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春秋前存在两种指意截然不同的“兴”,一种属于音乐内容及演唱形式,即瞽礞乐师“六诗”之“兴”;另一种是国子教育“乐语”之“兴”,属于正式场合富含道德性的言说。孔子继承二者,《论语·阳货》中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即指乐语系统之“赋诗言志”与“观诗知志”。孔子发挥此意以为教,并进一步赋予“兴于《诗》”以道德意涵,即借《诗》中对自然万物的感发,兴起对天地之道、内在仁性、礼乐政教之体认。此思维方式亦推广应用于《诗》之外,如伯夷叔齐之事迹。这种道德认知、体悟上的启发,适合士君子的自我道德修养;而对一般人民百姓,孔子则提出了“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更加强调道德情感之联结、感染与共鸣。

  • 标签: 孔子 诗教 教学法
  • 简介:慧能从承认一般人现实地存在迷妄的事实出发,在对于佛教经教的处理上,不主张废弃佛教的经教文字,而认为主要关键在于,要以禅宗的自性本源融通般若教理,要以佛教的经教教理启发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将般若智慧落实到自性本源中实践、实证,并最终在作为自性本源的当下、现前一念中,打破迷妄,获得觉悟,自证本源.慧能主张在禅宗顿法的基础上以禅融教而禅教融通,以顿融渐而顿渐融通,慧能的教学精神是非常平实的.马祖道一继承了慧能的禅思想,但马祖道一更强调从自心本来是佛的理论前提出发,与慧能在禅宗顿法的基础上以禅融教而禅教融通、以顿融渐而顿渐融通的教学精神不同,而是更为有意识地摆脱经教的正面说教,更为有意识地强调着眼于超越教、渐的本来无迷无悟的自心自证境界,因而在教学精神上更为突出禅宗顿法相对独立于教、渐的超绝性,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大开后世机锋棒喝的先河.从教学精神上来说,慧能是从如来禅过渡到祖师禅的核心和关键人物,而马祖则是使祖师禅得以大肆开展的关键人物.本文认为,慧能与马祖在佛教禅宗中的地位,类似于孔子与孟子在儒家,老子与庄子在道家中的地位.

  • 标签: 融通 禅与教 顿与渐 教学精神 机锋棒喝
  • 简介:10月12日在北京什刹海书院和清华大学召开,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化寺方丈、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怡学法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卢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方立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以及其他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佛教文化 北京市 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明代 清华大学
  • 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研究中心2013年10月21日成立。该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与云南省教育厅,以及云南省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研究会共同合作组办。北京师范大学校友、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教授与云南省教育厅前厅长罗崇敏先生担任名誉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张曙光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 标签: 研究机构 哲学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哲学 教育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
  • 简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 标签: 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教育
  • 简介:11月8~9日在上海大学举行,由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与俄罗斯最高经济大学人文科学系共同主办,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协办,旨在以开放的视角深化价值观问题研究,推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 标签: 上海大学 价值观教育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合作组织 论坛 学思
  • 简介:本项研究以调查江苏省地区高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状况为目的,采用《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江苏省范围内分层随机选取高中教师352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北地区高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苏南地区教师(p<0.05);非重点中学教师在在组织氛围、工作本身及工作回报等方面的满意度低于重点中学教师(p<0.05);男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高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随着年龄、教龄呈U型发展趋势;本科学历的高中教师工作满意度显著低于大专及研究生学历教师(p<0.05).这一结果给当前教育管理为提高学校效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工作满意度 中学教师 调查问卷 方差分析
  • 简介:《管子》在科技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刘青泉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以撰写1400多万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而享有盛名。李约瑟博士原来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生物化学研究,1937年(当时他37岁)开始学习中文,此后转行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他最初学习中...

  • 标签: 《管子》 科技史料 管仲学派 科学思想 《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史
  • 简介:<正>孔子基金会成立以来,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国内和国际上也有了一定影响。对此,我是比较满意的。孔子基金会召开这次会议,总结前段工作,明确今后任务,我看召开这次会议很有必要。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把这次会议开好。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孔子基金会的工作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取得新的进展。在这里,我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参考。一、今后孔子基金会的工作应在提高研究水平和工作质量方面多下苦功夫,

  • 标签: 新形势 研究水平 基金会 孔子 工作质量 改革开放
  • 简介:10月19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由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毕节学院联合主办。来自海峡两岸逻辑学界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两岸逻辑教学与学术的发展现状、前沿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会上,台湾大学哲学系前系主任、台湾哲学会创会会长林正弘提出了逻辑研究的“中文化”议题。他认为,在以字母为书写模式的众多西方国家,形式逻辑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而在以中文为书写模式的中国或许并非如此。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海峡两岸 逻辑教学 西南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 台湾大学
  • 简介:10月2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冯刚,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副校长杨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院系的领导和专家代表,全国中小学政治课教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职能部、处及兄弟院系领导、相关院系离退休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代表共300余人出席大会。开幕式上,刘利高度评价思政系60年来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标准研制以及教师培训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冯刚就加强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与大家交换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江怡教授提出,“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重大问题。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理论与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政教
  • 简介:10月25日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界专家、刘放桐教授的40余位学生齐聚上海,祝贺刘放桐教授执教60周年。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和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出席了会议。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江怡代表学会致辞。会议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主持。

  • 标签: 哲学教学 回顾与前瞻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学术成就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