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恰科从小就立志要当一个银行家,但他大学毕业以后,把当地所有的银行都跑遍了,却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就在他第52次被拒绝的那一天,走出银行时,看见大门前的地上有一根大头针,便弯腰把它捡了起来。没想到,这家银行第二天就给他发来了录用通知。

  • 标签: 银行家 法国 大学毕业 聘用
  • 简介:山西省银行,民国时期于1919年8月1日成立于太原,经理闫维藩,当时资本300万元,实收120万元,发行有1919年版的辅币券1角、2角、5角,主币券1元、5元、10元共6种,据说还发行了大面额的50元,100元钞券,但未见实物,到1924年总发行额500万元。1924年后由于闫锡山扩充军队,大造武器,进行军阀战争,

  • 标签: 山西省 银行 地名 发行额 民国时期 经理
  • 简介: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后,面临着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首先是晚清朝廷的币制已坏,旧有的“通宝”小平钱还在使用和流通,同时又受到外国银行和币制的冲击;其次是外国货币的介入、银行的兴建、与外商的贸易,货币银行需适应世界性的体制;第三是民国政府在革命时和巩固政权时所欠的大量外债和内债;

  • 标签: 外国银行 外国货币 孙中山 中华民国政府 金融危机 小平钱
  • 简介:徐安民先生的《江西地方银行纸币》近日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集的实物范围,上限为江西省第一家官办地方金融机构即江西官钱(1902年),下限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及其发行的纸币实物(1949年6月)。研究对象包括这期间经历的清政府、辛亥革命、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及解放区等各时期江西省地方政府官办或官商合办或经政府特许批准设立的地方银行及其所发行的各类流通纸币,

  • 标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发行 地方银行 纸币 江西省分行 地方金融机构
  • 简介:近年来,海峡两岸钱币界人士,对中央银行加盖藏文法币券(以下简称“央行藏文券”),颇多关注,议论纷纷。从已发表的台北、上海两地文章来看,皆有错有漏。影响较大的中国近代纸币专著《中国纸币之沿革》、《中国军用钞票史略》和《中国纸币图说》对此也有论述,并收有一元至一百元的图片,但真伪不分。另外,有一种中国农民银行加盖藏文法币券(以下简称“农行藏文券”),却由于极为稀少,迄今尚未引起人们注意。为此笔者不揣冒昧,略抒己见,就正于海内外钱币界。

  • 标签: 文券 军用钞票 中央银行 钱币学 中国农民银行 军用票
  • 简介:四明银行由宁波人袁鎏等人发起,成立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二十一日。初定资本为上海规银150万两,实收75万两。总行设于上海宁波路,南京、汉口、宁波等地设有分支行。开办后,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于1911年4月进行改组,由上海分行经理孙衡甫担任总经理。孙到任后,从整顿内部、健全制度、开展业务着手,

  • 标签: 四明银行 上海分行 宁波人 健全制度 总经理 分支行
  • 简介:该书由吕乃涛、陈昌滨、苏骏编著,2014年1月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华纸币研究会编撰的《中国纸币标准图录》系列系统工程中中央银行部分的首部,随后将陆续出版剩余三部。

  • 标签: 出版发行 中央银行 纸币 学苑出版社 系统工程 标准
  • 简介:贵州银行于1940年以官商合办的形式组织成立;1947年发还商股,收归官办,改组为贵州省银行;1949年贵州解放后结束。该行成立初期,我是负责筹备人之一;1948年7月到解放前夕,我任贵州省银行总经理,其中内幕,知道得较多,现将我亲身经历的一些事实逐一回忆,叙述出来,以供参考,错误之处,希熟悉该行内幕的读者,予以补充纠正,以使史料更臻翔实。

  • 标签: 贵州省 银行 所知 1940年 1947年 1949年
  • 简介:笔者收藏有一张新疆商业银行纸币,票幅长65mm,宽111mm(见图),票面值一角,正面下端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印”,“每拾角兑付国币壹元”字样;左中心花卉圈内“壹角”两字,上端“新疆商业银行”字样、有编号。票面是绿色,右面图案是公路。背面有毛泽民、张宏与两人签名;上端是维吾尔文。

  • 标签: 商业银行 新疆 纸币 中华民国 维吾尔文 毛泽民
  • 简介:笔者手上有几张“聚兴诚(商业)银行”的支票,均为竖式,见封三图1—3。按签发日期排序,图1(以下称第一张票)为1951年6月12日,图2(以下称第二张票)为1951年8月25日,图3(以下称第三张票)为1952年1月24日。这3张支票虽然都签发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但细读这些旧银行的票据,仍可以看出新旧时代变革的痕迹。

  • 标签: 银行支票 变革 新中国成立 签发日期 商业
  • 简介:20世纪30、40年代,近代中国传统的银行保人制度在上海银行业受到了严峻挑战。以“特种现金保证办法”为核心的新制度出台后一度好评如潮,但最终却宣告失败。这一个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金融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 标签: 保人制度 上海银行公会 中国金融现代化
  • 简介:1840年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打败,列强凭借1842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种种特权。为适应他们对华大量推销商品和输出资本的需要,在广州等城市先后设立了一批银行。从1845年至1949年的100多年中,外资银行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 标签: 广州 银行业 近代 不平等条约 1949年 鸦片战争
  • 简介:我在工作生涯中完成的最后一项任务,是创办全国首家中外合营银行——厦门国际银行。从1985年到1990年,我在厦门国际银行连任第一届和第二届董事长。这五年是我在改革开放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最多,也是收获最多的时期。新银行开业伊始,就面临着严重困难和危机。最初几年,银行的股份和股东也一再调整和变动。直到1991年10月,厦门国际银行作为一家中外合营银行才算真正创办成功。一个积极、大胆的尝试

  • 标签: 厦门国际银行 创办 合营 改革开放 董事长 开业
  • 简介:面向世纪的明港农业银行文/蔡光继中国农业银行信阳地区明港支行是信阳地区唯一按经济区域设立的农行县级支行。1990年,她乘着金融改革的春风扎根于信阳县淮北平原上,业务管辖信北9个乡、镇(区),现有18个营业机构,干部职工112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 标签: 中国农业银行 工业发展 信阳地区 商贸活动 烟叶生产 农行县级支行
  • 简介:成立于清末的浙江兴业银行纸币至今尚未有立论准确分析详尽具有说服力的文章论述,且不说扑朔迷离的清末版别,就是民国年间的版别也大有探讨研究之处。一般纸币爱好者都知道,浙江兴业银行民国年间发行的纸币图案均为“人像”——即王阳明、管仲和齐太公,而《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民国时期商业银行纸币(第十卷)第50页却载有浙江兴业银行两枚风景图案纸币,五元正面为杭州御碑亭与雷峰塔,

  • 标签: 兴业银行 纸币 浙江 图案 风景 《中国历代货币大系》
  • 简介:郑孝胥(1860—1938年),字苏戡,福建闽侯人。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历任广西边境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职。郑孝胥所处的年代,正值列强入侵,国力衰退的时代。清政府为挽回败局,推出一系列新政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铁路政策的改革。在当时,路政改革是新政改革的重中之重,它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新政的成败,从而决定清廷的命运。

  • 标签: 郑孝胥 交通银行 新政改革 铁路政策 广西边境 重中之重
  • 简介:安徽地方银行于1936年初在芜湖成立。安徽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是为我们芜湖人所熟悉和关注的,笔者愿就此浅述已见,以求方家同好指正。

  • 标签: 安徽 地方银行 纸币 发行工作 铸币 币制
  • 简介:陈光甫,江苏镇江人,原名辉祖,后改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1881年12月17日(清光绪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出生于一个小商人之家。在95年的人生旅途中,他勤学、求进、办银行、创旅行社,周旋于政局内外、中美之间,是民国时期业绩巨大、名声显赫的大银行家。一、从报关行学徒到留学美国陈光市的父亲叫陈仲蘅,是一位精明的、略通英文的商人。他共有子女8人,陈光甫是他的次子。陈光市幼时身体较弱,经常闹病,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陈光市到七八岁时才渐渐学会讲话,大人们戏谑地说,“说话迟者是贵人”,并以此掩饰隐隐的忧虑。陈光市10岁以后,其父的生意越益艰难,由于经营不利,陈仲蘅最终不得不下决心歇业转向。为谋出路并养家

  • 标签: 陈光甫 上海商业 储蓄银行 孙中山 中国旅行社 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