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7 个结果
  • 简介:大学生家长普遍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即认为孩子跨入大学校门,就等于成才。可现实是,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实际案例、背景资料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提出方法和措施.并呼吁家长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从而使孩子顺利“成人”和成才。

  • 标签: 家长 帮助 大学生 心理障碍
  • 简介: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一类新型社团——求职类社团也在高校中悄然兴起,并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关注。

  • 标签: 就业压力 社团 求职 高校学生
  • 简介:当代大学生情爱心理状况一般都是正常的、健康的。也有部分大学生有异常趋向,突出表现为多角恋、同性恋和恋爱越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情爱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导向。

  • 标签: 当代 大学生 情爱心理 调查 性知识
  • 简介:目的了解在女大学生中开展性教育课对女人学生的影响。方法运用自制调查问卷’对石家庄铁道学院3个系部的女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女大学生在性教育课前后的知识、观念、行为的变化。结果在了解科学知识方面,正答率有70%提高到96%,在性道德方面,对婚前性行为的赞同率由59.4%下降到22%。97%的女大学生能正确回答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正答率明显提高。结论大学生性教育课封于女大学生掌握科学性知识、增强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性道德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女大学生 性教育 性道德 科学知识 结论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延边大学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延边大学102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文科生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偏执和其他各因子得分及心理问题异常率均高于理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理科生相比较差。

  • 标签: 大学生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健康来自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大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为成长道路铺就了一条阳光灿烂的大道。所以大学生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学生有哪些保健意识,我们又应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大学生 健康观 保健意识 保健常识
  • 简介:少年大学生属于资赋优异,学业成绩优秀,直接由中学免试保送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近年来我校对少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针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状况,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实现途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加强对少年大学生的超常教育,为21世纪培养优秀人才。本文是对以上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的总结与论述。

  • 标签: 大学生心理健康 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超常教育 学业成绩 免试
  • 简介:摘要沙盘游戏疗法融合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东方哲学文的广泛而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沙盘游戏疗法对大学生抑郁情绪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弄清沙盘游戏的对抑郁情绪的作用机制,可以给盘游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沙盘游戏 抑郁 心理治疗 缓解机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业、就业、家庭等压力不断增加,另外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所以现在大学生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校园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开展不同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健康人才。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对策分析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抑郁情绪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和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群体分层抽样法.抽取受试样本1500人.应用抑郁自测量表(SDS)及90项症状自测量表(SCL-90).分别对医学院校入学新生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SDS测评发现.医学大学生抑郁情绪发生率为36.6%.其中一年级新生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其次是大学4~5年级。SCL-90测评结果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SCL-90项症状自测的因子分以抑郁情绪分值明显增高,与SDS测评分析一致;结论大学生抑郁情绪存在较普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应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情绪 医学院校 心理健康
  • 简介:有关大学生“性”方面的新闻一直是很多媒体高度关注的内容,在这个年轻的群体中,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有一条“性闻”公诸于世。日前,《东方早报》的一则名为《浙江大学生性现状》的文章报道了2006年浙江省两所综合性大学对1~4年级22712名大学生进行的“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关联知识、危险意识、性行为及态度”调查结果,27.4%的大学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性伴侣。13.1%的大学生已经发生过性行为,其中男生17.6%.女生8.6%。他们开始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51岁。

  • 标签: 大学生 艾滋病 焦点 综合性大学 浙江大学 调查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师范大学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釆用英国Exeter大学R.Burden先生编制的MALS和修订的瑞文图体智力测验,对311名师范大学生进行测量.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①师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总体存在性别、文理差异,不存在城乡、成绩差异。②男生较女生对自己更有积极的看法,在解决问题申更具愉悦感,对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信心,③文科生较理科生自我效感更强,对学习和解决问题更有信心、更多运用语言,但紧张焦虑较少,④智力对师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影响涉及面少,影响力小。结论师范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存在各种显着差异。

  • 标签: 师范大学生 学业自我概念 差异分析 智商 成绩差异 城乡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军训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1月收录的“军训”、“SCL90”、“大学新生”和“心理健康”为关键词的论文进行元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总样本量11000人,军训后学生SCL90各因子测查的平均效应值在-0.45~-0.26之间,处于中等效应值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值不包括0);在性别差异比较方面,SCL90各因子的平均效应值在-0.48~-0.25之间,处于中等效应值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值不包括0)。结论军训起到了显著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在性别差异比较方面,军训对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作用优于男生。

  • 标签: 军训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元分析
  • 简介:摘要老年大学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目标是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和不断渴求知识的需求而制订的。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对新形势下发展我国老年大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尽快发展和更加完善老年大学事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于完善老年保健事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社会、促进人文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老龄化 老年大学 老年人兴趣 老年人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医学院大学生健康的潜在因素,为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SCL-90量表,采用自制简易调查问卷随机对某高校77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对是否出现经常性遗忘、情绪控制、心情自调等进行了调查和比较,被调查学生各种症状阳性出现率在33.3%~51.0%,医科学生比其他学科学生更容易出现阳性症状,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医学独特的专业特点,医学生比其他学科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应有针对性地对其培养健康意识,加强心理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 标签: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即将踏入社会,各种嘈杂的信息纷至沓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在网络中快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尤其是近些年来智能手机终端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更加自由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的大范围传播,展现自我,自我娱乐。但同时,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当今社会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群体——低头族,主要是指这部分群体对于手机依赖性较高,手机甚至比吃饭、休息和工作更重要。这部分群体主要是青少年,由于长期的手机依赖,导致心理上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疾病,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就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进行分析,客观阐述如何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 标签: 大学生 手机 依赖症 干预
  • 简介:为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探讨自我和谐对社交焦虑状况的影响,对西安某高校315名大学生随机抽样,采取自我和谐量表(SCCS)、交往焦虑量表(IAS)进行问卷调查。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均值明显高于美国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大学生存在社交焦虑现象;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总体好于大学生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有14%的学生自我不和谐;自我和谐各因子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灵活性对社交焦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在校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和谐状况不容乐观;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关系密切;自我和谐对社交焦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 标签: 学生 大学 自我和谐 社交焦虑
  • 简介:方法采用心理测验法与横断法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利用已编制的《大学生学习自主性自称量表》对362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了学习自主性的测试。结果(1)大学生在学习自主性上存在明显的性别、科别及年级差异;(2)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学习动机,也更注重学习结果的及时评价,学习时间的管理和学习环境的创设;(3)文科生的学习动机强于理科生,且更注重学习方法的调整及学习环境的利用;(4)大一学生在学习自主性的五个维度上均显著的高于大二、大三与大四的学生。

  • 标签: 大学生 学习自主性 学习动机 心理卫生
  • 简介:本案例为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所致的一般心理问题,在咨询过程中,采用人本主义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识别自动化思维,改变其错误观念,正确认识自己,调节情绪状态。通过咨询和评估,该来访者的负性情绪、躯体化症状及人际交往等均有了明显改善。

  • 标签: 心理咨询 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 认知行为疗法 一般心理问题 躯体化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应付方式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抑郁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着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高抑郁组与低抑郁组被试在各应付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自责、解决问题、退避二因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封抑郁有较高的预测性;在解决问题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合理化因子和抑郁量表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解决问题因子上,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在退避因子上,理科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结论大学生应付方式与抑郁关系密切。学校教育应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来缓解抑郁情绪,增进健康。

  • 标签: 大学生 应付方式 抑郁症状 心理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