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术和药物治疗是粘连目前常用治疗手段,但每种治疗方法均有局限性,临床上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属于研究的热点,这种细胞为多能干细胞,能实现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能力,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近年有研究将上述细胞用于治疗粘连。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粘连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 标签: 宫腔粘连 间充质干细胞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经阴道三维超声及生理盐水造影诊断粘连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108例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行经阴道超声、经阴道三维超声及生理盐水造影诊断,将宫腔镜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是 80.6%,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是 95.4%,生理盐水造影诊断准确率是 99.1%,生理盐水造影与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效果要显著优于经阴道超声诊断( P< 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及生理盐水造影诊断粘连有较高诊断价值,可联合两种方法诊断,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生理盐水 宫腔造影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在粘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7月 82例行宫腔镜诊断为粘连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经阴道三维超声进行检查与经阴道二维超声进行检查对于粘连的检出率。分析声像图结果资料与粘连之间的关系。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对于粘连的阳性预测值、诊断敏感度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在粘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影像学诊断价值。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宫腔粘连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在粘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82例行宫腔镜诊断为粘连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经阴道三维超声进行检查与经阴道二维超声进行检查对于粘连的检出率。分析声像图结果资料与粘连之间的关系。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对于粘连的阳性预测值、诊断敏感度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在粘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影像学诊断价值。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宫腔粘连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超结合三维成像与临床宫腔镜下对比分析,对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抽选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超声诊断为粘连的205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资料,对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超诊断,并结合临床,对诊断结果做出判定。结果100例粘连患者中轻度粘连38例(38.00%)、中度粘连46例(46.00%)、重度粘连16例(16.00%),诊断准确率为100%,患者行宫腔镜技术手术后,术后疗效满意。结论经阴道彩超是诊断粘连的有效手段,可对患者粘连情况作出分级,从而结合临床制定治疗计划,为患者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 标签: 经阴道彩超 结合临床 宫腔粘连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行宫腔镜检查术的粘连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 2018年 6月到 2020年 3月我院收治的 52例行宫腔镜检查术的粘连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26例)和观察组( 2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行宫腔镜检查术的粘连患者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比较显著,能明显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对患者的损伤,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检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对患者灌注医用透明质酸钠对于预防粘连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7月-2021年7月期间结合人工流产的患者内选择60例,根据干预形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不使用透明质酸钠干预,实验组使用透明质酸钠治疗,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出现宫颈粘连几率为3.33%,未出现粘连。对照组出现宫颈粘连几率为23.33%,出现粘连几率为20%。对比发现P<0.05。实验组阴道出血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实施灌注医用透明质酸钠可以改善粘连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宫腔灌注 医用透明质酸钠 宫腔粘连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联合西药人工周期治疗轻、中度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宫腔镜下确诊为轻、中度粘连患者88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均行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予补佳乐联合地屈孕酮序贯治疗(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中药周期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月经量的恢复情况、中医证候的改善程度、B超监测下子宫内膜形态厚度的变化及宫腔镜下粘连评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髙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程度、IUA评分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增厚程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联合西药人工周期治疗轻、中度粘连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人工周期疗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中药周期疗法 人工周期 宫腔粘连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在人流术后预防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6例接受人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术后宫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对照组术后宫内未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腹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时间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黏连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在预防人流术后宫粘连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并可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人工流产 透明质酸钠凝胶 宫腔粘连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中重度粘连患者实施电切术,并辅以人工周期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粘连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且治疗组闭经、不孕、月经过少以及周期性腹痛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厚,但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明显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电切术并辅以人工周期对中重度粘连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子宫内膜恢复。

  • 标签: 中重度 宫腔粘连 电切术 人工周期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术后的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中重度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粘连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进行用药治疗,观察组应用β—雌二醇纳阴给药。对比月经恢复情况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的月经恢复正常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重度粘连患者采用纳阴给药的方式进行雌激素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并明显增加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雌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种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对比。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60例粘连患者作为考察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30例为1组。A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B组采用宫腔镜剪刀分离治疗,对比治疗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中度粘连A组子宫恢复满意率高于B组(P<0.05);两组间月经变化无显著差异;A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6例(27%),B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5例(2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粘连的患者,使用电切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粘连 分离手术 疗效 生殖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2种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对比。方法 以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9月 60例粘连患者作为考察对象,随机分成 A组和 B组, 30例为 1组。 A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 B组采用宫腔镜剪刀分离治疗,对比治疗的差异。结果 两组比较,中度粘连 A组子宫恢复满意率高于 B组( P< 0.05);两组间月经变化无显著差异; A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 6例 (27%), B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 5例 (2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对于粘连的患者,使用电切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粘连 分离手术 疗效 生殖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患者行水囊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妇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粘连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行水囊联合雌激素治疗,根据雌激素所用剂量分组27例应用4mg/d雌激素者作为甲组,27例应用12mg/d雌激素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甲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总有效率、复发率与乙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甲组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粘连分离术后,给予患者水囊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治疗,均可有效改善形态,预防再粘连,而大剂量雌激素会增加副反应发生几率,削弱患者耐受能力,故建议小剂量用药。

  • 标签: 宫腔粘连 水囊 雌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粘连患者采用电切术治疗后再行人工周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1年7月~2015年7月妇科收治的粘连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人工周期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8.13%),且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粘连患者行电切术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联合人工周期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激素水平恢复,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宫腔粘连 电切术 人工周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