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茵陈越鞠汤与托尼萘联合用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托尼萘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茵陈越鞠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GGT等肝功能指标,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ALT、AST、GGT等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除GGT指标差异不明显外,观察组其它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单用托尼萘,联合茵陈越鞠汤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方面效果显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茵陈越鞠汤 托尼萘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MEK-ERK信号通路在全反式维A(all-transretinoicacid,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APL细胞株NB4作为体外模型,以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四唑氮蓝(NBT)还原实验和形态学观察评估细胞分化;应用蛋白印迹法研究细胞MEK和ERK的活化状态及PU.1、C/EBPβ、C/EBPε和PML-RARα的蛋白含量。结果:MEK-ERK信号通路在ATRA处理早期即活化,并维持48h。抑制MEK活性,可使ATRA诱导的CD11b阳性率从(87.50±4.16)%下降到(38.01±2.79)%,NBTA540值从0.507±0.009下降到0.250±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001);且大部分细胞形态回复到原始细胞;同时,ATRA诱导的PU.1、C/EBPβ和C/EBPε蛋白表达上调也受阻。结论:ATRA可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PU.1、C/EBPβ和C/EBPε蛋白表达,诱导APL细胞分化。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细胞分化 全反式维A酸 MEK-ERK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棕榈帕利哌酮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78例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39)予帕利哌酮缓释片6mg口服三天,无过敏反应即予肌注棕榈帕利哌酮;对照组(n=39)予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12周、24周末分别进行PANSS、TESS、PSP及MARS量表评估。结果最终研究组n=36、对照组n=37完成研究,4周、8周、12周、2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PSP、MARS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P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S在第4周及第8周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及第24周较基线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剂对照组TESS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棕榈帕利酮注射液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标签: 棕榈酸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棕榈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6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微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棕榈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97%)共3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共22例,且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75.76%)共25例,明显高于观察组(30.43%)共10例,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用棕榈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少,社会生活功能得到提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曲美他嗪与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心绞痛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择136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各68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与曲美他嗪,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参照组,发作时间短于参照组,用药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发作持续时间,且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曲美他嗪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来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亚临床病变的影响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亚临床病变患者为对象,运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氯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马来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器官亚临床病变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器官亚临床病变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氢氯噻嗪使用到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可以显著缓解患者高血压情况,调整靶器官亚临床病变,整体效果理想。

  • 标签: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 氯沙坦氢氯噻嗪 老年高血压 靶器官亚临床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选择他克莫司+透明质凝胶药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64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皮炎治疗药物研究;对照组(32例)选择他克莫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选择他克莫司+透明质凝胶药物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有关指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有关指标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选择他克莫司+透明质凝胶他克莫司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有关指标的改善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透明质酸凝胶 他克莫司 面部脂溢性皮炎 临床效果 TEWL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与糠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治疗的疗效,探寻最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予以孟鲁司特钠与糠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钠治疗,每组各39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及A/N比值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与对照组有效率76.92%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2.31%,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5.8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5.32±1.24)分,A/N比值(0.46±0.05)%,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2.83,t=2.45,P<0.0)。结论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与糠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治疗,可较高的改善症状,降低A/N比值,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儿童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单唾液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神经科治疗的脑出血合并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单唾液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颅内压、血肿和水肿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颅内压、血肿及水肿大小、NIHS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均出现下降,两组与治疗前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后上述指标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甘露醇联合单唾液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患者能有效的改善神经功能,降低颅内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 标签: 甘露醇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 脑出血 脑水肿患者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使用甲钴胺、依帕司他与马来桂哌齐特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选取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甲钴胺、依帕司他联合治疗,治疗组实施甲钴胺、依帕司他与马来桂哌齐特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在治疗前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也显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使用甲钴胺、依帕司他与马来桂哌齐特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甲钴胺 依帕司他 马来酸桂哌齐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探究单唾液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比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5年到2017年到我院进行诊治的患儿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和脑蛋白水解物,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入单唾液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CT值和NBNA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CT值和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单唾液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患者应用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I)联合疏血通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DPN患者88例,其中应用GMI治疗的43例患者为单一组,加用疏血通治疗的45例患者为联合组。观察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提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GMI联合疏血通治疗DPN的效果显著。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疏血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博司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保护剂博司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的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arthel指数)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7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博司捷联合依达拉奉能明显减轻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保守治疗 神经保护治疗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酯酶和唾液酶、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收集阴道异常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中,Amsel法检测有53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51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4.12%;Amsel法检测有262例阴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264例阴性,其中有5例假阴性,联合检测法特异性为98.85%,阴性预测值为98.11%;Amsel法和联合检测法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酯酶和唾液酶、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 唾液酸酶 白细胞酯酶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将稳心颗粒和琥珀美托洛尔的缓释片联合应用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对患者不良反应影响情况。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照治疗方式差别分成单治组与联合组,各组患者33例,单治组患者单纯使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单治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美托洛尔的缓释片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单治组相比,明显高于单治组,组间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将稳心颗粒和琥珀美托洛尔应用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联合应用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还需要对症治疗。

  • 标签: 冠心病心律失常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应用甘露醇、单唾液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致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1月份——2017年12月份收治的脑出血至脑水肿的患者9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单唾液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5.83%(46/48),较比对照组81.25%(39/48)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甘露醇、单唾液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致脑水肿治疗效果显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的预后明显提高,对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甘露醇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 脑水肿 疗效 神经功能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