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4岁,1周前无意间发现左上腹包块入院。体格检查:左上腹触及一大小约7cm包块,边界清楚,活动可,无压痛。体温:36.7°,心率: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3×109/L,血红蛋白142g/L血小板159×109/L。

  • 标签: 胃异位 胰腺囊肿 扩张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侧表皮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6例发生在颈侧区的表皮囊肿的临床、影像表现及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颈侧表皮囊肿主要临床表现为颌下及颈上部无痛性肿块,患者术前均行彩超、诊断性穿刺检查、MRI及/或CT检查。6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表皮囊肿。术后随访6个月~4年,均无复发。结论颈侧表皮囊肿术前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一旦确诊应行手术摘除,术中保护颈部重要神经血管,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表皮样囊肿 诊断 外科手术 颈侧区
  • 简介:1案例介绍王X,男,40岁,与人口角后被对方用木棍击中头部左顶,当时有短暂意识丧失,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当地医院CT报告为:硬膜下血肿.查体:自述头痛头晕3天,伤后曾双上肢抽搐一次.头部左顶可见一纵行6cmX0.2cm已缝合创口,创周伴表皮剥脱.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肌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调阅当地医院CT片及复查头部CT见:大脑左侧外侧裂池与穹窿部见一类方形低密度区,与脑室密度相仿,CT值6.7H,体积29.70cm~3,左额颞缝处骨板厚度为0.3cm,而对侧厚度为0.7cm(见照片).查阅有关资料后,认为该患者为内蛛网膜囊肿,与本次外伤无关,根据其左顶部挫裂创,评定为轻微伤.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颅内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内蛛网膜囊肿 外侧裂池 表皮剥脱
  • 简介:上皮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a,EH)属罕见的中间型血管源性潜在恶性肿瘤,而发生于口腔的EH更为罕见,我院近期收治了1例上颌骨EH患者。

  • 标签: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肺上皮血管内皮瘤(P-EHE)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确诊为P-EHE的16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24~66岁,发病中位年龄47.75岁。总结分析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案、生存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多数(9/16)经体检发现,部分(7/16)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咯血、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多数患者(11/16)肿瘤局限在肺部,1例出现骨转移,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4例发生胸膜转移。12例患者经外科胸腔镜获得病理组织并确诊,胸部CT影像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为主,结节直径大多数<2.0 cm,并可见钙化;孤立结节及块影表现较少,胸膜转移可表现为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病理镜下可见界限清楚的嗜酸小结节,结节中可见不规则状排列的巢团状结构;结节中央细胞少,外周细胞丰富,呈乳头状伸入肺泡腔内;肿瘤细胞呈上皮,异型性小,个别瘤细胞胞质内可见空泡和红细胞;瘤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标记CD34、CD31、FⅧ、VIM相关抗原。随访0.5~11年,死亡4例,失访2例,其余患者情况良好,中位OS 4.58年。结论P-EHE是一种罕见的肺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合胸部影像及病理免疫组化可诊断。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多数预后良好。

  • 标签: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临床特征 影像特征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提高对肺和心脏上皮血管内皮瘤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肺和心脏上皮血管内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结果:该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为双肺、心脏多发结节影;病理学主要形态特征是单细胞原始管腔结构,免疫组化提示内皮细胞源性;需与肺、心包转移癌、结核病、淋巴瘤等疾病鉴别;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预后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结论:肺和心脏上皮血管内皮瘤罕见,极易误诊,确诊靠病理。

  • 标签: 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 肺肿瘤 心脏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肝上皮血管内皮瘤 (HEHE)为低中度罕见恶性肿瘤,但其发病原因、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尚未形成统一共识。在疾病鉴别诊断时超声、CT、MRI及PET/CT等存在“葫芦状”或“牛眼征”、“条纹状征”、“黑色靶征”、“白色目标征”、“包膜皱缩征”、“棒棒糖征”等特征可初步诊断,但确诊仍需参考标志物CD31、CD34、CD10 及F-VIII染色、融合癌基因WWTR1-CAMTA1。近年来,临床关于HEHE治疗手术仍为首推方案,针对不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可采用化学疗法、介入治疗等手段干预。本文对HEHE诊治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 标签: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位于内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患者男,32岁,因摔伤后发作性右上肢抽动3个月余就诊。颅脑CT检查示左侧中央前回占位,病灶呈高密度;MR检查示病灶T1WI呈混杂高/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病灶周围可见片状水肿信号,MR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呈渐进式强化,磁共振波谱成像提示肿瘤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为内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

  • 标签: 血管内皮瘤 颅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内大型蛛网膜囊肿的长期疗效。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囊肿一腹腔分流术治疗的142例内大型蛛网膜囊肿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临床症状、囊肿体积和并发症情况的3个月至6年的随访,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评估该术式的长期疗效。结果随访期内,术后囊肿体积较术前明显减小,而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囊肿逐渐缩小(P〈0.05)。术后临床症状总缓解率为93.4%,囊肿总缩小率为98.5%。不同年龄段组、不同部位组之间的囊肿缩小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左侧组与右侧组、不同直径组之间的囊肿缩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4%,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儿童内大型蛛网膜囊肿囊肿一腹腔分流术的临床疗效肯定,并发症率低,术后效果与患儿年龄和囊肿部位显著相关。

  • 标签: 囊肿-腹腔分流术 蛛网膜囊肿 儿童
  • 简介:摘要动脉瘤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s,ABC)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长骨,原发于面骨的ABC相对罕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6岁儿童下颌骨的囊肿性病变,描述其影像学、病理形态学特征以及分子检测发现USP6基因重排,最后确诊为下颌骨ABC。第5版WHO骨和软组织肿瘤分类把ABC归属于富于破骨巨细胞的病变,多伴有USP6基因重排,是一种良性肿瘤。发生于手足小骨的巨细胞病变也具有USP6基因重排,第5版WHO将其也归于ABC。本文关注颌骨富于巨细胞的几种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强调组织形态学、分子检测和影像学相结合正确诊断ABC的重要性。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口底畸胎囊肿临床病理及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方法:对2000年4月-2008年5月有详细记载的10例口底畸胎囊肿的临床特点、组织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口底畸胎囊肿多发生于新生儿及儿童,表现为活动的囊性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由于位于口底,常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进食困难,从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组织学观察该囊肿除复层鳞状上皮衬里外,还有呼吸道上皮和(或)胃肠上皮。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术摘除,随访3-103个月无复发。在对患儿呼吸道无明显压迫等情况下,可以待患儿身体状况较好时行囊肿摘除术。结论:口底畸胎囊肿由于生长位置的特殊性,尽管系囊性病变,但对患儿影响较大。B超、CT、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处理,早期手术彻底切除预后良好。

  • 标签: 口底 畸胎样囊肿 临床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表皮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例已手术病理证实的表皮囊肿声像图。结果有18例呈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无血流的类实性肿物。有1例合并炎性,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并有少量血流信号。19例肿物的内部回声由囊内容的成分含量多寡和成分排列的不同而不同。结论表皮囊肿囊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在判别良恶性时,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表皮样囊肿 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患者女性,30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伴肢体强直2年余,于2005年3月22日入院。患者2年前夜间熟睡时自床上摔下,随即意识丧失,双目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持续约50min后自行缓解。此后间隔2~3个月发作1次,每次持续约40~60min。3个月来患者自感左侧面部麻木不适,伴左眼视物模糊。入院查体: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直径约3.5mm,对光反射迟钝;右眼视力0.8,左眼0.3;左侧周边视野大部分缺损;左侧颜面部浅感觉减退。CT示左鞍旁有一均匀低密度区,形状不规则,考虑表皮囊肿。MRI示左颞叶有一占位性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大小约4cm×6cm×3cm,考虑左颞叶表皮囊肿

  • 标签: 硬膜外 表皮样囊肿
  • 简介:肾上腺内皮囊肿伴钙化较少见,解放军254医院经治1例被误诊为肾上腺结核,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9岁,查体(彩超)发现右肾上腺区有1个直径约3cm的肿物,无头晕、心悸、多汗等不适,无皮肤紫纹、满月脸、水牛背等表现,无明显外伤史,无高血压等病史,于2017年2月3日来我院门诊行双肾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检查,初步诊断为右肾上腺结核,检查双肺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肾上腺内分泌检验结果:血管紧张素Ⅱ89.31(正常值25.0~129.0)pg/mL,血皮质醇49.00(正常值30.00~110.0)μg/24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0.25(正常值7.2~63.3)ng/L,醛固酮19.1(正常值6.5~30.0)ng/mL。

  • 标签: 肾上腺 内皮性囊肿 钙化 肾上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内浅表部位蛛网膜囊肿并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结果32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示分流管位置理想,无其它手术并发症。28例得到随访,16例术后1年内囊肿消失,5例术后2年内囊肿消失,其余7例囊肿都有不断缩小的趋势。结论囊肿腹腔分流术具有手术简单有效、创伤小等优点,但需慎重选择适当压力类型的分流管。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6例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46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手术治疗方式,均获得成功。结论针对性手术治疗,能够提高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颅内蛛网膜囊肿 临床表现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囊肿术后诱发高压处理的方法。方法对4例蛛网膜囊肿行手术治疗后出现高压症状,在不发热的情况下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迅速缓解,对其病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这4例蛛网膜囊肿术后并发高压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后高压症状迅速消失。结论蛛网膜囊肿术后继发高压征,慢性感染是原因之一。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术后颅高压 慢性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顷内蛛网膜囊肿的于术指征和于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结果其中198例行CT蛛网膜下腔-脑池造影,非交通性47例均行手术治疗。43例行囊肿大部切除+脑池开放术,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所有手术病人手术顺利,各种术式各有利弊。结论内蛛网膜囊肿应根据囊肿大小、临床症状体征、与蛛网膜下腔是否交通及年龄来决定治疗方式。手术首选囊肿切除+脑池开放术。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CT蛛网膜下腔-脑池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