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内平滑肌瘤(IV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血管生成相关分子在IVL中的表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0例IV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的无复发生存(RFS)率的差异。对10个血管生成相关分子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分析其在IVL中的表达特点,计算表达率高的分子诊断IVL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价值。结果40例IVL患者年龄[M(Q1,Q3)]为47(43,50)岁,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2.5%(5/40),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准确率为26.7%(8/30),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为30.0%(12/40)。IVL总体复发率为10.0%(4/40)。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既往有剖宫产史的IVL患者的累积RFS率(40.9%)低于无剖宫产史者(96.4%)(P<0.05);中位RFS时间短于无剖宫产史者(16.4比22.2个月)。肾上腺髓质素(ADM)、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在IVL中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65.0%(26/40)、75.0%(30/40)、57.5%(23/40)和50.0%(20/40)。肿瘤最大径>5 cm者FGFR1表达强度和阳性率高于肿瘤最大径<5 cm者(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FGFR1联合ADM、VEGFR3和TIE1诊断IVL的AUC为0.876(95%CI:0.788~0.964,P<0.001)。结论IV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既往有剖宫产史者累积RFS率低,复发间隔较短,影像学及冰冻切片诊断率低。FGFR1与ADM、VEGFR3、TIE1在IVL中均呈高表达,四者联合应用诊断IVL的效能高于影像学及经典的血管内皮标志物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平滑肌瘤病 血管生成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腔内平整化治疗(IPT)对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金钢砂磨针磨除内膜的方法建立颈动脉内膜剥脱模型。用随机数表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比Ⅱ组),每组8只。Ⅰ组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模型对照组;Ⅱ组为采用金刚砂磨针磨除内膜后,行IPT;取对侧颈动脉作为自身对照。术后即刻及2周应用超声诊断仪评价血管狭窄程度。2周后,取两侧颈动脉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评价内膜增生情况。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周后,Ⅱ组腔管比(内腔面积/总面积)低于Ⅰ组[(40.57±2.40)%比(52.79±2.01)%,t=8.387,P<0.01],新生内膜区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低于Ⅰ组(0.134±0.020比0.110±0.011,t=2.621,P<0.05),血管平均血流速度低于Ⅰ组[(111.300±21.380) cm/s比(168.700±13.640) cm/s,t=4.222,P<0.01],管腔直径高于Ⅰ组(0.852±0.152) mm比(1.167±0.213) mm,t=2.52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T能够抑制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可能与血小板黏附减少有关。

  • 标签: 动脉内膜剥脱 血小板黏附 内膜增生
  • 简介:摘要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变异的子宫平滑肌瘤所致。容易复发,转移。国内外多为散在的个案报道,目前经检索共报道约200例。而侵犯下腔静脉和心脏者更为罕见。现报道1例侵犯右心房及下腔静脉的病例。1

  • 标签: 静脉内平滑肌瘤 心脏内肿瘤 术前及术后护理体会
  • 简介:MRI诊断右侧髂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栓,该病患者的子宫、下腔静脉、右心内的肿瘤在MRI上表现为同一信号,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病变延伸到腔静脉和右心的病例非常罕见

  • 标签:
  • 简介: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通过提高输送电压等级的方式提高了直流输送容量和输电效率,节约了土地和走廊资源,提升了经济和社会效益。±11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作为±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关键主设备之一,肩负着抑制谐波、限制故障电流等作用。在±8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研制的基础上,根据±11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11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的均压屏蔽装置进行研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MAXWELL建立了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静态场分析法计算了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的整体电位、电场分布,得到了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均压屏蔽装置的表面电场强度。结果表明,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第一层均压环表面电场强度最高,达到了1151.95V/mm,通过实际的端对地操作冲击试验验证了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均压屏蔽装置的屏蔽效果,±1100kV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的均压屏蔽装置达到设计要求。

  • 标签: ±1100kV 干式平波电抗器 均压屏蔽装置 端对地操作冲击
  • 简介:摘要: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医疗体系的构建、平衡关系的维持,以及医疗、医药价格的稳定。传统医疗中按照项目付费引起医疗资源使用不合理现象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对于医药物质而言也会出现浪费的现象。对此,本文就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在DRG定价原理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医疗体系的关系,如何通过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在医方和保方中权衡以维持其平衡关系,当然对于医疗行业市场化而言,民营医院的加入也打破了传统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在价格上对于患者而言更具有优势。

  • 标签: 博弈论 医疗价格 医疗体系 平衡
  • 简介:摘要 报告了 1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右心系统子宫内平滑肌瘤及盆腔巨大肿瘤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患者术前多次脑梗死病史,进行全面评估,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维持循环稳定,预防脑梗死再次发生,保持胸腹阴部均引流通畅,加强胸腹联合手术切口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心律失常、出血、重要脏器损害、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第 40天出院。

  • 标签: 体外循环 右心系统 子宫内平滑肌瘤 胸腹联合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接收并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31例,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收并行传统颌骨切除术的另31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windowingdecompressiontreatmentthecurativeeffectoforalandmaxillofacialcyst.MethodsrandomfromourhospitalinJanuGary2014-January2015receivedduringparallelwindowdecompressionforthetreatmentof31casesofcystoforalandmaxillofacialregion,asateam;Selectedatthesametimereceivetraditionalparalleljawresectionofanother31patientswithoralandmaxillofacialcystascontrolgroup,twogroupsofcurativeeffectanalysis.Resultsthegroupaverageoperationtime,intraoperativebloodloss,averagehospitalizationdays,clinicaltotaleffectiverat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suchas,significantdifferencecomparedwithcontrols,thereis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Aftertreatment,twogroupsofrecurrencerat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oralandmaxilloKfeayciawlocrydsstwindowingdecompressiontreatmentthecurativeeffectissignificant,worthyofpromotion.Cystoforalandmaxillofacialregion;Windowingdecompression;Treatment;Thecurativeeffect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4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油田开发成本压力不断加大,重复利用老井资源、实施套管开窗侧钻成为挖潜增效重要手段。但是目前中原油田在双层套管开窗、井漏后固井质量无法保证等方面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开展技术攻关,逐步形成了东濮老区双层套管开窗、深层套管开窗侧钻和小井眼尾管正注反挤固井技术,为下步探索更高难度的套管开窗侧钻井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侧钻 小井眼 开窗
  • 简介:定向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已成为井下大修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套管开窗侧钻可有效的利用原井的上部套管及地面管网,减缓水、气锥进,改善驱油效果,使低渗油藏、裂缝性油藏及薄油藏发挥更大的潜能。简述了华北油田应用套管开窗技术采用的井身结构、开窗工具、开窗磨铣的步骤和开窗技术参数;定向侧钻采用的钻头和井眼轨迹控制方法,以及完井施工时尾管结构的确定、下入,钻井液的调整和固井作业。该技术经华北油田7口定向侧钻井实例应用,大部分井取得了较高的产能。

  • 标签: 定向井 套管开窗 侧钻 小井眼井 老井挖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5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以传统式开腹术治疗,实验组(55例)予以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2±1.0)ml、手术时间(60.0±11.0)h、住院时间(5.0±1.8)d,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21.7%相比,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3%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开窗术应用于肝囊肿患者中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开窗术 肝囊肿 疗效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部囊肿主要分为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两部分。本文就口腔颌面囊肿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细致阐述和分析。

  • 标签: 口腔 颌面部囊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结果临床治疗35例,分别在术后第1、3、7天复查CT,血肿清除率均在80%以上,无1例再出血,术后三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15例,Ⅲ级9例,Ⅳ级3例,死亡5例.其中,术前意识状态Ⅰ级者共2例,术后ADL分级全部为Ⅰ级.结论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5(50~60)min,无胆漏、出血、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8.3(8~9)d。平均随访7(3~12)个月,囊肿无复发。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是一种安全而又有效的手术,随着器械的改进和术者经验的积累,可作为常规手术方法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肝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肝脓肿开窗术患者应在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51例腹腔镜肝囊肿患者开窗术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采用综合护理的措施,对照组18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7.78%,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在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有利于创伤的恢复,痛苦较少,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荐。

  • 标签: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 护理措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开窗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内肝囊肿复发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开窗术,于临床推广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开窗引流 肝囊肿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开窗式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2013-10—2017-04间收治的84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激光打孔对口引流,观察组采取开窗式手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随访3~6个月,统计2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3例(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2.38%),对照组复发8例(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开窗式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开窗式手术 耳廓假性囊肿 近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的疗效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2组,一组为实验组,共41例,一组为对照组,共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开窗减压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口腔颌面部 囊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款可开窗抗反流引流袋,临床护理中,盆腹腔外科手术常需留置盆腔、腹腔引流管,盆腹腔引流管是腹部外科手术中较常用且重要的管道之一,用来引流出盆腔、腹腔内存积的渗液,血液等,以便于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有无腹腔出血及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并可减少外科吸收热的发生[1]。但引流管周围常有渗液,会从引流管和局部腹壁戳孔之间出现渗漏,腹水、引流液或者消化液经此溢出,敷料衣被易被污染,且刺激局部皮肤甚至溃烂,给患者及医护人员带来了诸多困扰和不便,持续渗出使患者盆腹腔引流管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皮疹、糜烂甚至造成引流管处感染,引起细菌沿引流管向腹腔内深部迁移,造成继发感染,增加了患者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为此我们提出一件式可开窗抗返流引流袋来解决上述问题[2-3]。

  • 标签: 可开窗 抗返流 引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