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二胎高龄生育的孕前评估分析二胎高龄生育的风险因素相为优生优育提供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在我中心就诊二胎高龄产妇8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时期二胎非高龄产妇80例为对照组。对160例产妇进行人口学资料调查及孕前风险评估表,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在年龄、剖宫产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不良心理状态、合并妊娠并发症风险方面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剖宫产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不良心理状态、合并妊娠并发症风险均为二胎高龄生育产妇的风险因素。结论剖宫产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不良心理状态、合并妊娠并发症风险均为二胎高龄生育产妇的风险因素,因此生育能力的需要的高龄妇女,对上述风险提前干预,利于二胎高龄产妇的优生优育。

  • 标签: 二胎高龄 风险因素 孕前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年轻护士生育二胎的意愿,并调查分析其不愿意生育二胎的原因。方法选取本院处在育龄期的35名护士,年龄为20~45岁,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愿意生育二胎和不愿意生育二胎的人数,以及不愿意生育二胎的各种原因,包括工作、经济、家庭、个人和其他原因。结果34.29%的护士愿意生育二胎,65.71%的护士不愿意生育二胎,原因主要是工作和经济原因。结论本院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使其生育二胎的意愿不高。除此之外,经济能力、家庭背景、个人因素等方面也制约着护士生育二胎。

  • 标签: 二胎问题 疗养院护士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婚和再生育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方法选择560对计划生育的新婚夫妇和542对再生育夫妇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新婚和再生育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60对新婚夫妇中检出一类高风险因素265人次(23.7%),二类高风险因素223人次(19.9%),542对再生育夫妇中检出一类高风险因素130人次(12.0%),二类高风险因素204人次(18.8%)。一类高风险因素中,新婚计划生育夫妇在风疹易感方面和尿液检查异常显著高于再生育夫妇,生殖道感染方面显著低于再生育夫妇。二类高风险因素中新婚计划生育夫妇在肝炎及肝功能异常、血常规异常高风险因素检出率显著高于再生育夫妇,生殖系统疾病、不良孕产史和性传播疾病方面低于再生育夫妇。结论孕前优生健康结果显示新婚和再生育夫妇健康风险因素各有侧重,对于易发的风险因素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率。

  • 标签: 新婚夫妇 再生育夫妇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浙江省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杭州市农村社区和城镇居民社区各两个,对育龄居民进行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居民生育意愿率为66.44%,农村居民生育意愿率为64.81%,两者之间没有差别;20~39岁年龄段人群的生育意愿高于40岁以上的人群;农村居民,个体工商户的生育意愿较高;城市居民,本人和配偶是单独或双独的生育意愿高于双非的生育意愿;不要二孩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负担增加、无人照顾和年龄高生育风险大,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主要原因是让孩子有伴、自己将来有更好保障。结论提高经济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有助于二孩政策的实施。

  • 标签: 全面二孩 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学生心理委员制度弥补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为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文章首先陈述了我国现行学生心理委员制度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健全心理委员制度、保持心理委员工作长效性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 标签: 学生心理 高校 健康教育工作 设置 制度 长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用等剂量分布和剂量体积直方图对弧形(Arc)治疗和调强治疗计划进行比较。方法11例颅内肿瘤的病人均采用传统的Arc治疗,其中4例用1个等中心,4例用2个等中心,3例用3个等中心;相同条件下用多叶准直器(MLC)的调强治疗计划软件重新设计计划,采用1个等中心多个共面野。结果对非球形的靶区来说,调强的治疗计划是直观的,并且可以减少工作量。结论调强的治疗计划不仅减少计划的时间,而且与传统的Arc治疗计划相比较,正常组织受到的剂量较低,在理论上减少并发症的危险。

  • 标签: 调强放射治疗 多叶准直器 等剂量分布 剂量体积直方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一些原因。方法在各大儿童医院、社区、人口流动较多的地方,选取了在本市居住超过了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200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对于国家计划免疫接种的情况,并且研究影响影响他们接种情况的因素。结果在被接受调查的200名儿童之中,国家规定的6种疫苗全部进行了接种的儿童占85.15%,没有完全接种6种疫苗的儿童占了10.29%,而一种疫苗都未接种的儿童占了4.56%。结论通过对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加大对我国流动儿童进行免疫接种的教育和宣传,旨在提高我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减少一些易患疾病的发生,保证我国流动儿童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 免疫接种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龙里县1200对“全面二孩”生育意愿夫妇调查结果,并探讨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方法本组研究于2016年1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龙里县辖区内1200对育龄夫妇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的生育意愿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入统计分析,进而探讨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结果(1)44%的夫妇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24%夫妇不计划生育、32%的夫妇目前暂不考虑。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妇中,66%的夫妇愿意接受再生育方面的培训,75.5%的夫妇愿意接受孕前优生服务、74.5%的夫妇愿意接受孕产妇保健服务、76%的夫妇愿意接受住院分娩服务、68%的夫妇愿意接受儿童保健服务。(2)影响育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水平、健康状况、养老观念、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等。结论影响育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复杂,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妇所占比例较大。

  • 标签: 育龄夫妇 二孩 生育意愿 因素
  • 简介:摘要出院准备计划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是延续性护理的其中之一,居家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于患者出院后定时上门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服务。出院计划是由来自本院各科室的专业医生及两名护士,总共5人组成一个团队,患者入院后收取患者的信息并建立针对性的健康档案,随后将患者住院时和出院后的方案拟定完善。有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出院准备计划能有效提高患者院后自主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出院准备计划 居家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是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之一。如何管理好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是流动儿童得到均等化健康管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流动儿童管理难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管理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针对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为提供持续护理、预防或减轻服务对象健康问题而制定护理对策或措施的过程。在计划阶段,护士分析社区存在的健康问题,按问题的严重程度排列顺序,制定护理目标,拟定适当的护理措施并书写护理计划。对制定的护理计划采取的行动,由目标制定者共同努力完成。明确护理活动的效果及服务对象是否朝向预期目标进展。检查护理活动十分恰当、合适。了解问题是否解决。

  • 标签: 社区护理程度 护理计划 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0月,选取我社区200例进行社区计划免疫的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均进行社区计划性的免疫接种;另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社区未进行社区计划免疫的200例儿童进行对比,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个阶段儿童的免疫性疾病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共有34例儿童发生免疫性疾病,发生率为17%,观察组儿童实施社区计划免疫接种后均未发生免疫性疾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免疫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社区儿童预防保健中,应用社区计划免疫对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可有效减少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儿童预防保健 社区计划免疫 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生育二胎对首胎子女的心理影响,为有效纠正和减轻二胎首胎子女的不良的心理及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随机发放的大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20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胎子女愿意父母生育二胎的占57.0%,不愿意的占15.0%,还在考虑的占17.5%,不知道的占10.5%。女孩喜欢父母生育女孩占52.4%,生育男孩占38.1%;男孩喜欢父母生育女孩占52.6%,生育男孩占36.8%。父母生育二胎后首胎子女感觉幸福的占29.0%,感觉生活质量不高的占10.0%,感觉没有不同的占6.5%,不知道的占29.0%,感觉负担更重的占25.5%。结论很多独生子女排斥父母要二胎是不争的事实。

  • 标签: 首胎 二胎 心理影响 调查
  • 简介:心理委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就是从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培养、管理、考核激励等环节对心理委员的产生方式、能力提升、工作开展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建立一支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组织健全、工作高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队伍。选拔的规范化就是解决心理委员如何产生的问题,通过制定选拔的标准和程序确立心理委员的准入机制。

  • 标签: 心理健康知识 高等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准入机制 大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儿童计划免疫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的300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150名儿童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观察组150名儿童在免疫程序接种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计划免疫率。结果观察组接种率为96.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更有利于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 计划免疫 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强计划对心理亚健康状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00例符合心理亚健康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心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自强计划的干预。入组时及干预8周后,采用CMI测量问卷、SCL-90和CERQ-C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态)、应对方式。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CMI测量问卷、SCL-90和CERQ-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CMI身心状态均值和SCL一90的测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强计划对心理亚健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使人们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发展。

  • 标签: 自强计划 心理亚健康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9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与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老年病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59例,对患者的资料,护理人员工龄、职称以及拔管时间等进行收集。结果男性患者、年纪较大的患者、危重症患者以及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较高,夜间比较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工龄和职称较低的护理人员当班期间更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结论医院在对老年病科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要加强对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分析,找出高危非计划性拔管人群,加强对重点患者的监护,提升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降低医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事件分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