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前臂骨折患者视为分析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n=35)。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方式,参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患者的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7.14%,差异比较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85.71%,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区别(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相对较短,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臂骨折手术中,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前臂双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过肘关节和腕关节外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臂双重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前臂骨折患肢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4块杉树皮小夹板,伸出腕关节和肘关节后行旋后位固定,对照组则同样适用4块杉树皮小夹板,方法与观察组相同,仅两端固定长度为超过腕关节和肘关节。对所有患者电话或门诊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骨折再移位及畸形愈合情况,并统计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骨折再移位和畸形愈合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夹板治疗前臂双重骨折,其夹板前后端以越过肘关节和腕关节为宜,能有效的减少骨折再移位及畸形愈合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夹板 外固定 前臂双重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手外伤术中应用改良前臂间背侧皮瓣切取法治疗的皮瓣成活率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30例急诊手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改良前臂间背侧皮瓣切取法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皮瓣成活率分析,并探讨患者的皮瓣外形及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30例患者手术后皮瓣全部成功,皮瓣成活率为100%.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优19例,良9例,可2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3.3%.和术前对比,患者术后的关节活动度有显著提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改良前臂间背侧皮瓣窃取法在急诊手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皮瓣成活率,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急诊手外伤;改良前臂间背侧皮瓣切取法;皮瓣成活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2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骨折50例进行探讨研究。方法耒阳市中医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确诊的前臂骨折患者,共选取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复位方法、固定方法、功能锻炼三个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同,而治疗组与对照组不同之处在于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中药治疗。结果4周后,25例治疗组,优16例(64%),良6例(24%),可2例(8%),差1例(4%),优良率23例(92%)。而25例对照组,优10例(40%),良4例(16%),可6例(24%),差5例(20%),优良率14例(6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并重,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前臂双骨折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髓内钉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前臂尺、桡骨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交锁髓内钉和钢板治疗前臂尺、桡骨干骨折的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术中情况(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术后疗效(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情况)。结果符合入选标准共86例,其中髓内钉组40例,钢板组4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髓内钉组术前等待时间短,出血量少,术中透视次数多,住院时间短,简单骨折(A3型)所占比例少,与钢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DASH评分、Grace-Eversman评分和钢板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髓内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率相对较高,但和钢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钢板螺钉相比,髓内钉治疗前臂尺、桡骨双骨折具有手术等待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率高等优点,但尚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确认两组疗效对比。

  • 标签: 前臂 骨折 髓内钉 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治疗前臂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臂骨折病例60例,进行手法整复加小夹板治疗,进行整复、固定、药物治疗等,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均愈合,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病例间。共经过两次整复,第一次有28例患者是手法整复解剖复位的,22例患者是近解剖复位的。第二次有9例患者是手法整复解剖复位的,3例患者是近解剖复位的。有1例粉碎性骨折患者整复无效,进行手术治疗好转。结论采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治疗前臂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患者病苦小,愈合快,价格低廉,恢复效果好等优点。

  • 标签: 手法整复 小夹板 正骨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前臂尺桡骨骨折使用改良夹板外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前臂尺桡骨骨折4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开始于2020年1月,分析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外敷加改良夹板组与改良夹板组,外敷加改良夹板组使用改良夹板外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改良夹板组采取改良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效果情况,外敷加改良夹板组治疗优良率是91.66%,改良夹板组是66.66%;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并发症率是8.33%,改良夹板组是29.16%,(x2=11.671,p=0.018),结果有差异。(2)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时间情况,外敷加改良夹板组消肿时间是5.38±0.67(d),改良夹板组是9.25±1.14(d);外敷加改良夹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是68.35±7.22(d),改良夹板组是89.40±9.47(d),(t=4.280,p=0.022),结果有差异。(3)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后疼痛情况分析,外敷加改良夹板组VAS是2.36±0.45(分),改良夹板组是4.72±0.83(分),(t=3.479,p=0.036),结果有差异。(4)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外敷加改良夹板组SF-36是86.35±9.71(分),改良夹板组SF-36是76.05±8.52(分),(t=4.861,p=0.022),结果有差异。结论:前臂尺桡骨骨折采取改良夹板外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前臂尺桡骨骨折 改良夹板 中药外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臂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高压电击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本组22例手背、虎口、手掌、腕部高压电击伤创面进行早期切痂扩创,Ⅰ期或Ⅱ期行前臂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本组22例患者前臂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完全成活,创面均得以满意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皮瓣色泽好,质地优良,不臃肿,外观满意,手功能得到最大程度保留。结论前臂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具有修复面积大、血供可靠、距离手部较近、切取转移方便、不牺牲前臂主干血管等优点,是修复手部高压电击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手部电击伤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密度对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血液科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98例绝经后R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前臂(左侧)和中轴(腰椎和左髋部)骨密度等指标,并采用健康评价表(HAQ)进行评估。探讨中轴骨密度与前臂密度的关系,前臂密度诊断腰椎和左髋部骨质疏松的最佳T值,以及可能影响前臂密度的因素。结果在98例绝经后RA患者中,腰椎骨密度(0.92 ± 0.17)g/cm2,T值- 0.7 ± 0.4;左髋部骨密度(0.80 ± 0.15)g/cm2,T值- 1.2 ± 1.1;前臂密度(0.36 ± 0.13)g/cm2,骨矿含量(0.72 ± 0.23)g/cm,T值- 2.3 ± 1.8。中轴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骨密度正常15例(15.31%),骨密度异常83例(84.69%);腰椎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骨密度正常36例(36.73%),骨密度异常62例(63.27%);左髋部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骨密度正常19例(19.39%),骨密度异常79例(80.61%)。前臂密度测量结果显示,骨密度正常24例(24.49%),骨密度异常74例(75.51%)。中轴骨密度正常患者与中轴骨密度异常患者、腰椎骨密度正常患者与腰椎骨密度异常患者及左髋部骨密度正常患者与左髋部骨密度异常患者相比,年龄均明显低,前臂密度、骨矿含量和T值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前臂密度诊断腰椎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95% CI 0.795~0.913),最佳T值为- 2.46,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5.48%;前臂密度诊断左髋部骨质疏松的AUC为0.849(95% CI 0.802 ~ 0.908),最佳T值为- 2.32,敏感度为73.68%,特异度为83.54%。前臂密度正常患者年龄、病程、HAQ积分明显小于前臂密度异常患者[(50.21 ± 11.92)岁比(58.45 ± 14.13)岁、(6.95 ± 2.41)年比(9.73 ± 3.17)年和(1.14 ± 0.36)分比(1.63 ± 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者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HAQ积分为影响绝经后RA患者前臂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829、2.347和3.732,95% CI 1.123~2.980、1.244~4.428和1.160~12.003,P < 0.05或<0.01)。结论前臂密度可以作为筛查绝经后RA患者中轴骨质疏松的辅助工具。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绝经期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对比同一组检测者,使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前臂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与QCT测量腰椎骨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不同设备,不同部位骨密度测量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志愿者63例(男性19例,女性43例),分别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前臂BMD值和T值(n=63),再用QCT测量腰椎骨的BMD值和T值(n=63)。分别以QCT测量腰椎骨T值、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T值,进行骨质疏松症诊断(诊断标准1994年WHO制定,T值≥-1.0SD为骨量正常,-2.5SD〈T值〈-1.0SD为骨量减低,T值≤-2.5sD为骨质疏松)。用SPSSl3.0软件对DTX-200和QCT测量的BMD值和T值,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两组骨质疏松诊断结果分别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两种设备的检测结果BMD均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相同年龄段QCT测得的BMD较DTX-200测得的BMD要低,40岁以后更为明显,DTX-200与QCT测量的BMD值的相关系数=0.554(P〈0.01),二者骨质疏松症总体诊断符合率为52.4%。结论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BMD值与QCT测量腰椎骨BMD值密切相关,目前直接使用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对QCT与DTX-200的测量结果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否合适有待进一步探讨,不同的检测设备,不同的检查部位应有不同的诊断标准或换算系数。

  • 标签: 定量CT(QCT) 腰椎骨 前臂骨 双能X线(DTX-200)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前臂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收治的 40例手指各部位软组织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20)和观察组( n=20),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邻近皮瓣或腹部皮瓣修复,观察组利用前臂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后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动态和静态两点辨别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M2PD和 S2PD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利用前臂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重建手部感觉,恢复手功能,恢复后手外形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瓣 修复 手指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尺桡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前臂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术复合联合小夹板不超肘外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钢板实施内固定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5%)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8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前臂骨折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患肢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临床疗效 前臂双骨折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臂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的疗效影响。方法84例前臂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同时予以心理、饮食及指导功能锻炼护理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未出现并发症,疗效显著。结论前臂闭合性骨折术后的护理,应辅以亲切耐心的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稳定而灵活的前臂功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闭合性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 护理
  • 简介:目的:运用中国接骨法治疗成人前臂骨折。方法:整复体位,固定位置,动态x光片和投照方法。结论:采用动态X光片,确定何种体位整复是治疗的关键。固定位置,上1/3线以前臂旋后20°,中、下1/3根据体位X光片灵活掌握,小夹板规格初期超长为宜。

  • 标签: 前臂双骨折 动态X光片 投照方法 整复体位 固定位置 中国接骨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效果。方法35例患儿全部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优良32例,满意3例,有3例患儿复位固定后可见骨折处有轻微再次移位,骨折愈合后不影响前臂功能。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是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前臂双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小夹板辅助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前臂骨折,观察该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小夹板的特点,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采用小夹板辅助复位并利用小夹板和石膏外固定治疗64例儿童前臂骨折患者。结果64位患者前臂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6周,前臂旋转功能按Anderson评定标准,优良率98%。结论小夹板辅助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前臂骨折,手法更简单,骨折复位后利用小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骨折易维持稳定,疗效确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