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经眶周小切口复位固定颧骨复合骨折(ZMC)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共治疗93例ZMC骨折,其中单纯经眶周(眉弓外侧和下睑缘下)小切口复位58例(62%),眶周小切口+上颌前庭沟切口复位35例(38%).术后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观察,随访半年.结果:84例(90%)痊愈,面部畸形与眼球功能障碍完全恢复,眶周无明显瘢痕;9例(10%)明显改善.结论:ZMC骨折经眶周小切口入路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可同期进行眶底探查与眶底骨缺损重建,对复杂性骨折还需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固定.

  • 标签: 颧骨复合体 颌面部骨折 开放复位 眶周切口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应用原理和目标有相似之处,都能够作为环境破坏和污染的修复手段,在实际环境修复工程中关系密切,但由于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仍存在一定差异,制约了使用过程中的工程效益。本文主要对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进行比较,对二者形成的复合系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有所帮助。

  • 标签:
  • 简介:殖民化时代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的结束,使得地区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地区层次不仅包括国与国间的关系,还包括地区间的关系,更涉及到全球层次的关系。与全球主义和新现实主义重视全球层次不同,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巴里·布赞的“地区安全复合”理论以地区层次作为研究国际安全的视角。本文根据“地区安全复合”理论,对朝鲜半岛作为东北亚次区域的安全复合的形成、影响其安全结构的变量以及半岛社会性建构模式的发展趋向加以论析。

  • 标签: “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 朝鲜半岛 东北亚次区域 安全复合 社会性建构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60例楔状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组患者采用Dyract复合充填。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5%,治疗组7例无效中修复体脱落4颗,折断2颗,继发牙髓炎1颗;对照组组23例无效中脱落16颗,折断7颗。结论采用光固化复合修复楔状缺损较光固化复合树脂更理想,简便,容易操作,美观逼真,不变色,是修复楔状缺损的理想材料。

  • 标签: 光固化复合体 修复 楔状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是在艺术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艺术复合的流变过程,理解当代艺术存在的混搭风多元化,思考在如今生物艺术快速发展阶段,物种与物种之间文化边界逐渐消失,重新审视后人类的归属和命运。方法是从远古时代在面对强大的自然时发展出的他们特有的精神现象即图腾崇拜作为研究的的开端,其后探讨国外出现的怪诞艺术,最后对后人类时代生物艺术的出现以及赛博朋克风的的混搭符合风进行理论探讨。结果是通过分析后发现,艺术复合流变的过程与人、自然、机械息息相关,同时人、自然和机械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结论是通过对艺术复合的研究,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范围及内容,为艺术理论研究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设计思维。 关键词:复合、人类、自然、科技 I. 前言 人类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对物种进行不断的探索。远古人类他们创造出了大量人与动物的复合,此时艺术开始出现混搭复合风。古代时期,艺术的混搭风格逐渐转向怪诞,出现了诸多多观念碰撞的艺术作品。进入后人类时代,艺术与科技产生了激烈的交锋,艺术主题从人与自然重组的传统艺术转向了人与科技融合的当代艺术。人类从自然物与人组合的艺术创造中释放出来,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基因的研究,使概念现实化形象化,从而创造出了多种新物种,挖掘生物个体的潜力和极限。后人类时代的来临,生物艺术主题的出现,让复合的研究者可以不再纸上谈兵。科技的迅猛发展让基因工程技术介入人类身体并产生某种变化成为可能。面对未来,社会的变迁和人类的命运都将重新审视。 II. 图腾复合 A. 图腾复合—动物与人 图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化现象之一,象征着原始人类的祖先、守护神和亲属。“图腾”一词起初为印第安语,本意为“亲属”,这意味印第安人相信人类与其他物种存在某种血缘关系。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对自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作为移植物改善鼻尖形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9年6月,北京米扬丽格医疗美容门诊部对622例患者行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重塑鼻尖,其中男28例,女594例,年龄18~42岁,平均27.47岁。用鼻中隔、耳软骨做鼻中隔延伸移植物、撑开移植物、鼻尖移植物,重塑鼻尖形态。结果622例患者手术后鼻外形获得显著改善,鼻尖形态自然、圆润,同时无鼻中隔黏膜破损、假体外露、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6年,除12例患者出现轻度鼻尖下旋,余610例鼻尖形态稳定,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重塑鼻尖形态可获得满意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鼻整形方法。

  • 标签: 外科,整形 鼻中隔软骨 耳软骨 鼻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肋软骨与耳软骨综合的比较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150例鼻综合整形患者,对其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查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150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耳软骨实施鼻综合整形手术,观察组给予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手术,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对患者随访6个月~2年,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整形手术效果,整形后鼻尖形态贴合完整良好,对照组耳软骨更加接近于鼻部解剖结构,两组未发生鼻畸形案例。结论肋软骨和耳软骨都是鼻综合整形手术中常用的材料,根据患者的先天鼻部基础选择适合的整形材料,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具有良好的整形效果,提高了患者鼻部的美观度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整形手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肋软骨 耳软骨 鼻综合整形 护理
  • 简介:摘要:软骨缺损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应用软骨颗粒进行软骨修复是目前比较新颖的方法。高水准的基础实验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初步的临床试验报道也证实了应用软骨颗粒修复软骨缺损的有效性。但是目前的临床数据有限,尤其是应用自体软骨颗粒移植修复的报道较少,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更是少有报道。此外,这项技术的适应症、技术方法等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因此,本文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归纳综述。

  • 标签:
  • 简介:软骨保护剂(Chondroprotectiveagents)也可称为改变结构药物,是能部分或全部地阻断、稳定甚至逆转骨关节炎(OA)患者关节软骨损伤的药物[1].这类药物一般见效较慢,停药后疗效仍持续一定时间,现已开始应用于OA的治疗.

  • 标签: 软骨保护剂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鼻黏骨膜下埋藏术治疗萎缩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26例萎缩性鼻炎采用病人自体肋软骨作为鼻腔黏骨膜下埋藏材料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13年,痊愈1例,显效14例,改善1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病人自体肋软骨作鼻腔黏骨膜下填充术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萎缩性鼻炎 自体肋软骨 埋藏术
  • 简介:摘要对于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来说,二者都需要借助环境学或者是生态学中的基本原理,并且通过相应的人工调控实施工程反应措施,最终实现保护环境或是保护生态的目的。本文先对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对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复合系进行探究。

  • 标签: 环境工程 生态工程 复合体系
  • 简介:用合成分析方法探讨MCC热力学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MCC整个生命史里,对流层中下部为正涡度区,200hPa以上为负涡度区;发展时刻辐合区突然抬升;MCC前期的垂直上升速度最大中心高度低于后期的;MCC的高低空的冷心、中层暖心的温度结构在成熟期以后不明显

  • 标签: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热力学结构 合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义眼座-细胞复合在体外的生物活性。方法将12个大小约3 mm×3 mm×2 mm的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个:实验组接种50 μl浓度为1×106/ml的血管内皮细胞悬液;对照组接种等量无细胞培养液;两组均放入10%完全培养基(10%胎牛血清与90%高糖培养液配制)后5、10及15 d,对两组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前列环素及内皮素进行定量检测;20 d后做义眼座病理切片,观察义眼座内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皿内细胞正常增生,实验组三种因子在不同时间的分泌量存在差异(P<0.05);细胞因子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第15天VEGF、PGI2、EDN1因子分泌量分别为(6 147.31±691.50)pg/ml、(104.92±6.32)pg/ml和(6.32±0.49)pg/ml,对照组未见细胞因子,实验组义眼座块内可见血管内皮细胞长入,部分细胞形成管腔样结构。结论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在义眼座内生长情况良好,细胞-义眼座复合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 标签: 工程,组织 细胞,内皮,血管 义眼座,羟基磷灰石 培养,体外 活性,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跗跖关节复合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5例跗跖关节复合损伤的病历资料,评价手术预后。结果所有病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有3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有2例内侧柱跖跗关节再次脱位需要做关节融合术。本组按照JOA2疗效判定标准;优;10例,良;2例,好;2例,差;1例。结论跗跖关节复合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解剖复位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跗跖关节复合体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采用DSC方法探讨了酚醛摩尔比(F/P)为1.3,1.5,1.8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运用DSC技术分析了热固性酚醛树脂/木粉复合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固化行为。运用Kissinger和Ozawa法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其固化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的F/P摩尔比越高,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就越低。木粉的加入加速了酚醛树脂固化反应,同时也降低了酚醛树脂固化反应活化能。

  • 标签: 酚醛树脂 木粉 固化行为 DSC
  • 简介:摘要在全球化经济急剧发展的今天,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我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主题。因为经济的繁荣和工业的发达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土地沙化引发泥石流、空气质量常年下降、臭氧层孔洞逐渐扩大等问题日益凸显,让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的研究、探索和发展变得刻不容缓。本文将从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以由其所组成复合系的发展方向与动态等层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环境工程 生态工程 发展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患者为对照组(100例),对比两种不同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成功率。结果复诊两组患者2年、4年的成功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发生牙髓炎、根尖周炎、密合差、充填物脱落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疗效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Dyract复合体 牙体 楔状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
  • 简介:目的:眶颧复合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手术矫正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1/2006—05我院眼科收治的45例眶颧复合骨折合并眼球内陷患者行骨折复位和眼眶重建的手术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早期手术11例,晚期手术34例。通过眉弓外侧切口、下睑切口、前庭沟切口和冠状切口联合人路,在建立良好咬合关系的基础上,恢复和加强眶颧复合正常解剖结构,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Medpor充填修复眶壁骨折矫正眼球内陷。45例患者术后随访12~30mo。结果:所选45例患者术后外观获得显著改善,眼球内陷矫正,复视得到改善。早期手术病例组骨折复位和功能恢复均优于晚期组。结论:眶颌颧复合骨折手术可以恢复正常面中部外形、矫正眼球内陷和改善复视症状。早期手术更容易达到解剖复位,提高疗效。

  • 标签: 眶颧复合体 骨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肩上方悬吊复合(SSSC)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2011年收治的18例SSSC联合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Miller和Ada分型Ⅰ型骨折3例,Ⅱ型骨折7例,Ⅲ型骨折5例,Ⅳ型骨折3例,其中Ⅰ、Ⅱ、Ⅲ型骨折复合损伤10例。所有骨折均首先手术显露、固定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然后采用改良Judet后方入路处理肩胛颈骨折。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按照Herscovici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2例,良5例,可1例。结论通过手术恢复SSSC的完整性,有利于发挥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及稳定性作用。

  • 标签: 肩上方悬吊复合体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GATOR1蛋白复合作为mTORC1上游的负性调控因子,是mTOR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和自噬起到了重要作用。GATOR1蛋白复合包括DEPDC5、NPRL2和NPRL3共3个组成部分,三者相互协同配合在细胞内共同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凋亡。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GATOR1蛋白复合相关基因变异与癫痫之间的关系逐渐被认识。本文对GATOR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癫痫的临床表现和致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