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王夫之这位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在近代著名史家胡思敬心目中,是一位捍卫道统,传承风教的正统大儒形象。为"去其小疵,存其大纯",胡思敬著述《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一书,较为系统地考察了《读通鉴论》的偏颇之处。本文在详细论述《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史论特点后认为,是书不仅是研究王夫之学术思想不可忽视的参考资料,而且也是清末民初保守派史家历史撰述的一个典型,其在中国史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胡思敬 《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 王夫之 《读通鉴论》
  • 简介:后晋是石敬瑭依靠契丹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但是后晋却在历史洪流中迅速灭亡。在《通鉴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二《契丹灭晋》部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契丹进攻固然是其灭亡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从中更能看出,后晋灭亡是众多因素促成的,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为“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通鉴纪事本末·契丹灭晋》 后晋 灭亡 原因
  • 简介:笔者目前在校点全国高教古委会古籍整理资助项目《续资治通鉴纪事本末》(清朝李铭汉、李于锴编辑,光绪二十九年武威李氏家藏木刻本)的工作时,经常借鉴中华书局校点本《续资治通鉴》,获益匪浅。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发现其中有些关于辽人姓名异写所产生的错误。今将笔者校点部分中此类情况择其要者,订正如下。

  • 标签: 校点 姓名 举例 订正 错误 情况
  • 简介:南宋李焘所著之《六朝通鉴博议》,原有宋毕万裔宅富学堂刻本和文渊阁本,近年南京出版社 以宋本为底本重新进行点校并收入《南京稀见文 献丛刊》。该版本虽参校了《资治通鉴》和相关正 史[1](导读P,16),但仍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本 文仅就其中一处所涉人名进行辨疑。 

  • 标签: 人名辨 六朝通鉴 博议人名
  • 简介:2017年9月开始,我与宜昌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徐小云、周颖对宜都红茶厂、宜都市档案馆、宜昌市档案馆和湖北省档案馆有关宜红茶的史料进行了系统的查阅,在湖北省档案馆、宜都市档案馆和宜都红茶厂发现了有关宜都红茶厂的档案305卷(其中宜都档案馆有232卷)。

  • 标签: 中南区 宜红茶
  • 简介:讲起“五胡十六国”,想到什么呢?首先,大概是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五个“胡族”;然后,可能是有哪十六个国家,什么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前秦、后秦,前凉、后凉等等;再是,每一国的开国者是何人、属于何族、定都于何处等等。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想一想,记得这些就等于认识“五胡十六国”了吗?如果说,这些是认识那个时代的“基础知识”,我们还是要问,记得这些,有什么意义可说呢?

  • 标签: 《通鉴》 五胡十六国 小人物 外交辞令
  • 简介:120万字的《贵州省志·审判志》,在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院编委会、撰稿人员10余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编成。它的出版,填补了贵州建省以来审判机关无历史记载的空白,是贵州审判史上的一大喜事,值得庆贺。

  • 标签: 《贵州省志·审判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指导思想 审判活动
  • 简介:据《仙鉴》卷首各《序》和卷内文字可证赵道一号全阳,宋末元初隆兴府奉新县浮云山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精勤刻苦,对丹道玄学有深入理解,但不显于世,留存文献几乎未见任何专门记载。《仙鉴》除了常见的《正统道藏》本外还有多个版本,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残3卷本很可能是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所著录的元刻本,但经过明初修版,确切来说应是元刊明修本。国家图书馆藏残7卷本可能与国图藏残3卷本同为元刻明修本。这两个版本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所有《仙鉴》版本分属两个系统,即"前卷后集"本系统和《正统道藏》改编本系统。"前卷后集"本即按照《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前卷》36卷、《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6卷的方式编纂,应是赵道一原刊的早期刊本;《正统道藏》改编本拆分了《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前卷》36卷,且存在不少误、脱、衍、乱的异文,偶有扞格难通的地方。青岛博物馆藏《正统道藏》未经后世修补,其所收《仙鉴》有重要的校勘价值。

  • 标签: 赵道一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仙鉴
  • 简介:宋元明时期以来,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出版业的发达,产生了诸多普及性史书,江贽《少微通鉴节要》和曾先之《十八史略》即其典型代表。两书约在丽末鲜初传入朝鲜半岛,明人以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义例改订的版本迅速风靡朝鲜社会,成为朝鲜各阶层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渠道。曾、江二史在朝鲜王朝前期备受推崇,出现了诸多续补之书,但到朝鲜王朝后期,士人特别是实学学者受清代学术影响,针对两书展开了系统批评,不仅抨击其义例与内容不符之类形式方面的问题,也对书中所载史实的可靠性进行质疑。即便如此,两书在童蒙教育中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普及性史书 《少微通鉴节要》 《十八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