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介入疗法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100例 2017年 4月 -2018年 2月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保守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神经介入组则采取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病情好转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 NHISS评分值、生活质量评分值;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神经介入组疾病疗效、病情好转时间、症状改善时间、神经功能 NHISS评分值、生活质量评分值相比较常规保守组更好, P< 0.05。神经介入组和常规保守组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P> 0.05。结论: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缩短疾病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介入疗法 脑血管疾病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 】国家免疫计划自 1978年起开始运作,该计划的目标是有效地保护人口免受感染性疾病的影响,通过接种疫苗和提供全面覆盖和高质量的服务来预防感染性疾病,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免疫规划按照《公共卫生法》和《国家免疫计划表》进行的。免疫规划资助在全民保健计划框架内预防 11苗防 12种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乙型肝炎、肺结核、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风疹、甲型肝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目前,我国儿童疫苗接种率超过百分之九十,这样的覆盖率可有效的保障传染病的控制。

  • 标签: 抗体水平 流动儿童 预防接种 免疫计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染病多是兼具高破坏性和高患病率的病症,例如流感、SARS、禽流感等,往往会对爆发地区带来严重的破坏性,对当地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当一种新的传染病症出现在某个地区时,该地区往往会因为难发现和难治疗以及本地区对该病症的防护性较低的原因,造成短时间内大量患者被感染病症,严重时甚至引发社会恐慌情绪,造成骚乱进而影响社会秩序。为了降低新发传染病带了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染病症处理和预防,本文由此着手,对传染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在结合常规传染病传播机制和传播人群研究后,提出一些建议以供新发传染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采纳施行。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疾病预防控制 处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干预对患者口腔感染的影响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 100例为对象,随机将 10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 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口腔护理,比较两组的口腔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口腔感染率 2.00%比对照组 14.00%低,护理满意度评分( 38.7±0.5分)比对照组( 31.5±0.3分)高, P< 0.05。结论口腔护理干预对患者口腔感染具有抑制和减少的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口腔疾病患者 护理口腔 建议
  • 简介:通过对1995年~1996年南航深圳公司空勤人员住院病人所患疾病的病种统计.了解了近两年来我公司空勤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压学干预、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从而延长空勤人员的飞行年限,保障飞行安全。

  • 标签: 住院病人 疾病统计 计分 空勤人员 病种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疾病编码应用病案书写质量管理重要性。方法:抽取2020年1月到6月未实行病案书写质量管理16056个案例作为对照组,抽取2021年1月到6月实行病案书写质量管理17906个病案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病案书写问题。结果:观察组病案辅助检查报告未放或错放入病历中、根本死亡原因选择错误、主要手术选择错误、手术记录不全面或缺失、病程记录书写完整性不足、主要诊断选择错误、手术及操作名称书写不规范或漏填、诊断名称书写不规范或漏填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病案书写质量管理,可有效提升疾病编码准确性,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病案书写质量 疾病编码 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湿润烧伤膏治疗肛周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接诊收治的76例肛周疾病患者为探究主体,按照双盲分组法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肛周切开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的诊疗方案为传统的换药措施配合手术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开展的诊疗方案则为湿润烧伤膏搭配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应用湿润烧伤膏搭配手术治疗后其治疗效果以及病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优异,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肛周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对康复护理及肺康复护理概念实行浅谈,然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护理干预进展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健康教育、肺通气护理、气道廓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几个方面,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护理指导,旨在提高肺康复护理的整体效果,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8例,21例为恶性胸腔积液组,47例为良性胸腔积液组。收集胸腔积液的胸腔镜下特点,胸腔积液及外周血CEA、CYFRA21-1和NSE。结果 良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镜下充血和结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胸腔镜、胸腔积液及外周血CEA、CYFRA21-1、NSE单项比,胸腔镜联合胸腔积液及外周血CEA、CYFRA21-1、NSE检测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100.00%。结论 内科胸腔镜在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取材成功率、病理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胸膜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过敏煎乃已故全国名老中医祝湛予教授发现之方,具有疏风散邪、固护卫表之功,因此在临床中广泛运用于诸多疾病,现对运用其方加减治疗小儿疾病举隅, 为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机制提供临床指导与依据。

  • 标签: 过敏煎 名老中医 小儿疾病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长途飞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长时间的飞行不仅对机组人员,也对乘客的健康造成了诸多影响。本文综述了长途飞行对健康的影响,包括时区改变引起的生理节奏紊乱、密闭舱内环境的不利因素、以及高空环境压力和缺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长途飞行期间机组人员和乘客常见的健康问题,如时差综合征、静脉血栓、下肢水肿、耳鼻喉疾病、飞行恐惧症及感染性疾病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长途飞行健康管理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航医队伍建设、完善健康管理制度、提升机上医疗设备保障水平和加强乘客健康教育等。

  • 标签: 长途飞行 健康管理 疾病预防 时差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8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潘立酮治疗,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胃黏膜炎症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胃黏膜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潘立酮治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多潘立酮 慢性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肝癌TACE治疗应用螺旋CT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54例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在肝癌介入治疗之后,为患者做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查看患者肿瘤血供情况、大小和碘油沉积状况,明确肿瘤活性状况。结果 肝癌介入治疗之后的28天后,为患者做螺旋CT检查。经过平扫之后,发现48例全瘤均匀致密患者,106例患者有高密度碘化油影沉积临床表现,病灶形态不规则。经过增强扫描,相较于肝癌介入治疗之前,肿瘤体积有所减小。结论 螺旋CT在肝癌介入治疗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以明确血流变化情况,掌握肿瘤活性状况,从而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较大参考价值。

  • 标签: 多螺旋CT 肝癌介入治疗 肿瘤活性 血流变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急性阑尾炎因发病急,及时治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它是外科医生常见到的一类临床疾病,其显著的特点是麦氏点持续压痛、反跳痛。长期以来,将手术作为医治阑尾炎的首选方法,即通常采用开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之于正常人,阑尾炎患者的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且出现恶心呕吐、转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急性阑尾炎通常的发病原因是细菌侵入管腔导致的腔内感染。近年来,临床上因误诊致使很多患者的阑尾 被切除,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 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研究成果,以期从理论方面为阑尾炎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B超 诊断 急性 阑尾炎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肠道寄生虫疾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2019年固有居民数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样本容量以及实验对象,对这些居民进行肠道寄生虫的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后居民对于肠道寄生虫病的知晓率、感染率以及就医率与2018年的数据记录进行一个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最终我们发现居民健康教育后对于该病认知度有了很大提升,其中有将近20%的人对该病的认知率已经处于及格和以上水平,甚至有的居民队医该病的了解的非常透彻;而且居民在健康教育后该病的感染率得到很好的控制,最主要的感染类型蛔虫病已经很少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居民有了感染的症状会主动就医,寻求感染类型,对症下药的人数也大幅提升,健康教育前后各项数据分析结果均有P

  • 标签: 健康教育 肠道寄生虫病 预防治疗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