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的干预。方法选择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妇女100例,年龄40~55岁女性医务人员,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干预,建立个案管理档案,进行个案优势评估,目标制定和实施,采用心理交流平台,心理应激支持系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得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预后有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焦虑症状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生活质量,采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围绝经期 医务人员 焦虑抑郁
  • 简介:【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扬州暴发后,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患者的救治效率,形成将确诊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完整有效链条。本文通过总结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治的实战经验,探索在突发状态下定点收治机构的医务管理模式,为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医疗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 医务管理 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提出像相应的干预建议。 方法 采用问卷星,通过微信发放问卷调查某肿瘤医院 1063名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通过自评焦虑量表( SAS) 、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 -平民版( PCL-C)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结果 1063名研究对象的焦虑水平得分为( 31.28±9.07),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水平得分为( 29.07±11.83)。其中 30人 轻度焦虑( 2.82%), 9人中度焦虑( 0.85%),重度焦虑( 0.28%); 197( 18.53%)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阳性,不同人口学差异下医务人员焦虑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差异分析,其中,在性别、文化程度、职业、被感染的风险、最担心的人、应急能力方面研究者的焦虑得分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被感染风险、最担心的人、应急能力方面研究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需要高度的关注与重视。

  • 标签: 新型冠状肺炎 COVID-19 心理健康 医务人员 焦虑 创伤后应激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固有免疫、炎症细胞因子和促炎症因子的异常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的增加有关。固有免疫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以人类固有免疫与2019-nCoV的相互作用作为框架,分析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结果,以及人类固有免疫的差异与COVID-19异质性的相关性。深入理解固有免疫细胞和可溶性炎症介质的病理生理机制,对建立COVID-19的诊断标志物和制订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目前仍需更多的基础研究来了解COVID-19与固有免疫之间的因果关系,当前这些研究仍然是滞后的。

  • 标签: 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遗传学 固有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艺 刘彤 刘鸣 吴明祥 陶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亚洲心脏病医院心脏外科 430022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重点实验室 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 300211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功能科 430022 ,武汉亚心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430056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可能导致潜在心脏损伤,本研究旨在探讨COVID-19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20年2月10~26日武汉亚心总医院隔离病区收治的93例COVID-19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心电图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93例患者中男51例,女42例,中位年龄为65岁。12例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ICU组)。48.4%(45/93)患者存在基础心脑血管疾病。ST-T改变为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占40.9%(38/93),其次为心律失常30.1%(28/93)。入院患者中23.7%(22/93)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升高,其中超过参考值上限5倍的患者比例为7.5%。与非ICU组相比,ICU组患者心电图异常Q波比例更高(33.3%对3.9%,P=0.006)。结论部分COVID-19患者会出现心电图异常及心脏损伤,对于合并基础心脏疾病患者应密切关注其心电图改变和潜在心律失常,预防不良临床事件发生。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律失常,心性 心脏损伤
  • 简介:摘要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我国前阶段抗疫经验,本文总结了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康复与预防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进展和专家意见,以期对疾病防控和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防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世界各国科研机构从多个方向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5条研发技术路线。现就新型冠状病毒各型疫苗的优缺点、研发进展与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2019年至今,虽然采取了众多预防和治疗措施,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在蔓延,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的认知不断完善,人们发现其不仅严重损害呼吸系统,而且对全身各大系统均有影响。在临床上,除呼吸道症状外,患者出现越来越多的肺外表现。人们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多系统累及的逐渐认识,可能对疾病的筛查、防疫、管理、传播、病情判断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人数达数千万,远超过2002-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感染人数。由于当前对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并非十分清楚,也没有专门预防和治疗的特效药物,对于传播如此迅速的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防控措施十分重要。而疫苗作为健康人的防护措施,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本文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相关疫苗的研发及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制策略及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疫苗 模型,动物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中的一种,因其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世界卫生组织将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即“2019冠状病毒疾病”。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例如咳嗽或是打喷嚏)和接触性(包括与患者密切接触,触摸被污染物体的表面后用手去触碰自己的口鼻等)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且传染性极强。当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院校应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院校 防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价值。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者为对象,共100例,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分组,50例是对照组,50例是研究组,对照组应用诱导排痰法核酸检测,研究组应用咽拭子核酸检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两组试验者均为阴性,检出率差异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者可采用核酸检测,有效检出疾病,采集方法包括咽拭子取样法、诱导排痰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咽拭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对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疗效以及发展前景。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用“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临床治疗新冠”“连花清瘟”“清肺排毒汤”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查阅相关文献,阅读比较试验方法与数据,得出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以及中医药临床治疗未来发展前景。 结果 检索得到相关文献25篇,纳入13篇作为本文的参考文献。其中高频次用药2篇,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临床疗效对照试验2篇,回顾性研究1篇,清肺排毒汤临床疗效4篇。虽然相关试验以及文献数量可观,但多是样本含量不高,对照组试验设计较少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试验步骤以及试验方法。 结论 相关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试验表明中药对于新冠肺炎患者可能有一定的治疗康复作用,大样本试验以及规范的临床试验可以增加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信度。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药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