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可流动复合树脂与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7例136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可流动复合树脂(Aeliteflo)、复合体(DractAP)进行充填,2种材料又按照楔缺是否备洞分为两个亚组。于修复后6个月、12个月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结果进行分析(ο=0.05)。结果:随访6个月时,边缘密合性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在6个月、12个月评价时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2个月4组问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流动复合树脂与复合体不论是否备洞充填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楔状缺损 牙科材料 复合树脂 同期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氟保护漆Duraphat对前牙初期龋损白垩色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共纳入并分析120例患者146个前牙唇侧白垩斑病损,分为三组:A组(涂氟保护漆Duraphat+口腔健康教育组,n=52),B组(口腔健康教育组,n=47)和C组(对照组,n=47)。由同一位已经过培训的医生采用牙周探针对白垩斑的直径及龋活动性进行评估,同时对研究对象的口腔卫生采用改良菌斑指数进行评估。结果A组在接受2年的涂氟治疗后其白垩斑直径明显缩小,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1,P〈0.001),初期龋损白垩色斑块活动性龋的比例明显下降(χ^2=42.5,P〈0.001)。结论氟保护漆Duraphat能有效治疗光滑面的初期龋损。

  • 标签: 龋病 氟保护漆 白垩斑
  • 简介:目的探讨GCFuji正畸黏接剂和京津釉质黏接剂黏接磨牙颊面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GCFuji正畸黏接剂和京津釉质黏接剂进行黏接型磨牙颊面管的黏接.对其临床治疗过程中颊面管的脱落率及脱落后牙釉质上的黏接材料残留指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GCFuji正畸黏接剂组的颊面管脱落率略低于京津釉质黏接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黏接剂黏接后均显示,上颌第一恒磨牙上的颊面管脱落率最低.而上颌第二恒磨牙的颊面管脱落率最高:两组颊面管脱落后黏接材料牙面残留指数均多数为3.分别占总体分布的55.0%和59.1%。结论黏接黏接型颊面管时使用GCFuji正畸黏接剂和京津釉质黏接剂的黏接效果差别不大:两组颊面管脱落时断裂界面均多数在牙釉质与黏接材料之间。

  • 标签: 黏接型颊面管 京津釉质黏接剂 GC Fuji正畸黏接剂 黏接
  • 简介:尽管口腔治疗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仍然有一些病人得不到合理的治疗方案来解决目前牙列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引起缺牙的原因如下:进行性龋病,根管治疗失败,固定修复的基牙数量不足,无法治疗的牙周疾病,或者是有重建修复的失败史。对于这类病人,同保留剩余牙齿相比口腔种植可以提供更为有效的功能效果。建议在种植体植入前为病人设计特殊的过渡性固定义齿,建立牙龈外形,获得适当的牙龈美学效果并且改善功能。下面是利用特殊的修复和外科技术成功治疗此类病人的报告。

  • 标签: 全牙弓 临时固定义齿 牙龈 美学效果 牙缺失 种植修复前
  • 简介:随着高强度、高半透性玻璃陶瓷材料的研制成功,为临床超薄瓷贴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本文介绍了超薄瓷贴面的临床适应证、制作工艺和粘接技术,并采用IPSnIHXHT玻璃陶瓷成功地为1例年轻的牙列稀疏患者完成了美学修复.

  • 标签: 瓷贴面 前牙 美学修复
  • 简介: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在疾病治疗中所具有的精确、微创、无痛等优越性及其产生的多种生物学效应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其在口腔医学,特别是口腔美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了口腔医学的多个分支学科和领域,包括牙体、牙周、口腔黏膜病、口腔正畸、口腔修复以及口腔颌面部美容等。不同种类的激光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作用,其在口腔美学中的应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本文将对激光在口腔美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使广大口腔医生对激光在口腔美学中的应用有所了解,并能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 标签: 激光治疗 口腔美学 美容牙科
  • 简介: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铸造卡环已被采用,但在广大经济不发达地区,仍多采用弯制卡环。弯制卡环弹性好,对基牙损伤小,制作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经济耐用;其缺点是由于卡环与基牙接触面积小,固位、稳定及相互对抗作用差。而锻制卡环可具有铸造卡环及弯制卡环的诸多优点。以可摘局部义齿王征寿分类法第一类为例,现将锻制卡环及其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义齿 局部 可摘 卡环 支托
  • 简介:无牙颌病人正中关系位的正确确定是全口义齿修复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确定无牙颌正中关系的方法很多,如:下颌运动轨迹扫描仪(MKG),哥德式弓法到等.这些方法虽准确,但只适用于科研和特殊病人,而传统的卷台法、吞咽法、后牙自然咬合法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理解、配合,对一些配合欠佳的病人,临床医师在确定正中关系时遇到一定的难度,本文采用鼓气法确定31例病人的正中关系,取得满意效果,并对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 标签: 无牙颌 正中关系位 鼓气咬合法 全口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超声冲洗技术治疗有症状型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有症状型根尖周炎患牙62例,随机分为超声冲洗实验组和氢氧化钙封药对照组,分别比较术后1周的有效率和术后12个月的治愈率。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冲洗技术在有症状型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超声冲洗 根尖周炎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应用玉洁新消毒液调和藻酸盐印模材料拓取牙颌模型后,评价印模表面细菌含量及模型尺寸精度的变化.方法:取印模前用无菌棉拭子在志愿者前牙舌侧窝采样,而后用玉洁新消毒液漱口,3min后应用玉洁新消毒液调和藻酸盐印模材料取模,于印模所对应的前牙舌侧窝处取样,4h内送检,接种于营养琼脂平皿,37℃培养48h,进行细菌定性分析.再以同一金属模型为母模,应用玉洁新消毒液调和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10个印模,以超硬石膏灌模,比较石膏模型与母模之间指标线段长度差异.结果:(1)消毒前有细菌存在,消毒后印模细菌阴性培养率为100%.(2)经测量灌制的石膏模型与母模之间指标线段长度形变率为0.15%-0.18%.结论:结果显示从统计学和临床的观测,应用玉洁新消毒剂自体消毒印模所合成的石膏模型并不引起显著的尺寸改变.

  • 标签: 消毒 藻酸盐 印模 尺寸稳定性
  • 简介:目的:探讨CM球帽附着体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双颌多数牙缺失、仅余留2-6颗天然牙的患者20例,随访6-24个月,询问患者对义齿的主观感受、咀嚼效率、义齿固位和稳定性,摄X线全景片,了解义齿、基牙和牙周情况。结果:患者普遍认为义齿易适应、美观、固位稳定性好、咀嚼有力。15例曾使用过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的患者对比两种义齿,明显感觉CM球帽附着体义齿更加舒适、美观、稳定。复查X线片示CM球帽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各基牙牙周膜正常,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CM球帽附着体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的牙列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牙列缺损 固位稳定性 球帽附着体
  • 简介:目的:观察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上颌后牙区牙槽骨严重吸收的36例患者,种植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5.9±2.1)mm,行单纯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术,共植入42枚种植体,其中瑞士Straumann种植体22枚、韩国奥齿泰SSⅡ种植体13枚、法国安多健种植体7枚。术后3-4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同时观察种植体的稳定性和种植体周围骨结合情况。随访期(12.2±3.6)个月。结果:36例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2.83±1.12)mm,41枚种植体成功负载,种植体稳定,骨结合状况良好,无不良自觉症状。1枚种植体术后5周脱落,脱落2个月后重新种植,成功负载。结论:单纯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术能有效治疗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不足的上颌后牙缺失,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近期效果满意。

  • 标签: 牙种植体 上颌窦底提升 骨挤乐
  • 简介:目的探讨用光固化法修复金属烤瓷修复体(PFM)崩瓷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建阳市立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3例PFM崩瓷病例采取折裂断面固位预备,利用10.0%~12.5%氢氟酸进行黏结面的瓷表面处理30~120s,必要时在裸露的基底冠上进行粗化或制备固位洞型,配合使用硅烷瓷处理剂和自酸蚀黏结材料,用树脂进行光固化复色充填修复。结果修复后随访观察6个月至5年,23例中20例修复后修复体无松动、脱落、变色,效果良好,成功率86.96%。3例松脱后重新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利用光固化技术进行崩瓷口内即刻修补,具有经济、美观、简便、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金属烤瓷修复体 崩瓷 氢氟酸 光固化法 基底冠预备
  • 简介:目的:全口义齿患者下颌牙槽嵴低平伴顽固性咬合痛一直是临床医师较难解决的问题,本实验使用硅橡胶软衬材料联合义齿稳固剂缓解了全口义齿压痛,提高了患者咀嚼效率及满意度。方法:选取下颌牙槽嵴过窄而致固位不良产生压痛的42例全口患者,用吸光度法测定患者使用软衬材料联合义齿稳固剂前及使用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咀嚼效率,通过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义齿的固位、稳定、咀嚼功能、舒适度情况的主观评价。结果:使用后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改善,主观评价也较为理想;3个月时各项指标达高峰,12个月后指标略有下降。结论:硅橡胶软衬材料联合义齿稳固剂可明显提高此类患者义齿的固位、稳定效果,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压痛状况,提高患者的咀嚼效能、满意度,提升总义齿配戴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全口义齿 软衬材料 义齿稳固剂 咀嚼效率
  • 简介:目的:观察牙体缺损至龈下的残根及牙周组织三种处理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刀切除牙龈、冠延长术和根牵引术分别对4颗、24颗和10颗已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患牙进行修复前处理,做桩核冠修复后进行1~6年随访.结果:切牙龈组预后效果最差,做根牵引术组病人的满意率最高.结论:临床上在适应证范围内应尽量先做根牵引术再做桩核冠修复.

  • 标签: 牙体缺损至龈下 桩核冠修复 牙龈切除 冠延长术 根牵引术
  • 简介:机用镍钛器械的发展与应用,为临床医生创造了获得最佳根管预备效果的可能性,是根管预备技术的一场革命。机用镍钛器械从螺纹设计、几何外形到锥度,与传统标准器械存在很大差别。这些改变不仅提高了根管预备的效率,也最大限度减少了根管的移位和变形,但同时临床医生也面临着机用镍钛器械折断的风险。本文对根管镍钛器械的特点以及目前常用机用镍钛器械的操作方法、操作原则等方面加以阐述。

  • 标签: 机用镍钛器械 根管预备 器械折断
  • 简介:氟化物的防龋作用较为明显,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种氟化物剂型多有其缺点,严重影响了氟化物的临床应用。氟化物涂膜作为一种局部应用氟化物缓释剂型,由于其独特的剂型特点,在防龋、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和预防正畸过程中牙釉质白斑的发生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因此在许多国家氟化物涂膜已取代了氟化物凝胶的应用。本文就氟化物涂膜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功能特点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氟化物涂膜 龋齿 牙本质过敏症 牙釉质白斑
  • 简介: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PASS)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基于近十年临床探索、验证并拥有多方向科研数据支撑的创新技术[1,2,3,4],有着独特的力学设计,并结合了多种正畸技术的优势理念。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综合了经典固定矫治技术的支抗优势和现代轻力、低摩擦矫治器在移动牙齿方面的优势,结合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

  • 标签: 支抗控制 临床应用 控制技术 生理性 自主知识产权 固定矫治技术
  • 简介:目的:通过与粘接系统粘接纤维桩的临床操作时间、3年内的临床存留率进行比较,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100个前牙纤维桩核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个修复体,实验组采用自酸蚀自粘接树脂(EMBRACECORE)粘结纤维桩并形成树脂核,对照组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DCBond和DCCore)进行树脂粘接并形成树脂核,记录两组的临床操作时间,并追踪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操作时间为87.38±8.21sec,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5.56±10.04sec;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粘接临床操作简便、用时较短,临床存留率与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相似,可成为临床常规应用的操作方法。

  • 标签: 纤维桩 自酸蚀自粘接树脂 自粘接粘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