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导言在过去三十年间,政府连续制订了六个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用以指导泰国经济的发展。政府为这些计划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战略,以便通过每个计划实现各种不同的目标。在这几十年期间,由于执行了这些计划以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泰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出现引人嘱目的经济增长和多样化,现在泰国常常被说成是即将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颗超级明星。尽管泰国出现迅速的经济增长及其经济基础的多样化,但也堆积了许许多多经济和

  • 标签: 发展战略 新兴工业化国家 超级明星 言在 社会经济问题 十年
  • 简介:波兰总理布泽克及其政策思想戚祖耶日·布泽克1997年10月17日被任命为波兰新政府总理,10月31日宣誓就职,是波兰剧变后的第8任总理。上任后宣称,新政府对内推行自由市场经济,促进中产阶级发展,在2001年完成私有化;对外谋求尽快成为北约的全权成员...

  • 标签: 团结工会 新政府 政党联盟 私有化 自由市场经济 波兰经济
  • 简介:进入2007年后,美国驴象两党围绕2008年总统大选展开新一轮角逐。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各有优势,其竞选策略各具特色,两党候选人的造势活动也异常引人瞩目。

  • 标签: 美国民主 总统大选 竞选策略 候选人 角逐
  • 简介: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985年执政以来,面对严峻的国际挑战和国内形势,重新估计世界形势和自己的力量,决心在苏联国内全面推行改革,同时以'新思维'为指导思想,大幅度调整对外政策,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的外交政策应该和国内的改革'同呼吸',他指出:'我们的国际政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取决于国内政策,取决于我们集中建设性的努力以改进我们国家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持久和平、可预测性以及国际关系上的建设性。'在欧洲,戈尔巴乔夫同美国和西欧搞缓和,在裁军问题上让步较多,全面收缩。随着欧洲形势的缓和和冷战的解冻,苏联开始把目光更多地转向亚洲。几年来,苏联的亚太政策也发生

  • 标签: 谢瓦尔德纳泽 裁军问题 国际关系 国际挑战 苏美关系 国际政策
  • 简介: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两国交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2005年4月9-12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应邀访印,最重要的成果是与印方签署了联合声明,确定建立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中印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伙伴的高度,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一个的发展阶段。2006年11月20-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了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 标签: 中印关系 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总理 重大事件 联合声明 两国关系
  • 简介:近几年来,中日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同时由于两国紧密的经济关系和民间联系以及东亚局势的演变,也使两国关系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因素,特别是两国领导人的多次成功互访.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日两国尊重并超越历史,相互肯定长处,增信释疑,对于两国关系的持续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日关系 历史问题 经济关系 民间联系
  • 简介:虽然加拿大华裔来加拿大已有130年的历史,但他们只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近几十年才获得了公民权。大战之前,加拿大华人在法律上备受排斥,其他加拿大人想当然可以享受到的权利(包括选举权、自由进出这个国家),华人却被拒之门外。法制化的歧视和社会的敌视,限制了华人就业的机会。战前,许多华人主要由于他们在加拿大所处的不利的社会市场条件,以及受有限的资金和教育程度的限制,不得不在华裔的商业部门中谋生,以避免与白人劳工竞争。于是,手工洗衣业,以后是餐馆业,成了华人谋生的主要手段。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专业和技术职业,大战前在华人中几乎无人问津(李,1979年,1982年)。由于1947年废除了1923年的华人移民法案和改变战后的移民政策,华人逐渐获准移民到加拿大来。但是,直到1967年加拿大采用点数计分法衡量准否移民入境以后,华人才得以与其他国籍的人享受同样的准则。战后的这些变化,掀起了华人移民加拿大的新浪潮。在这些移民中,有人数众多的专业和技术人员。与此同时,随着一小部分第二代

  • 标签: 加拿大人 社会市场 计分法 技术人员 华人社区 加拿大政府
  • 简介:据老挝《人民之声报》报导,最近万象省工商部门的工程师和工人们一起动手开采在万象省巴山县双坎村发现的盐井。根据测试该盐井咸水六公升可产盐一公斤。该盐井的总面积为900平方米。按照省工商部门的估计,这个盐井将年产食盐1000吨。

  • 标签: 工商部门 人民之声报 煮盐
  • 简介:莫迪上台以来印度周边外交战略与政策有四个比较突出的变化,即周边外交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周边外交战略布局得以调整;实施周边外交手段实现多样化;周边外交的目标得以升级,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理念进行了若干更新;强调战略实施能力的提升.目前看来,印度周边外交战略实施已取得-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印度周边外交战略和政策的调整不可避免将对中国的周边外交以及中印关系产生影响,其新动向值得中国关注.

  • 标签: 印度 周边外交 战略 中国
  • 简介:美国传统基金会是直接为美国政府服务的保守派政策研究机构,成立于1973年,标榜'自由竞争企业、有限政府、个人自由和强大的国防'。该会资深副主席兼研究主任伯顿·Y·派因斯曾于1991年4月发表过《美国保守主义外交政策的十条原则》的讲话(见本刊1991年第10期)。苏联解体后,该会'保守主义外交政策蓝图委员会'经集体研究并由派因斯执笔,于1992年4月发表了一篇长达33页的研究报告,题为《缔造对美国安全的世界——美国外交政策蓝图》。它比《十条原则》讲话又有深化,是为美国在后冷战及后苏联时代制定的保守主义对外政策战略,对布什的'世界新秩序'作了明确的阐述。现将该文中'观察

  • 标签: 对外政策 集体研究 个人自由 世界新秩序 战略利益 研究机构
  • 简介:随着中国的不断成长,周边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时代命题。作为一个中国化的概念,“周边”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地理边界,成为一个由地理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交织而成的综合性的研究范畴。通过比较世界主要大国对于周边的理解,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中国认识和处理周边问题提供借鉴。总的说来,中国的周边问题具有复杂性、功能性、整体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目前在中国周边地区出现了很多突发的热点事件和冲突,但从历史的全面的视角来看,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合作、交通运输、非传统安全合作以及人文教育合作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只要坚持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在的全球化形态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必将共同构建长期稳定的周边合作新局面。

  • 标签: 周边安全 中国周边 周边认知与特点 周边功能 周边安全趋势
  • 简介:亚太地区大国关系的进一步调整有利于该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但少数国家的强权政治和行为也给该地区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努力维护和确保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继续恢复和发展亚太地区的经济,是亚太地区国家所共同面临的课题。

  • 标签: 亚太地区面临 新课题 新形势新
  • 简介:随着东欧局势的动荡以及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内外政策上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各国越来越关注今后欧洲形势的发展。欧洲将形成什么样的新格局,特别是美国和西欧的关系走向如何,更是人们所关心的大问题。美苏首脑在马耳他会晤后,布什总统在布鲁塞尔北约盟国领导人的会议上强调美国和北约盟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他说,美欧关系(跨大西洋关系)'可以创建一个新时代和一种大西洋主义的结构'。去年12月12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在西柏林新闻俱乐部进一步阐

  • 标签: 大西洋主义 布什政府 美国国务卿 内外政策 战略武器 超越遏制
  • 简介:中印乡村建设经验交流最初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印文化交流,泰戈尔与晏阳初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印乡村建设交流带给人们的启示有:其一,文化自信以本土实绩为前提;其二,培育本土力量是乡村建设的关键;最后,地形相似性是接受外来经验的重要因素。在的历史时期,中印交流迎来的机遇。

  • 标签: 中印 文化交流 乡村建设
  • 简介:1989年4月在厦门举行的“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有10多篇论文论述了海外华文教育问题,对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种种看法,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两种:一种看法认为五六十年代以后,海外华文教育无论是质或是量的方面都呈现急剧衰落之势,而且将继续下去,要恢复过去的盛况是不可能的。另一种看法,认为

  • 标签: 华文教育 海外华文 中文专业 国际学术讨论会 外国留学生 发展前景
  • 简介:美国政治中的党派因素对美国外交政策具有重要影响,这也明显反映在对华政策中。民主、共和两党在外交上不同的政策倾向,是它们在对华政策上有所区别的根本原因,而多年来美国国内的对华政策辩论,也主要以党派斗争的形式存在。奥巴马的对华政策既有党派倾向因素,也反映出当前美国国内的共识。美国大选将近,正确理解美国对华政策中党派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准确把握未来可能的变化。

  • 标签: 政党政治 对华政策 美国大选
  • 简介: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的威胁。2010年伊朗核设施遭受“震网”病毒的网络攻击之后,网络安全议题在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中迅速升温。按照行为主体的不同,网络空间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可以划分为黑客攻击、有组织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以及国家支持的网络战;一般来说,从个人到非国家行为体、再到国家行为体,它们对国家安全的威胁程度逐级递增。但无论是哪一种网络安全威胁,它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危害都不容低估。西方一些主要国家纷纷制定了本国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以保护本国的关键设施和网络安全。一些国际组织也将网络安全纳入合作的议程,大力推动成员间的网络安全合作。从未来的趋势看,网络安全将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项共同挑战,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合作,但是考虑到网络空间治理仍是一项新兴议题以及各国之间的利益分歧,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必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 标签: 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治理 网络战 网络恐怖主义
  • 简介:(一)国家认同的涵义本文简论第二次大战后十二年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首先我有必要确定“国家认同”的定义。所谓“认同”,是英文“Identity”一词的中译,有“身份”、“个性”的意思,至于演衍“认同”一词,如有“归属感”的涵义。所谓“认同”或“归属感”,是指俱(即行为的主体)和个人以外的对象(即客体,包括个人、团体、观念、理想及事物等)之间,产生心理上、感情上的结合关系,

  • 标签: 国家认同 马华 马来亚 立法议会 二次大战 结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