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正>意第绪文学是丰富多采的犹太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犹太民族在流散时期(公元70-1948年)使用意第绪语创造出的一种最具特色、影响最大的文学。它兴起于中世纪的中欧地区,后扩大到东欧,随着中欧、东欧犹太人的迁徙,又传播到南北美洲和西亚地区。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与犹太文学的主体——希伯来文学并肩发展。在保存、传播、繁荣犹太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意第绪文学,我国读者并不完全陌生,早在本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初就有一批现代文学先驱谈到过意第绪文学,80年代初又有一些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在再次掀起的介绍外国文学的热潮中重又

  • 标签: 意第绪语 文学语言 犹太人 希伯来文学 启蒙运动 犹太社团
  • 简介:<正>《司各特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全书包括三部分:各国作家和批评家评论瓦尔特·司各特的代表性文章、论著;司各特谈自己的创作;司各特年表。《肖洛霍夫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本书以苏联作家、批评家的评论为主,兼收少量其他国家的评论。书末附有肖洛霍夫

  • 标签: 评论 外国文学研究 司各特 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肖洛霍夫
  • 简介:2000年6月,日本报社所做的"这一千年里你最喜爱的日本文学家"投票评选调查结果揭晓,荣居第一的既不是获诺贝尔奖的川端康成或大江健三郎,也不是久负盛名的古典杰作的作者紫式部,而是一个明治时代的作家夏目漱石.报社的调查是针对一般读者的,而在1998年日本杂志社邀请各界名流所做的"二十世纪你最喜欢的十本日本著作"的评选中,又是夏目漱石的名列第一.那么,夏目漱石的作品何以产生如此巨大的魅力,使得近百年后的日本人--而且上至学者专家下及普通百姓--仍争相阅读,推崇备至呢?

  • 标签: 夏目漱石文学创作
  • 简介:<正>一希特勒统治德国十二年(1933—1945)。在法西斯统治时期,德国知识界遭到严重的损失。爱好自由的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出国流亡的自1933年至1939年就接近三十万人。文学界受到的迫害尤其严重,几乎所有20年代及30年代有成就、起先锋作用的作家无一幸免。不是被关押就是被禁止写作,更

  • 标签: 德国战后文学 法西斯统治 先锋作用 30年代 20年代 知识界
  • 简介:对于如何正确处理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继承日本民族文学传统与吸收西方现代文学营养的关系,川端康成进行了反复的、深入的探讨和论证。本文通过对他不同时期言论的考察和分析,指出他的基本观点是东(方)西(方)结合,以东(方)为主。

  • 标签: 川端康成 民族文学 文学传统 西方文学 现代文学 东方文学
  • 简介:文学史作为历史──从盖尔维努斯的文学史观看近代文学史的形成王建文学史作为概念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客观存在的文学发展过程,它由具体的文学活动构成,如作者的创作,作品的产生与流传,读者的阅读等等;二、以文学发展的客观过程为基础撰写出来的文学史,它以书面...

  • 标签: 文学史理论 历史哲学 文学史观 语文学 施莱格尔 赫尔德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华裔美国文学与亚裔美国文学一起,被很多学者称为美国文学中“新冒现”的文学分支,但就是这个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文学分支却引发了东、西方学术界对一些文学学术热点问题的重新思考,其中之一就是华裔美国文学对美国主流文学的改写和对文学经典的重构。本文将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力图说明这个新的文学分支的成功,以及它对美国主流文学史的改写和对文学经典的重构并不像有些批评者所说的那样,是因“迎合了白人读者胃口”而取得的、带有很大偶然性的成功。该现象蕴藏着深层的学理原因,它反映了文学史、文学经典发展的一些必然规律。

  • 标签: 华裔美国文学 文学史 文学经典 解构 重构
  • 简介:<正>尼扎尔·格巴尼(NizārQabbānī1923—)。叙利亚诗人。生于大马士革一个有艺术传统的富绅家中。1945年于大马士革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进入外交界,1945—1966年期间,曾在叙驻开罗、安卡拉、伦敦、北京、贝鲁特、马德里等使馆任职,精通英语、法语,曾访欧洲各国,开扩了眼界。1966年辞职,定居于贝鲁特,并创办一家出版社。从1955年其第一部诗集《褐色的姑娘对我说》出版,至今

  • 标签: 艺术传统 爱情 民族解放 自由体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象征主义
  • 简介:近几年以来,有关外国通俗小说的评介一直比较薄弱,这一方面表现在选题的零乱上,一方面表现在着眼的低俗上。实际上,外国通俗小说作为外国文学中的重要一翼,在帮助人们认识西方的社会生活、丰富人生感受和泄导性情诸方面,都有着严肃文学所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从这样的一个背景来看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外国流行小说名篇丛书》,我以为它以卓而不群的特色在外国通俗小说中别树一帜,并以严肃的态度、精细的工作和独到的眼光,在外国通俗文学的评介中起了一种很

  • 标签: 流行小说 人生感受 外国文学 译林出版社 阅读作品 认识作用
  • 简介:才子佳人巧结良缘是中国古代封建婚姻制度下,人们为争取婚姻自由和家庭幸福的一种美好愿望。他们那些缠绵悱恻与悲欢离合的故事不仅在上层社会的文人圈子里引为美谈佳话,而且下层社会的民众也对它发生兴趣并寄予善良的祝愿。它的意义大大超越了才子佳人的狭窄范围,成为中国古代人们对美的和幸福的一种观念。人们从这种观念出发,总希望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于是才子佳人大团

  • 标签: 中国文学 大团圆结局 张生 婚姻自由 莺莺 入仕
  • 简介:近年来悄然崛起的华裔澳大利亚文学虽与欧裔澳洲文学同属移民文学,但作为长期遭受主流社会排斥的在澳华人的代言者,至今仍不得不面对来自主流社会的疑忌,这种特殊的生存状况使它迥异于欧裔澳洲文学.华裔澳大利亚文学的前途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澳大利亚社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 标签: 华裔澳大利亚文学 移民文学 种族主义 社会环境 女性主义 华人形象
  • 简介:<正>“作者退出作品”的主张在上个世纪已经提出来。进入二十世纪,这一呼声在西方文学中变得更为强劲。对内视点的积极倡导,伴随着对全知视点的激烈排斥。法国学者托多罗夫谈道:“从拉克洛时代起,叙事体态

  • 标签: 叙述方式 叙述者 内视化 第一人称叙事 内视点 前苏联文学
  • 简介:100年前,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获得了首届诺贝尔文学奖,揭开了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大奖的序幕,也给20世纪的法国文学开了个好头.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法国文学进入了文学史中所谓的'美好时代'.100年后,这个'美好时代'似乎并未结束.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艰辛,法国文学仍焕发出勃勃生机.在2001年划上句号的时候,盘点当年的法国文坛,可以发现,这一年的文学作品不但数量之众为历年之最,比20年前翻了一番,在质量上也有不俗的表现,而且,全年热点多多,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 标签: 文学概观 法国文学
  • 简介:本刊从这期起,新设“中外文学关系”一栏。该栏文章主要介绍和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彼此之间的联系,所涉范围为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等。中外文学研究者的研究论文,作家的自述,以及中外作家交往的记叙,均拟刊用。欢迎作家和研究人员不吝赐稿。

  • 标签: 巴金 作家作品 文学现象 外国文学 俄国文学 左拉
  • 简介:  澳大利亚当代文学里左翼文学的作用和影响不可小看,从历史发展上而言,它在澳洲文坛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澳大利亚文学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虽然左翼文学在澳洲算不上主流文学,但是对于澳洲文坛的影响却不容低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不了解澳大利亚左翼文学的发展就不能了解今天的澳大利亚文学,就不能掌握澳大利亚文学的民族特性和整体发展趋势.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左翼文学的发展历史.……

  • 标签: 左翼文学 澳大利亚左翼
  • 简介:<正>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据史学家的考证,现在的印度尼西亚民族,系来自亚洲大陆的东南半岛,约于三千五百年前分批南下迁徙东南亚诸岛。他们本属同一个语言文化的种族,后来由于海洋山川的阻隔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各地区的社会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而先后成立的奴隶制王朝和封建制王朝又各据一方,形成了多种社会形态和多种语言文化的局面。就文化而言,最发达的数爪哇文化,其次是马来文化、巽达文化和巴厘文化。这种各成体系的多种语言文化的状态延续了很久,至二十

  • 标签: 民族英雄 伊斯兰教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人 封建王朝 伊斯兰文化
  • 简介:<正>一“缪斯女神”与“经济提担”结缘是资本主义背景下繁茂芜杂的文学发展变化的突出现象之一,我们对此并不感到疑惑不解。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它不象封建制度中的自然经济,生产目的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牟取利润,进行市场交换。尽管商品经济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已经产生,但只是其萌芽阶段,处于从属地位,是简单的商品经济。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则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的普

  • 标签: 文学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 出版商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制社会 美国作家
  • 简介:论以色列女性文学徐新很难想象,以色列文坛若是没有德沃拉·巴农、李·戈尔德伯格、拉结、那胡迪特·亨德尔、阿玛莉亚·卡哈娜一卡蒙、达丽亚·拉维科维奇、哈娜·巴脊萨哈尔、奥莱·卡斯特尔一布鲁姆、玛娅·本杰娜诺等为代表的女作家群体会是什么样一番景象。这些尤如...

  • 标签: 女性文学 女性作家 集体意识 女性的自我意识 女作家 犹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