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以风险防范为契机,深入研究该护理模式在降低和影响不良事件发生方面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所收治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严格遵照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标准进行随机划分,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风险防范护理两种不同模式,并对比两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儿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阶段性护理观察,观察组摔倒、磕碰、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均低于对照组;且通过对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防范 不良事件 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妇科尿常规检验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50名患者,分别应用规范化尿液检测(观察组)与常规尿液检测(对照组),对比不同尿常规检验措施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规范化尿液检测方案在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尿蛋白的检出上高于常规尿液检测,(P<0.05)。结论:临床尿常规临床检验中通过规范尿液检验流程,有助于提高尿液标本的质量,降低阴道分泌物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提升妇科诊断的效率,可行性价值高。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临床检验结果 检出率
  • 简介:   【摘要】目的:查阅资料回顾分析我科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7个月间CCU发生的急性左心衰事件,4500位住院患者共发生167起心衰事件,发生约0.037%,其中48起事件的发生为聘请护工首先发现,决定成立试验组,通过加强护工管理,研究护工介入干预对降低CCU住院患者急性左心衰的发生风险是否有效。方法:分析心衰事件发生中护工的工作方法,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开展为期3个月的护工专项培训,加强护工专科技能知识培训,成立带教组并由高年资护士专人带教。结果:截至2022年2月5743位住院患者共发生98例,发生约0.017%,排除其他因素,对照发现加强护工技能知识培训与预防及处理疾病存在必然联系。护工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进行专业护理,早期控制干预,极大有效控制ALHF发生,符合ACCF/AHA指南治疗原则,抢救时间也由平均27min缩短至24.7min,结论:实行护工规范化管理模式,提高护工危险预见性,降低患者死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心内科病房的服务品质及社会形象。

  • 标签: 医院化管理 护工 CCU  护理服务 陪护管理 急性左心衰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肿瘤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及其干预对策。方法 收集 2017年 1~12月我院肿瘤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制定针对性对策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50起,主要以意外拔管、医嘱处理错误和药物外渗为主,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0级共 0起、Ⅰ级 22起、Ⅱ级 23起、Ⅲ级 4起、Ⅳ级 1起和Ⅴ级 0起;护理工作年限 <5年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比例明显高于工作年限≥ 5年者 (p<0.05);护士职称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比例明显高于护师及以上职称者 (p<0.05);护理不良事件时间分布中, 13:00~18:00护理不良事件比例最高。结论根据肿瘤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对策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肿瘤病区 不良事件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降低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错误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错误 ”为主题活动。遵循 PDCA 循环工作程序,通过现状调查,设定预期目标,进行要因分析,依据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由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应用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影响。方法 选我院72例血透室治疗患者,将其以入院时间点分为A(2019年1月至6月)、B(2019年7月至12月)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果 B组护理质量优良较A组高(P<0.05);B组不良事件发生较A组低(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确诊产生的影响 。 方法: 纳入本次研究对象为 200 例本院在过去 2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80例骨科手术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与观察组(手术室护理管理),每组各90例。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观察组的不规范护理发生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1%(P<0.05)。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而言,手术室护理管理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患者 医院感染 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就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在治疗盆腔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对 2016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 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9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进行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对盆腔炎治疗效果、 C反应蛋白( CRP)、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 C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对盆腔炎进行治疗过程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替硝唑 盆腔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新理念的应用及对消毒灭菌合格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6月为实验组,对两组随机选择50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消毒护理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护理新理念护理管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器械清洗消毒情况及清洗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0例医疗器械中,感染发生为32(6.40%),功能完好为485(97.00%),清洗消毒合格为477(95.40%),灭菌合格为468(93.60%),清洗质量评分为93.32±4.42,包装质量评分为93.86±4.11。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器械清洗质量评分及包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实现清洗质量和包装质量的明显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新理念 应用 消毒灭菌合格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探究常规护理方法与优质护理干预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选取原则抽选本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中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2例参与护理实验,将以上患者均分为26例的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方法,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与手术安全性。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出血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新概念的应用及对消毒灭菌合格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为实验组,对两组随机选择60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消毒护理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护理新概念护理管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器械清洗消毒情况及清洗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600例医疗器械中,感染发生为99(16.50%),功能完好为376(62.67%),清洗消毒合格394(65.66%)为,灭菌合格为365(60.83%),清洗质量评分为71.19±2.43,包装质量评分为71.28±2.28。实验组600例医疗器械中,500例医疗器械中,感染发生为30(5.00%),功能完好为498(83.00%),清洗消毒合格为488(81.33%),灭菌合格为479(79.83%),清洗质量评分为94.14±3.15,包装质量评分为94.21±3.05。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器械清洗质量评分及包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新概念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实现清洗质量和包装质量的明显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新概念 应用 消毒灭菌合格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疝手术患者应用体位护理对阴囊血肿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进行疝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体位护理。对比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疝手术患者应用体位护理可以减少阴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恢复时间。

  • 标签: 体位护理 疝气手术 阴囊血肿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偏头痛患者实施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治疗效果观察。方法:从2020.9-2021.9在我院治疗偏头痛的患者中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治疗方式的差别,对其分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35例。常规组实施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实施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在护理之的心理状况比较,2组之间差异较小(P>0.05);经过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负面心理都有所改善,并且研究组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给予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于降低致残的作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为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依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先后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加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致残。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致残分别为3.3%及16.7%。结论:对于急性脑血栓的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早期康复护理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护理模式。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致残率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患者术后采取皮肤护理,统计患者压疮发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皮肤护理,统计患者压疮、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压疮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骨科 手术 皮肤护理 压疮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儿的诊疗中,症状缓解以及复发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患者选择为86例慢性寻麻疹患儿,本次分析开始开始时间为2020年5月,分析结束时间为2021年5月,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寻麻疹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且两组人员均为43例。对照组中患儿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患儿在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的症状缓解状况及复发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和跟踪记录。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中慢性寻麻疹患儿的症状缓解来说,研究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慢性荨麻疹患儿 症状缓解 复发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冷冻病理诊断效果及确诊影响 。 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 者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 月, 所有患者均接受术中冷冻病理诊断,并以石蜡切片结果作为金标准 。 结果: 以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患者在接受术中冷冻病理诊断的结果为,准确例数 87 例,诊断准确为( 94.57% ),误诊例数为 2 例,误诊为( 2.22% ),延迟诊断例数为 3 例,延迟诊断为( 3.26% );在延迟诊断的患者中,有 2 例患者是因为切片选取不当所导致,有 1 例患者是因为固定和染色不当所导致 。 结论: 对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患者实施术中冷冻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 ,值得被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中冷冻 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