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种植体对修复科转诊的关闭磨牙拔牙间隙、磨牙伸长等患者进行局部牙列治疗的临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佛山市禅城区口腔医院收治的修复科转诊患者11例。其中3例因上颌磨牙缺失不愿接受修复治疗和全口正畸治疗的患者,在其缺失牙的近中颊、腭侧各植入1枚微种植体,缺失牙远中磨牙与微种植体间链状圈牵引,近中移动缺失牙远中的磨牙,关闭拔牙间隙。8例对牙伸长致缺牙区颌间距离过小不能修复的患者,单个牙伸长者在伸长牙的颊、腭侧各植入1枚微种植体,使2枚微种植体成对角;相邻2个牙均伸长者在2个牙之间的颊、腭侧各植入1枚微种植体,2枚种植体之间通过伸长牙的面挂链状圈或镍钛弹簧压低伸长牙。结果3例关闭磨牙拔牙间隙患者,经过6~10个月的牵引后,原缺牙区间隙关闭,牙齿移动区域与对牙的咬合关系基本正常。8例磨牙伸长患者应用微种植体加力5~9个月后,伸长牙被压低到其近(远)中边缘嵴与邻牙的边缘嵴平齐等高、修复颌间距离足够。两组患者X线牙片示根尖均无明显吸收。结论对一些特殊病例如第一或第二磨牙拔除后不愿接受修复治疗或全口固定矫治以及对牙伸长导致修复困难的患者等,可尝试应用微种植体对其进行局部治疗。

  • 标签: 微种植体 拔牙间隙 伸长磨牙 局部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含氟量为1450ppm的牙膏再矿化根龋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不含氟牙膏组(对照组)和1450ppm含氟牙膏组(实验组)。在基线、3个月和6个月时检查根面龋的硬度、病损范围、菌斑指数,用电阻抗(ECM)仪测量根面龋的电阻值。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9名受试者参加研究(实验组89名,对照组90名),156名(87.6%)完成整个研究。研究结束时,实验组根面龋的龈缘距离高于对照组[(0.34±0.42)mm和(0.19±0.36)mm,P=0.021)];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1.25±0.78和1.56±0.77,P=0.015):LgECM值高于对照组(3.52±0.54和3.24±0.40,P〈0.001);根面龋变硬的数量百分比高于对照组(34.18%和15.58%,P=0.027)。结论含氟量为1450ppm的牙膏可以有效地再矿化根面龋。

  • 标签: 根龋 含氟牙膏 电阻抗仪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纳米树脂和普通复合树脂修复后牙牙合面缺损24个月的临床效果。方法:共87位患者(138颗患牙)分为两组,实验组用纳米树脂FiltekTMZ350XT充填患牙,对照组用复合树脂FiltekTMZ250充填患牙。在修复即刻、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根据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改良USPHS)标准,评价修复后的解剖形态、边缘密合度、边缘变色、颜色匹配程度、表面粗糙度、继发龋和术后敏感。用SPSS软件比较两组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对四个评估时间段(充填即刻,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比较,FiltekTMZ350XT和FiltekTMZ250的表面粗糙度差异和边缘密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树脂均未发生继发龋和术后敏感。结论:通过24个月的观察,显示出了纳米树脂比普通复合树脂的优越性。长期的临床应用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纳米树脂 复合树脂 粗糙度 边缘密合度
  • 简介:目的评价硅橡胶加预成胶针精密印模法间接制作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广东省深圳牙科医疗中心门诊289例患者的400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及前磨牙残根、残冠,随机分成试验组(248颗)和对照组(152颗),规范制备根管根面。试验组通过根管内注入硅橡胶并插入预成胶针制取根管根面精确印模,技工室完成铸造桩核。对照组常规以嵌体蜡加金属丝制取根管根面印模并完成桩核铸造。临床试戴,检查桩核的就位性、密合性、固位性。结果试验组242颗临床检查为优秀(97.6%),对照组136颗临床检查为优秀(89.5%),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橡胶加预成胶针精密印模法间接制作铸造桩核,精密度高,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硅橡胶印模材料 铸造桩核 预成胶针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弹性义齿联合牙周夹板,解决牙周病患者的义齿固位及保留轻度牙周损坏的余留牙.方法:通过延长弹性义齿基托的长度和宽度(向(牙合)面延伸),形成牙周夹板.结果:通过49例实践,成功47例,占95.91%.结论:弹性义齿联合牙周夹板,在牙周病患者义齿修复中,能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弹性义齿 牙周夹板 牙周病
  • 简介:随着精密铸造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铸件的精度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高精度的金属基托,也逐步应用于全口义齿的制作.与传统树脂制作的全口义齿相比,采用金属基托完成的全口义齿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应注意其适应证和制作要点.

  • 标签: 义齿 全口 金属基托 塑料基托
  • 简介:目的:探讨透明压模式缺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空气压模技术制作透明的、可快速成形的缺隙保持器,应用于儿童乳牙早失后缺隙的保持。结果:30例患儿配戴透明压模式缺隙保持器后,无不良反应,保持效果肯定。结论:利用空气压模技术制作的缺隙保持器,制作工艺简单,配戴舒适,间隙保持效果稳定。

  • 标签: 压模 缺隙保持器 临床应用
  • 简介:牙列拥挤、拔牙矫治,以往常用不锈丝弹簧,或用橡皮牵引圈拉尖牙向远中。但不锈钢弹簧力大不柔和,橡皮圈易老化。而镍钛簧是一种超弹性的新型正畸元件,经较长时间的临床应用后,性能良好,现报告如下。1、实验材料和方法选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制的供口腔正畸专用镍钛丝拉簧。长为10mm,两端各有一圆圈,匝数为22圈,弹簧丝0.3mm,弹簧圈外径为1.45mm,内径为0.85mm,两端圆圈,一端挂在支抗牙带环的拉钩上,另一端结扎在需要牵拉的尖牙托槽上。力学试验:镍钛拉簧及不锈钢丝拉簧分别在拉伸机上进行拉伸试验(室温下)。试验结果可见在相同的变形率的情况下,不锈钢丝拉簧的拉力是镍钛拉簧的4.5倍,而恢复率则不到镍钛簧的一半,力学性能表明镍钛拉簧是用于牙齿正畸的良好材料。2、临床应用:我们对牙列拥挤,矫正需要减数患者,使用方丝弓矫治器,以镍钛丝拉簧拉尖牙往后。统计测量了拔牙后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距离是上尖牙7.6±1.2mm;拉簧开始拉上尖牙的作用力量1.74N(177.4克);拉下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距离是7.6±1.2mm,开始拉尖牙的作用力是1.65N(168.3克)。3、临床效果:33例应用方丝弓矫治器牵引尖牙往远中的病例,?

  • 标签: 镍钛丝 拉簧 口腔正畸 方丝弓矫治器 不锈钢丝 正畸矫治
  • 简介:金属翼板粘接桥是以金属翼板为固位体,金属熔附烤瓷为桥体,使用树脂粘接剂粘接在基牙上的一种修复方法。其优点是牙齿磨除量小,避免牙髓损伤,预备时不需麻醉,制取印模不需要排龈等。本文主要介绍金属翼板粘接桥的设计、牙体预备、金属翼板的处理方法、粘接剂等相关问题以及粘接桥的一些特殊使用方法。

  • 标签: 牙黏合 义齿 局部 固定 树脂黏固 非刚性固体
  • 简介:往第一部分已讨论了使用支抗种植体的适应证,支抗钉植入前的准备和植入后的检查等问题。在这部分将重点讨论支抗种植体的种类和主要结构;不同植入部位的解剖特点和植入微螺钉种植体的注意事项;临床中根据错[牙合]畸形的类型,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植入部位等问题。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临床 错[牙合]畸形 支抗种植体 应用 微螺钉种植体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不同临床条件下的应用情况。材料与方法12名存在支抗控制问题的患者(13~52岁,3名男性,9名女性),治疗前获取患者的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照片及研究模型。根据相应的标准,确定每个患者不同的植入位置。共计植入19枚微螺钉,以实现不同类型的牙齿移动。结果微螺钉的应用在多种不同的临床条件下都获得成功,例如:压低前牙,压低后牙,伸长并排齐阻生牙,作为远中移动牙齿的支抗,作为远中移动后的保持,前移磨牙,在后牙支抗不足的情况下用以内收上下颌前牙,在后牙缺失时唇倾并压低下颌前牙以及在关闭间隙过程中加强后牙支抗。结论本研究所展示的新型的微螺钉作为一种非牙性支抗,在很多传统支抗无法应用的情况下显示了优良的治疗效率。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牙齿移动 临床应用 治疗效率 螺钉 下颌前牙
  • 简介:三、橡皮障的安装(一)选择橡皮布橡皮布有不同的颜色可以选择。黑色或灰色的橡皮布与牙齿对比强烈,视野清晰。自然色或透明的橡皮布可以在拍摄口内X线片时看到下方的胶片。蓝色或绿色的橡皮布比较美观悦目,可以用于拍摄临床照片或日常使用,但会影响比色。橡皮布的大小应能完全盖住口腔。

  • 标签: 橡皮障 临床应用 安装 视野清晰 日常使用 临床照片
  • 简介: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通过重建的三维数字模型,将其分割成层状后逐层堆积成实体模型。3D打印技术首先应用于工程领域,随后被推广到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的术前诊断、手术规划和模拟等各个阶段。在口腔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逐渐应用于各个专业,本文重点阐述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在口腔颌面外科、修复科、口腔内科及正畸科中的临床应用

  • 标签: 3D打印 快速成型技术 口腔临床
  • 简介:基于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的支持.固定修复体即刻负重成为无牙颌种植修复可靠的治疗方案。为寻求更简便的治疗.以PauloMalo为首的医生提出了“All-on-4”理念.现今研究证明该方案种植体的存活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All-on-4 种植 临床 口腔科学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橡皮障在口腔正畸科粘结托槽中的作用。方法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粘结托槽400个。橡皮障组作为试验组;另一组棉球隔湿后作为对照组,对托槽脱落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托槽脱落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橡皮障隔湿作用高于棉球隔湿法,有助于减少托槽脱落率。

  • 标签: 橡皮障 正畸 托槽粘结
  • 简介:口外弓作为一种有效的推磨牙往远中装置〔1〕,临床上用来矫治Ⅱ类磨牙关系,达到中性,以矫正由磨牙近中移导致的错畸形。笔者收治了10例Ⅱ类磨牙关系的患者,观察口外弓疗效,目的在于探讨①第一恒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变化,效果。②第一恒磨牙移动的实质。③口外弓...

  • 标签: 口外弓 推磨牙 临床应用 第一恒磨牙 非拔牙矫治 深覆盖
  • 简介:目的:通过对58例患者382颗瓷贴面修复效果临床观察,评价该技术在牙科美容中的作用.方法:门诊选择382颗需要美容修复的前牙和前磨牙,使用Cerinate瓷贴面修复系统进行修复,于修复后1周、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复诊,对患者满意度、贴面脱落、折裂、边缘适合性、修复体颜色及牙龈健康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临床调查结果显示,1年内100%的瓷贴面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及牙龈健康状况,修复体色泽稳定,有2个修复体折裂重新制作,3个脱落并再行粘结,1颗牙出现加重的敏感症状而行根管治疗术.所有患者对修复效果均非常满意.结论:Cerinate瓷贴面修复系统是一种可靠的、理想的前牙美容修复方法.

  • 标签: 瓷贴面 颜色 扔缘适合性
  • 简介:颈阔肌皮瓣的临床应用已有30多年,该皮瓣质地柔软、制取操作便捷,较适合口腔颌面中小型缺损的修复。临床上。可根据缺损的部位选择不同类型的颈阔肌皮瓣。由于颈阔肌皮瓣成活率较高、供区并发症低以及在美观和功能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其仍然是口腔颌面缺损的重要修复手段。

  • 标签: 颈阔肌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修复
  • 简介:目的初步分析自体移植牙术配合正畸临床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正畸治疗中选择自体牙移植术的适应证以及对移植牙正畸治疗的特点。方法对5例牙移植2月左右后开始正畸治疗的患者,通过移植后牙齿的松动度、牙周袋深度、牙龈形态、边缘龈形态等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检查,并摄取数字化根尖片对牙移植后8~24个月的牙移植效果的观察。结果4例患者经移植术后6~18个月的正畸治疗后,移植牙均生长良好,形成接近正常的牙周膜,1例患者的临床效果仍在观察中。结论自体牙移植术的诊断与治疗中,如果选择好适应证并适时配合正畸治疗可提高移植牙的成功率。

  • 标签: 正畸治疗 自体牙移植 矫治力
  • 简介:牙列缺损是口腔修复临床的常见和多发性缺损畸形[1].在牙列缺损的诸多修复方法中,活动义齿是牙列缺损最常见的方法,但常规可摘局部义齿,存在美观和发音上的不足,许多患者难以接受.弹性树脂卡环铸造部件结合式义齿,是应用弹性树脂材料制作前牙及双尖牙区卡环、基托,而连接杆、牙合支托、磨牙区卡环及小连接体等非弹性部位,采用铸造方法制作的可摘局部义齿.

  • 标签: 弹性树脂卡环铸造部件结合式义齿 临床应用 牙列缺损 弹性树脂材料 义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