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一个中央放管服改革的地方创新样本。"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省级统筹推进、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打破部门数据壁垒,致力于打造一个精简高效的整体性政府,不断提高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对政府的满意度,在多个领域给出了放管服改革的问题解决之道,有效推动了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同时,改革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多的政府治理转型命题,需要在全国层面系统思考政府治理现代化过程的改革问题。

  • 标签: 最多跑一次 实践 治理 转型
  • 简介:对于信赖利益赔偿是否以履行利益为限,我国学理上存在着肯定说、否定说与折中说三种学说。其中,肯定说多为规范与实务所采纳。从比较法上的经验来看,除了意思表示错误、无权代理等少数情形,并不将履行利益作为赔偿信赖利益的上限。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在违法合同、恶意磋商、违反预约、欺诈缔约、解约赔偿等领域,法院基本上支持“信赖利益以履行利益为限”这一命题,这一做法值得检讨。对于该命题,不应全然地肯定或否定,而应结合规范目的、可归责性与损害类型三项要素进行综合判断。当法律存在保护信赖损害赔偿义务人的特殊规范目的时,应肯定该命题的适用。除此之外,当义务人的行为构成恶意磋商或者欺诈等具有较强可归责性的情形时,应否定该命题的适用。当义务人的可归责性较弱时,则仅当权利人可证明本来会与义务人订立更为有利的合同时,对信赖损害的赔偿才可不受制于履行利益。在追求非经济目的的合同中,该命题并无适用余地。

  • 标签: 信赖利益 履行利益 损害赔偿 规范目的 可归责性
  • 简介:“抓革命、促生产”的命题是毛泽东晚年实施的重大治国方略,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处理革命和生产关系的根本原则。从1965年的逐渐提出到1978年底淡出历史舞台,这一命题为党和政府宣传、贯彻长达14年之久。从展开过程中造成的声势、影响看,这一命题经历了孕育、催生、成熟、消亡4个时期。

  • 标签: 毛泽东 “抓革命 促生产” 《人民日报》
  • 简介:在我国的行政诉讼领域,由于一直强调“公权力不可处分”,所以对行政案件的处理一般禁止适用协调和解的方式,或者说行政案件适用协调和解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但与此同时,在审判实践中却出现了大量行政案件的原、被告双方在法院默许乃至动员下通过“互相协调”的方式解决争议的状况,这又显然是同现行立法相矛盾的。为了切实解决立法和实践相脱节这一现实矛盾,正式确立行政案件的协调和解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也正是目前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一项新命题

  • 标签: 行政诉讼 行政主体 行政相对人 行政自由裁量权 协调和解
  • 简介:"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元命题,它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提供了清晰、开放的理论线索;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 标签: 先进生产力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