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宣布独立。独立后,印尼面临着巩固政治独立,改造殖民地经济结构,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等任务。经过印尼人民十年的努力奋斗,遭受战争巨大破坏的印尼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自1956年起,印尼开始实施'五年建设计划'(1956年至1960年)和'八年全面建设计划'(1961年至1968年)。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颠覆和破坏,印尼政局长期动荡不定,加上

  • 标签: 经济发展水平 印尼政府 政治独立 民族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部门
  • 简介: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其中,马来西亚凭借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经济条件、地缘政治的战略性地位和友华倾向成为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伙伴之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正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成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东盟率先响应该倡议的国家之一的马来西亚,积极推动中马双边合作与政策对接,'国双园'也纳入倡议的旗舰合作项目中,成为倡议在马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实践、走访调查,结合马来西亚本土智库、非政府组织、媒体及民间各族群人士的立场与观点,了解地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分析'国双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双园发展提出建议,以供相关单位、企业参考借鉴。

  • 标签: 一带一路 两国双园 中国—马来西亚关系 钦州产业园 关丹产业园
  • 简介: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也是双方领导人共同确定的国国民交流友好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回顾中H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近年来国关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对促进国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友好关系 国民感情 中日两国 健康 中日邦交正常化 互信
  • 简介: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俄远东地区开发,特别是中国东北与其在贸易互通和道路相连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珲春一哈桑一罗津一符拉迪沃斯托克经济运输通道已经形成,俄罗斯扎鲁比诺港作为中国东北地区借港出海的核心通道口,联通了韩国釜山港和东南亚港口;同江大桥、黑龙江大桥开工兴建,远东滨海1号、2号国际交通走廊建设合作即将启动,为我国这个区域提供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物流便利。同样,俄罗斯提出西伯利亚大铁路扩容与改造计划,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合作机会,而且将提升整个远东地区的现代化建设。

  • 标签: 合作机会 地区开发 俄远东 中国东北地区 可行性 现实性
  • 简介:<正>四川大学西藏“一江河”工程建议项目专家组最近在四川大学召开了西藏“一江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学术研讨会。先后参加会议的有:四川农科院、四川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大学有关各系所的专家、学者近100人,对综合开发“一江河”中部流域地区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并形成了一些具体的研究项目建议。

  • 标签: 流域综合开发 西藏 两河 中部 四川省 项目建议
  • 简介: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单独处理案件管辖权问题是对《公约》附件七仲裁实践的延续,是它在中国拒绝参与的情况下对待中国反对其管辖权意见的最明智选择。这种程序对仲裁庭本身和菲中国具有潜在重要影响。仲裁庭对菲律宾的某些诉求享有管辖权的裁决延续了案件实体问题程序。中国的一个适当选择可能是参与这个程序,菲律宾的一个正确选择应该是与中国谈判达成一个共赢的解决方案,单方面或者与中国共同申请终止仲裁程序。

  • 标签: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 管辖权程序 实体问题程序 政策选择
  • 简介:国际关系规范理论是一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旨在探寻应然世界的理论,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它的种主要思想传统。世界主义发轫于智者学派,成形于近代的康德,到贝兹和罗尔斯那里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社群主义可上溯至柏拉图,成形于近代的黑格尔,当代的沃尔泽与弗罗斯特则是位典型的国际关系社群主义学者。这种思想的分歧在于四个方面:人的概念、国家的道德地位、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以及未来向度。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价值端,各有其内在的理论缺陷。只有综合这种视角、融合个体价值与社群价值,提倡道德共存与对话,才能摆脱理论困境,推动现实世界的进步。

  • 标签: 国际关系 规范理论 世界主义 社群主义
  • 简介:本文以印度和菲律宾为例,对国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改变单一国籍政策而赋予海外移民公民权的政策设计及实施过程加以考察.印、菲国实施双重国籍政策,体现出移民输出国国家战略与海外移民利益驱动的某种契合.对于移民输出国而言,通过引入各种类型的双重公民权,以加强本国海外移民的权利,实际上是一种跨国民族主义形式.

  • 标签: 海外移民 双重国籍 公民权 印度 菲律宾
  • 简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南亚华侨经济发展变化概述1914年,英、法、俄协约国与德、奥同盟国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爆发了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战争爆发后备交战国投入大战之中。由于殖民地宗主国对东南亚地区一时无法兼顾,因而使这一地区出现了暂时的经济繁荣,华侨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以马来西亚华侨种植橡胶业为例。从1896年华侨陈齐贤首次种植到1920年间的二十几年中,马来亚橡胶种植业发展十分迅速,种植面积在1897年只是375英亩,但到

  • 标签: 华侨投资 东南亚地区 经济发展 马来亚 种植业发展 战争爆发
  • 简介:应我会邀请,来自南非智库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7名学者于2010年5月16—27日来华出席了主题为“公民社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专题研修班。在京期间,交协常务副会长李成仁会见。中联部国际交流中心、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及交协有关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国基本国情及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研修班 有益尝试 友好往来 专题 南非
  • 简介:<正>目前为数多达2000万左右的海外华人(泛指华侨、华裔和华人)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居住于东南亚。马来西亚1970年人口调查统计中,全马华人总数为3,555,879人,其中福建人最多,有1,122,739人,客家人次之,占862,005人,广府人又次之,占659,005人,潮州人居第四位,有421,989人,海南、福州、广西及其他邑籍一共有473,651人。各籍华人虽然有相

  • 标签: 潮籍华人 社会结构 海外华人 东南亚 广府人 调查统计
  • 简介:越战期间,美菲国围绕菲律宾出兵越南问题展开一系列交涉。马卡帕加尔与马科斯政府先后提出包括资金资助、军事与经济援助的不同出兵条件。寻求菲律宾政府尽快向越南派兵,以及维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的战略利益的考虑,使得约翰逊政府对大部分条件做出让步。亚洲冷战背景下菲律宾完全依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是其无法拒绝美国的出兵要求的深刻原因,而避免直接卷入与自身利益不甚相关,且存在严重风险的越战则是菲律宾选择只派遣少量民用工程兵部队,但始终拒绝派遣战斗部队的深层次动机。美菲双方的上述行为与动机从一个侧面凸显出越战时期美菲同盟关系的复杂特征。

  • 标签: 越南战争 美菲同盟 军事与经济援助 出兵
  • 简介:国家安全战略是俄罗斯整体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国际格局的变迁和地区局势的动荡,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军事安全形势和经济发展状况均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俄罗斯正面临着自冷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安全压力。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提出的背景,对比了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本文认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更新和升级是对当前困境的重新认知和有力回应,未来俄将会根据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战略进行调整,以谋求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系列战略的调整决定了未来俄罗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也将对欧亚地缘政治环境和国际关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俄罗斯 国家安全战略 地缘政治
  • 简介:1940年11-12月,戴季陶访印期间在中国学院和中华佛寺勒石为记,强调佛教之于中印双方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这块碑志已成为中印国抗战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我们将以这块碑志为例,进一步探讨近代中印双方以佛教作为文化交流纽带的共识是如何形成的,而且这种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共识是否还具有当代价值等问题.

  • 标签: 中印文化交流 佛教 戴季陶 当代价值
  • 简介:<正>由新加坡南洋学会和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亚洲研究中心海外华人资料研究室联合主办的“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亚洲之海外华人国际研讨会”,于9月18至19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以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日本、澳大利亚的学者56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大陆学者有:陈立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姚楠(复旦大学)、林金枝(夏门大学)、张映秋(中山大学)、徐善福、黄滋生、郑仁良(暨南大学)和廖钺(广东华侨历史学会)8人。在开幕式上,中文大学副校长蔡永业致开幕词,香港大学校长王赓武教授作主题演讲。蔡永业指出,次大战期间,亚洲海外华人面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冲击,

  • 标签: 海外华人 华侨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 中外学者 中国大陆 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