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树舌灵芝产漆活性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优化了树舌灵芝产漆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产培养基中小麦麸皮、豆粕、硫酸铜和香兰素的添加量对树舌灵芝产漆活性具有显著影响;预测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小麦麸皮(20g/L)、豆粕(2g/L),硫酸铜(0.625g/L)和香兰素(0.0375g/L);优化培养基后漆活性达到45.85IU/mL,约为优化前的56倍,为大规模发酵生产漆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漆酶 树舌灵芝 PLACKETT-BURMAN设计 发酵
  • 简介:羽毛粉是由畜禽的羽毛和抽绒剩余下的羽毛梗经加工而成,属于动物蛋白质饲料,其粗蛋白质含量超过80%。但羽毛粉蛋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相对缺乏,胱氨酸含量丰富。未降锵处理的羽毛粉饲用价值很低。为了研究解羽毛粉的应用效果,试验选用192只23周龄产蛋良好的海兰褐商品蛋鸡,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鳃羽毛粉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三层阶梯式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进行饲养试验。

  • 标签: 商品蛋鸡 生产性能 羽毛粉 酶解 动物蛋白质饲料 粗蛋白质含量
  • 简介:饲料纤维素是开发和利用纤维素作为动物营养源的关键,其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饲料纤维素将在未来的畜禽生产中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明显改善饲料品质,降低饲料消耗,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并有效降低胃肠疾病的发生等。本文就饲料纤维素的特性、功能、应用效果,存在问题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饲料纤维素酶 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源
  • 简介: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首先对转几丁质基因烟草种子和烟苗进行初步筛选鉴定,再用WesternBlot进一步证实抗卡那霉素的转基因烟苗中外源转几丁质基因的表达.然后研究半嵌套式PCR(Semi-nestedPCR)检测转几丁质基因烟草植株及其烤后烟叶中的所转目的基因;利用限制性内切HindⅢ对半嵌套式PCR产物进行切,从而验证半嵌套式PCR产物是否为真正的目的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半嵌套式PCR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转几丁质基因烟草植株及烤后烟叶的方法.

  • 标签: 半嵌套式PCR 检测 转基因烟草 几丁质酶基因
  • 简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物防治田和化学防治田内不同发育期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乙酰胆碱酯(AChE)和羧酸酯(CarE)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化防田拟环纹豹蛛各发育时期AChE活性均较生防田中的低,其各发育期AChE的Km值也均明显高于生防田种群。从整个发育期来看,幼体的AChE活性最高,卵囊的最低,说明不同发育阶段AChE活性存在较大差异。而CarE的活性正相反,化防田种群卵囊、幼蛛、雌成蛛和雄成蛛的CarE活性均高于相应生防田种群,且幼蛛的CarE活性高于相应成蛛,生防田种群每一发育阶段CarE的km值也均高于相应的化防田种群。表明化防田中的拟环纹豹蛛有可能对部分农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

  • 标签: 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 乙酰胆碱酯酶 羧酸酯酶 活性 抗药性
  • 简介:广西彼得汉预混饲料公司封伟贤等,选用30kg的牡长大三元杂交猪96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D组为试验组(每千克饲粮分别以250,500、750U植酸取代基础饲粮中40%、60%、80%磷酸氢钙).以研究玉米一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植酸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42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C、D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05%(P〉0.05)、4.09%(P〈0.05)、2.64%(P〉0.05);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18%、2.62%、1.75%: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分别是对照组的97.38%、97.03%和97.73%.血清中钙含量分别提高了4.22%、4.22%、8.125(P〈0.05);血清中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46%、0.36%、14.23%(P〈0.05),其他生化指标各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三元杂交猪 基础饲粮 生长性能 植酸酶 血液生化指标 平均日增重
  • 简介:一、应激代谢的概念应激代谢(stressmetabolism)是指有机体在经历生理逆境(高温、低温、缺氧、病原或毒素侵染等理化及生物因子)时免疫系统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是生物体抵抗有害因子,维持自身正常生理

  • 标签: 昆虫 应泊
  • 简介:利用超声波预处理半纤维素,使其活性得以提高,进而提高马铃薯渣的解效率。首先,考查解条件,即pH值、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马铃薯渣解效果的影响;其次,考查了超声波预处理条件(如超声功率、超声处理时间)对半纤维素活性的影响;再次,考查了放置时间(0~2.5h)对超声处理后的半纤维素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5.0~6.0,水浴温度50℃,水浴时间15min为半纤维素的最佳解条件;超声功率600W,超声时间4min为半纤维素的最佳超声处理条件;在放置时间为0~2.5h时,超声波处理后的半纤维素与未处理的溶液相比,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活性(p<0.05)。该研究表明,超声波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半纤维素活性。

  • 标签: 马铃薯渣 超声波预处理 半纤维素酶活性 酶解效率
  • 简介:介绍了纤维素的来源、制备方法。重点论述了纤维素在食品加工、发酵,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展望了该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纤维素酶 食品工业 应用
  • 简介:1在水温6℃、14℃、22℃下和180×60×50cm控温水族箱中,饲养初始鱼体质量11.3±0.9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lenok幼鱼21d,测定了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和肠)中的蛋白、淀粉和脂肪的活力。结果表明:水温14℃下胃蛋白活性最高,其次为水温6℃时,22℃时消化活性最低,显著低于前2个处理组(P〈0.05)。肠中脂肪活性最高,显著高于胃和肝中(P〈0.05),其次为幽门盲囊。各消化器官脂肪活力均在14℃时最高,其中肠和幽门盲囊中脂肪活力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各水温条件下,幽门盲囊中淀粉活性最高,其次为肠。6℃时,幽门盲囊中淀粉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14℃和22℃时,幽门盲囊和肠中淀粉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胃和肝脏中差异不显著(P〉0.05)。14℃时各消化器官淀粉活力最高,6℃时肝脏和肠中淀粉活性显著低于14℃时,其它组织中各处理组间淀粉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细鳞鱼 水温 消化酶活性
  • 简介:采用Alcalase蛋白水解杏仁蛋白,以水解度(DH)及水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ACE)的抑制率为指标进行解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较大活性的ACE抑制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pH值7.0,温度50℃,底kL4%,底物质量分数为2%。该条件下经60min水解,其水解度为12.23%,得到ACE抑制肽的IC50值为0.85mg/mL。

  • 标签: 杏仁蛋白 Alcalase酶 ACE抑制肽
  • 简介: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一直是动物营养学非常关注的研究领域,尤其在当前饲料原料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饲料的利用价值更值得重视。阻碍畜禽对饲料充分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饲料原料中含有多种多样的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通过干扰畜禽的正常消化和代谢功能而影响动物生产潜能的充分发挥,降低饲料的利用效率。已经发现在豆类籽实和饼粕饲料中含有较高的α-半乳糖苷。部分研究报告指出α-半乳糖苷是一种抗营养因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α-半乳糖苷的抗营养作用研究,并且介绍了α-半乳糖苷在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 标签: Α-半乳糖苷 酶制剂
  • 简介:概述了乙酰辅酶A羧化(Acetyl-CoAcarboxylase,[EC6.4.1.2],ACC)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以及以ACC为作用靶标的抑制剂的发展状况.根据抑制剂在体内与体外的抑制数据,讨论了化合物物理性质与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ACC抑制剂主要有芳氧苯氧丙酸酯类、肟醚类环己二酮类、芳氧苯基环己二酮类和三酮类环己二酮.其中肟醚类环己二酮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ACC抑制剂已经有几十种商品化的产品.目前新发现的芳氧苯基环己二酮类和三酮类环己二酮类ACC抑制剂可能成为新的除草剂热点.

  • 标签: 乙酰辅酶A 羧化酶 抑制剂 研究进展 除草剂 芳氧苯氧丙酸酯
  • 简介:近年来由于养殖户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不科学使用,导致出现大量的耐药菌株,而抗生素类药物的研究又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及金钱.因此,安全无污染、无耐药性的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市场上出售的微生态制剂产品也很多,"加益生素"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验证该制剂的实际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加益生素"试喂雏鸡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益生素 雏鸡 效果试验 微生态制剂 无耐药性 抗生素类药物
  • 简介:综述了肉类嫩化的种类、性质、嫩化机理以及研究现状,探讨了肉类嫩化在肉类加工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肉类嫩化做了展望。

  • 标签: 嫩化酶 应用
  • 简介:对玉米皮改性水溶性膳食纤维(玉米皮改性SDF)法制备工艺的中试进行探讨,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为:解时间90min,料液比1:10,搅拌转速120r/min,玉米皮改性SDF的得率为16.90%。更多还原

  • 标签: 玉米皮 改性水溶性膳食纤维 酶法制备 中试
  • 简介:通过对番茄感染南方根结线虫后其叶片中几种保护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番茄叶片中的苯丙氨酸解氨(PAL)活性即开始低于对照,随后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15d之后,活性又开始显著低于对照水平,一直持续到第30d,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多酚氧化(PPO)活性变化受线虫侵染的影响较小,在试验期间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超氧化物歧化(SOD)的活性在接种后第1d即显著低于对照水平,至第7d的时候恢复至对照水平并持续至第30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20d均显著高于对照水平。因此,POD活性可以作为早期判断番茄是否感染根结线虫的一项指标。

  • 标签: 番茄 根结线虫 叶片 保护酶活性
  • 简介:采用纤维素水解法提取大豆皮果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法提取大豆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测定大豆皮果胶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法提取大豆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加量2%,提取温度50℃,缓冲液pH4.6,提取时间150min;在此提取条件下,大豆皮中果胶物质的平均提取率为7.2%。经鉴别试验和相关理化性质测定,法提取的大豆皮果胶具有GB25533—2010规定的果胶凝胶特征,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1.2%,酯化度为57.2%,属于高甲氧基果胶。

  • 标签: 大豆皮 果胶 纤维素酶 提取工艺 理化性质
  • 简介:为了探究口含烟烟碱(NIC)在人体胃部的吸收特性,配制了特定浓度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使其pH=2.0,并在该条件下配制不同浓度的烟碱溶液样品,随后用该样品作用于胃蛋白,利用多种光谱学方法(分子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模拟对接技术观察添加不同浓度烟碱前后胃蛋白的光谱学变化,初步研究了NIC与胃蛋白(Pepsin)相互作用机理。光谱学与分子模拟对接结果表明:1)NIC与Pepsin之间为静态荧光猝灭机制;2)NIC与Pepsin之间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自发的发生相互作用;3)NIC与Pepsin之间存在着一个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4)NIC和Pepsin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使Pepsin中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极性增加,同时使得Pepsin多肽链的C=O、C-N和N-H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Pepsin的构象和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同时NIC的加入对Pepsin活性呈明显的增强效应。以上研究结果对口含烟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 标签: 烟碱 胃蛋白酶 光谱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