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在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通过DCS方法对其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52例痊愈,4例死亡,治愈率达92.9%。结论DCS原则可根据损伤程度及患者特点进行合理的治疗选择,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损伤控制 腹部创伤 急救
  • 简介:摘要婴幼儿不仅生理结构神经功能特殊,而且体检难以配合,其遭受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在诊断治疗很多方面与成人不同。由于我国婴幼儿TBI发病率低,相关研究较少,缺乏相关的临床诊疗指南,对该类患儿大部分沿用成人的治疗方法,不仅易漏诊误诊,也可能使患儿承受不必要的检查或治疗风险,影响治疗效果。笔者探讨婴幼儿TBI的诊治特点临床救治原则,以提高国内婴幼儿TBI的救治效果。

  • 标签: 脑损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抽取38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手术治疗,评估其手术疗效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在130~220min范围内,术中出血量是400~800ml,获得I-Ⅲ恢复,且本组患者手术后的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是(88.93±12.75)cm,高于手术前的(42.33±11.28)cm(P<0.01)。结论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结合其脊髓损伤程度、骨折类型等选取相应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方式 椎体前缘高度
  • 简介:摘要非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包括特发性臂丛神经炎、原发肿瘤直接侵犯或转移癌、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胸廓出口综合征、医源性损伤等,临床表型复杂,可累及臂丛的任何神经。肌电图检查能帮助确定臂丛神经损伤的程度;核磁共振超声可发现臂丛神经结构的异常,辅助诊断。

  • 标签: 臂丛神经病 非创伤性诊断 臂丛神经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创伤合并脊髄损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取78例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治疗2~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3个月后20例完全截瘫患者中,有14例患者逐渐恢复,好转率为70%。在58例不完全截瘫患者中,有56例患者逐渐恢复,好转率为98%。其中39例患者3个月后神经功能达到E级,A级由术前28例3个月后降低为15例,B级由术前25例3个月后降低11例。结论采取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对于脊柱创伤合并脊髄损伤患者可以取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脊柱创伤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创伤性脑损伤(TBI)是世界卫生领域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因其居高不下的致死、致残率,导致患者遭受到包括身体、精神、情感认知功能障碍等在内的多重损害,并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评估患者的预后对于评价患者的长期损害病情恢复、预测患者家属的医疗需求、比较多个医学中心的治疗结果、评估常规治疗新方法的有效性及临床治疗效果都显得十分必要。TBI因致伤因子、损伤机制、临床表现的差异性、个体异质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预后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TBI评估领域涉及包括整体预后、意识恢复、生理功能、认知水平、精神状态、生活质量等在内的多个方面。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任何单一的指标不足以显示临床工作中的治疗效果,并使全面、多维的评估充满挑战。所以,在TBI预后转归评估方面采取整体的多层面标准化的多维预后评估极具挑战性。在TBI预后预测方面,将早期的损伤严重程度、受伤的机制、病理解剖的特征与TBI的多种预后因素、预测因子结合起来,建立出良好的动态的预后预测模型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二者均是TBI预后评估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目前TBI预后评估领域较为常用的转归评估工具预测工具进行了例举,并分别介绍了这些方法的运用价值。同时对当前TBI预后评估领域的发展及不足进行了讨论,进而对未来此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预后评估 预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创伤所致主动脉损伤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治疗的34例创伤性主动脉损伤患者(交通肇事伤31例、坠落伤2例、物体砸伤1例)。男23例,女11例。患有高血压病10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胸主动脉离断6例,主动脉夹层共19例。开放手术5例,年龄(44.80±20.57)岁;2例A型主动脉夹层行Bentall+孙氏手术,1例B型夹层及2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29例,年龄(45.93±11.01)岁。结果开放手术时间(403.20±30.30)min,患者住院(19.00±6.04)天;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手术时间(105.72±27.76)min,患者住院(5.76±3.08)天。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5.09±23.10)个月,两组均无死亡,2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因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未开通而出现左上肢乏力麻木。结论创伤性主动脉损伤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损伤等级、损伤累及部位及解剖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但远期预后仍有待确定。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创伤 术中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 简介:目的总结创伤性胭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以期提高骨科医生对胭动脉损伤的认识警惕性,从而避免延误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3例创伤性胭动脉损伤患者,男100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3.0岁;根据Chen等提出的动脉损伤分型:A型34例,B型7例,c型72例。95例患者伤后即有肢体缺血表现,18例患者合并小腿骨筋膜问隔综合征。治疗方式:胴动脉修复94例,包括端端吻合47例,大隐静脉移植40例,小隐静脉移植3例,伴行静脉移植1例,取栓3例;保守治疗6例;小腿筋膜问室切开减张4例;截肢9例。94例行胴动脉修复术的患者受伤至动脉再通血rf|位时间为15.8h,其中由外院转入我院的23例患者受伤至动脉再通血中位时间为32.0h。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147d,平均20.0d。胭动脉损伤手术修复率为83.2%(94/113),修复后截肢19例,保肢率为79.8%(75/94)。本组患者总截肢率为24.8%(28/113),受伤至截肢时间为l-43d(平均10.9d),截肢主要原因为小腿肌肉广泛坏死。外院转入患者的胭动脉损伤诊出率仅为21.7%(5/23),截肢率为30.4%(7/23)。术后并发症包括软组织缺血坏死、感染22例,肌酸激酶显著升高6例。结论膝部外伤后要高度警惕胭动脉损伤,骨科医生应掌握其受伤机制、特点临每床表现,注意与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鉴别,以做剑及时识别修复胭动脉损伤,同时要积极处理筋膜问室高压。

  • 标签: 腘动脉 创伤和损伤 筋膜间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后孕酮对脑组织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20只,仅开骨窗,不损伤;损伤组20只,制大鼠自由落体脑撞击伤模型;给药组20只,应用孕酮处理。在伤后8h、24h及48h测量各组脑组织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结果与损伤组比较,给药组在伤后24h、48h脑含水量及MDA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酮对大鼠脑创伤早期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孕酮 创伤性脑损伤 MDA SOD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总体预后较差,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治疗是提高患者视力的关键。结论对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给予大剂量血管扩张剂糖皮质素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创伤性 视神经损伤 糖皮质素 血管扩张剂 治疗效果
  • 简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交通、建筑等的快速发展,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创伤性颅脑损伤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长期受到世界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以往的研究重点多在出血性脑损伤、脑水肿的机制防治等方面。Tawil等报道颅脑外伤患者中8%存在明确的外伤后脑梗死,其死亡率高达45%,合并影像学上脑血管钝性伤的占11.7%。近年来创伤后脑缺血性损伤的研究成为神经外科新的热点,研究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脑血管的直接损伤、脑血管痉挛、脑血管血栓形成及损伤血管修复。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脑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氢波谱(1HMRS)分析对中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CI)的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将30例中度TCI患者10例志愿者氢波谱检查,观察损伤组与对照组,损伤组患侧与对侧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及NAA/Cho,NAA/Cr,Cho/Cr值的变化。结果NAA/Cho,NAA/Cr值损伤组较对照组以及损伤组患侧脑白质较对侧同一部位正常脑白质(NAWM)降低明显,而Cho/Cr值升高明显。NAA/Cho,NAA/Cr,Cho/Cr值变化与TCI患者GCS,GOS具有相关性。结论氢波谱(1HMRS)分析对中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创伤型颅脑损伤 氢质子磁共振波普 N-乙酰天门冬氨酸 胆碱 肌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损伤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5月至 2019年 2月于某院接受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的 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损伤程度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急救组研究急救组,每组 34例。常规急救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方法,研究急救组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采用损伤控制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急救组的检查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急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急救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急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损伤控制可缩短患者治疗相关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及身体康复有极大的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创伤 临床急救 损伤控制
  • 简介:摘要: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在医学方面是全世界都较为关注的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却在不断的提升,一方面交通的发达使得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不断加重导致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通过一些研究数据表明,病人在经过一些列的治疗之后,在进行康复治疗的一年中有一部分病人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就我国医学对于目前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来看,缺乏大规模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大多数创伤性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需要长时间的综合性康复治疗,家庭社会在此过程中所要承担的压力较大。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康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损伤为主患者的急症创伤救治方法及临床效果临展开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诊的126例腹部损伤为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方法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腹部损伤为主患者主要为小肠破裂、肾脏损伤以及肝脾破裂为主,往往还会合并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具体治疗方法以针对性救治为主;126例患者总计救治成功率98.4%(124/126),术后并发症并发生率为14.3%(18/126),经对症治疗后全部痊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腹部损伤为主患者而言,在急诊救治中短时间内评估患者伤情并采取对应手术方式,并采取抗休克治疗、加强急诊手术损伤控制,同时优化保守治疗抗感染救治,能够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部损伤 急诊创伤救治 严重多发伤 并发症
  • 简介:为提高孕妇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作者对22例孕妇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观察东莨菪碱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脑挫裂伤合并脑内灶性出血多见(14/22),颅内血肿发生率低(8/22)。东莨菪碱对高颅压患者具有一定的降颅压作用。本组9例开颅手术,13例保守治疗。随访:2例轻残,20例治愈;婴、幼儿发育正常。结论:孕妇颅脑损伤及时正确处理,不影响正常妊娠。东莨菪碱尤其适用于妊娠高血压合并脑外伤患者。

  • 标签: 妊娠 创伤 脑损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2年3月收治的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分析手术用于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转变效果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椎体前缘、椎体后缘压缩高度以及Cobb’s角的距离有极大的变化,治疗前后的手术椎体转变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预后指标对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促进椎体功能的改善,同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预后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