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五四”时期开始的新诗革命意在打破诗体限制,推翻传统词调曲谱的束缚,创造一个“崭新”的诗歌世界,这使新诗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面临是否需要音乐性、如何重建音乐性的问题。本文意在通过对现代新诗音乐性的精神品位和意蕴流变的探寻,展示新诗在音乐性这一维度渐进迈向“未来的完美”的运动步伐。

  • 标签: 新诗 音乐性 探求轨迹
  • 简介:2011年岁末,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成为国内文坛的一个热点。诗歌依然活着,而且活得不错,这让异常功利的当下中国社会多少有点惊讶。现代新诗到底有多大的活力?能否存活下去?这些多年以前就提出的问题又一次呈现。近来,编辑部接连收到此类来稿,认为新诗好得很,或糟得很,两种观点截然对立。新时期以来,本

  • 标签:
  • 简介:犁青总是微笑着,一种十分类似于柬埔寨亲王诺罗敦·西哈努克(NorodomSihanouk,1922—)的微笑。他和西哈努克不仅形似,而且,在爱国热情上也很神似。他们都是爱国者。

  • 标签: 犁青 诗歌 艺术风格 语言 艺术风格
  • 简介:2011年岁末,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成为国内文坛的一个热点。诗歌依然活着,而且活得不错,这让异常功利的当下中国社会多少有点惊讶。现代新诗到底有多大的活力?能否存活下去?这些多年以前就提出的问题又一次呈现。近来,编辑部接连收到此类来稿,认为新诗好得很,或糟得很,两种观点截然对立。新时期以来,本刊一直关注新诗的发展,1999年,本刊曾与其他单位联合发起'盘峰论剑'诗歌峰会,引发了一次诗坛大讨论。十几年过去了,人们对新诗的现状和发展持何看法?为此,本刊从今年第1期起,开辟'中国新诗向何处去'问题讨论征文,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一个讨论平台。欢

  • 标签: 中国新诗 特别启事 讨论特别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多元文化格局的日渐生成与定型,有利于诗歌写作的外部及内部环境变得日益宽松起来,同时也引起了诗歌写作内部面貌与格局的重大变化与“转型”:曾经一度占

  • 标签: 新诗创作 语言风格 表现手法 题材 写作风格 语言
  • 简介:新诗研究所建所的最初5年,新诗研究所办公室编印有不定期的《情况简报》,报道研究所信息。在建所25周年的时候,现摘编几期部分内容,以资纪念。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简报 早期 办公室
  • 简介:本文从陶保玺论著所采用的新视角、新材料、新方法对中国近百年新诗的拓展性研究,以良好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新诗形式理论研究基础,给中国新诗人提供第一部"体式"类书以及对这些体式"家底"的摸清这四个方面高度评价了陶著的学术价值和理论贡献.

  • 标签: 中国 新诗 21世纪 陶保玺 《新诗大千》 学术价值
  • 简介:萤火虫给黑暗开出了罚单我仅凭罚出来的这点光线行走在一条山路上趁着光清理着故乡硬塞给我的在土窑烧制出的乡愁

  • 标签: 新诗 麦城 萤火虫 故乡 乡愁
  • 简介:1.隐喻、象征、通感这些都是修辞手法,说白了,只是语言的几根拐杖。如果一个有能力的人无需借助这些东西,可以走得更好、更稳、更轻松,不要这几根东西有什么不好呢?如果回到语言是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诗歌是对情感真相的揭露这个问题上来,我认为诗歌语言的直接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能会增加一些语言美感,但它同时会妨碍情感的直接性,在我看来,情感的优美大于字面的优美。

  • 标签: 诗歌语言 杂谈 新诗 修辞手法 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 简介:<正>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引发的重写文学史的热潮开始,当代文学史,尤其是当代新诗史在讲述机制和方式上的变化可以说是空前的。这不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整体学术氛围相关,而且与“当代”的特殊性密不可分。这种“当代”的特殊性既与不断变化、生

  • 标签: 新诗史 当代中国文学 洪子诚 诗歌史 诗歌流派 诗歌现象
  • 简介:重新开始的时间“时间开始了。”这是胡风的一个诗题。此诗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最后一年,距本篇文字所述的时间已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欢乐的讴歌,真诚的祝愿,憧憬和希望,光荣和梦想,这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诗意。饱经忧患的中国人,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眺望黄土高原上初升的一道阳光,用激情的颂歌,迎接了一个新的时代。

  • 标签: 中国新诗 40年代 黄土高原 时间 中国人 诗题
  • 简介:<正>(吴晓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执着于对"文学性"的探索,坚守着"文学的诗性之灯",吴晓东老师的这本中国新诗论集收入了他十多年来在新诗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文章。"诗心接千载",读诗在作者看来是对"文学性"的体味、对一种精神的怀想以及对一颗诗心的体悟过程。在现代文学研究日益沦为思想史研究注脚的当下,在文化研究喧嚣尘上的当下,吴先生的这本论文集向我们展示了坚守的力量、"诗性"的宝贵以及诗歌的力量。

  • 标签: 诗论集 诗心 新诗研究 诗人心灵 王家新 现代诗
  • 简介:许世旭先生家属:惊闻许世旭先生驾鹤西去,中国新诗研究所同仁深感突然和悲痛。许先生用韩中两种文字从事学术和创作工作,出版了学术著作、诗歌、散文及翻译作品近八十种,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资深专家。作为韩国中语中文学会会长、韩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许世旭先生在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学海外研究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家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学术著作 翻译作品 中国文学
  • 简介:“心态意识”作为诗人写作观念的呈现,不但会反映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反映诗人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本文以90年代中国新诗的心态意识为例,通过选择四种典型的心态意识,研讨文化转型期诗歌的心理层面及由此呈现的言论与创作。

  • 标签: 90年代以来 中国新诗 心态意识
  • 简介:喜树再次经过栖息于山坡下的庭园发现它已被冠名喜树挂上了小木牌像是革命时期的犯人就要送去枪决

  • 标签: 新诗 于坚 革命时期
  • 简介:新诗是相对于古诗(泛指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而言的“五四”以来的新体诗歌。它不受固定格律的束缚,用形式自由的白话写作,易学易懂,更有利于作者驰骋想象,抒发感情,更便于读者理解、接受。但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鄙视、嫌厌新诗了。报刊上,新诗只是为活跃版面而充当补白和点缀的角色;书店里,新诗集少得可怜,羞涩地躲在一隅,问津者寥寥;“新诗朗诵”作为文艺形式,似乎已不再登大雅之堂了;中学生爱诗的倒也有一批,但几乎都是青睐古诗;新诗,他们可能不屑一顾,没有兴趣。这是可怕的偏见,必须摒弃!毋庸讳言,古诗资格实在老,古体诗从发端于西周的“诗三百”算起,已有3000年的历史,近体诗即格律诗从其成熟的唐代算起也有1000多年的高龄了。相比之下,新诗还太年轻,仅几十年的“春秋”。但唯其年轻,才最少包

  • 标签: 鉴赏 近体诗 古诗 古体诗 中学生 古代诗歌
  • 简介: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中国古典诗歌自四言而五言而七言,以至词、令、曲,像一条衍生不息的长河,一直都处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但是,到了明、清之际,它却逐渐进入回光返照的境地,甚至于走向末路,不但内容上陈陈相袭,而且在形式上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艺术方面的新的突破,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不可企望的幻影.

  • 标签: 新诗 格律 中学 语文 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