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晚期乳腺癌患者中选取52例,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其中,初治组为90.00%,复治组为56.25%。对比初治组和复治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P<0.05;本次研究选取的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20例为Ⅲ—Ⅳ度骨髓抑制,占38.46%;其余为Ⅱ度之下骨髓抑制,通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极少数患者出现腹泻、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均按期完成治疗。结论在治疗晚期乳腺癌疾病临床上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具有良好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 标签: 表阿霉素 多西他赛 晚期乳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风险评估在外科住院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制定导管风险评估,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做到准确评估。对高风险患者,及早实施预防监控措施,包括妥善固定导管,适当约束肢体,有效镇静镇痛,规范高风险护理操作,强化患者防脱管意识,加强舒适护理。结果实施规范化导管风险评估后,各种导管滑出率下降,护理质量提高。结论对外科住院患者的管道管理采用导管风险评估后,可有效降低管道脱管率。

  • 标签: 导管风险评估表 管道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柔吡星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柔吡星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5-氟尿嘧啶、阿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CR8例,PR36例,近期总有效率为73.3%(44/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近期总有效率26.7%(16/60)(P<0.05);不良反应为脱发、厌食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等,多数患者能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柔吡星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患者能耐受,值得推广。

  • 标签: 多西他赛 表柔吡星 化疗乳腺癌 临床疗效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微创手术查检,提高普外科腔镜手术效率.方法将150例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经验性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微创手术查检进行护理干预,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75例病人在手术时间、器械、设备准备的完好率、医生的满意度,护士长抽查存在的缺陷点方面,均优于观察组。结论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使用微创手术查检,能提高手术效率,提高病人和医生的满意度。

  • 标签: 微创 查检表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采取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此减轻化疗药物毒性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阿霉素联合我多西他赛治疗时,给予护理措施干预,分析73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3例患者未发生1例严重过敏,出现35例白细胞减少,3例血小板减少,2例贫血,未发生皮肤过敏与体液潴留。结论给予护理措施干预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更顺利的度过化疗期,杀灭肿瘤细胞,有效延长生命周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表阿霉素 多西他赛 晚期乳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阿霉素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化疗治疗的4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观察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最高为77.08%,显著高于骨髓抑制(12.50%)、皮肤/黏膜毒性及脱发(56.25%)、心脏毒性发生率(12.5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皮肤/黏膜毒性及脱发不良反应发生率次之,显著高于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皮肤/黏膜毒性及脱发、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中,Ⅲ~Ⅳ级不良反应均显著低于Ⅰ~Ⅱ级,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患者均行对症治疗后好或恢复正常。48例患者治疗后近期有效率为62.50%(30/48)。结论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风险较低,经过对症治疗可有效减轻不良反应危害,该联合化疗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联合化疗 乳腺癌 紫杉醇 表阿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带教,比较运用不同带教方法后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实习出科理论、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及对带教方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表 肠造口术 护理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选取心血管内科2015年10月—2016年2月入院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120例,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评估(有高危风险予以评估),观察组62例入院时根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进行评估,并予风险防范措施。结果对照组发生跌倒/坠床2例,观察组发生跌倒/坠床0例。结论通过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应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预防跌倒、坠床。

  • 标签: 跌倒/坠床评估表 老年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日常考核是一种形成性考核,也是临床药学专业实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办学历史较短,本科临床药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模式尚不成熟,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未能对日常考核给予足够的重视。我科通过规范日常考核,规范日常考核的过程。另外,我们还发现,日常考核还可以用于教学监督,提高学生的素质。文章主要总结了我科院对日常考核的设计思路,应用方法,并总结了日常考核的价值及在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旨在提高实习带教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 标签: 日常考核 教学改革 临床药学专业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眼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颞侧组及上方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分别在颞侧与上方1030处近角膜巩膜缘透明角膜做角膜切口,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的干眼症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河高度。结果上方组干眼症评分显著低于颞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上方处近角膜巩膜缘透明角膜做角膜切口相比,颞侧做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会增加白内障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干眼症评分,但两种切口对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河高度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透明角膜切口 白内障 眼表 超声乳化手术 干眼症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研究。结果术后三大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术后复发率低。结论THP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预防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THP膀胱灌注 浅表性膀胱癌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分析手术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QCC活动对我科手术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单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分析得到的数据有效地提高了压疮风险评估正确率和护理干预措施实施率,全体圈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和责任荣誉六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通过分析压疮评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有效提高了压疮风险评估的正确率和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率,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压疮的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 问题分析 护理对策 预防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柔吡星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采用多西他赛柔吡星治疗,治疗方案为给多西他赛,按75mg/m2溶入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第一天持续1h静脉注射;柔吡星60mg/m2加100mL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0min,第1天。应用多西他赛前1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10mg,2次/日,连用3天。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5%),部分缓解20例(50%),稳定10例(25%),进展8例(20%),总有效率为55%。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脱发、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等,多数患者能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柔吡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患者能耐受,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联合采用奥沙利铂、柔比星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对象为2015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接受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抽选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柔比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指标差异性,整理对比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0348,P<0.05),两组患者未开展介入治疗前血清甲胎蛋白指标相近,无显著差异(t=0.7760,P>0.05),行介入治疗后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显著(t=142.5123,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奥沙利铂联合柔比星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肾错构瘤(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方法在严亮1等的研究基础上设计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应用于2014年1月—2018年7月住院的278例RAML患者。结果278例RAML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有28例,评分结果均在极高风险。结论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为临床医疗和护理提供非常实用和重要的依据,便于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肾错构瘤(RAML) 肾破裂出血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来氟米特(LEF)+环磷酰胺(CTX);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LEF)+甲氨喋呤(MTX)。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ESR及CRP等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F联合CTX治疗RA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 标签: 来氟米特环磷酰胺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