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胰腺(chronicpancreatitis,CP)是一种进行的炎症性疾病,以不可逆转的胰腺纤维化损害和胰腺组织破坏为特点,导致上腹部慢性疼痛和内、外分泌功能的损害。发病率虽然尚无大规模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但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最近的一项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显示,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流行病学资料 炎症性疾病 胰腺纤维化 外分泌功能
  • 简介:2001年Steppan等在研究抗糖尿病的新药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s,TZDs)作用机制时,发现在小鼠脂肪细胞中由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可引起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故命名为抵抗素(resistin)。此后,它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大多集中在胰岛素抵抗、肥胖和2型糖尿病方面。最新研究发现抵抗素与炎症和炎症相关性疾病有关,因此,抵抗素可能与AP有关。本文就抵抗素与AP做一综述。

  • 标签: 抵抗素 急性胰腺炎 胰岛素增敏剂 脂肪细胞 噻唑烷二酮 多肽类激素
  • 简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是一种由可以累及整个胆管系统的弥漫炎症和纤维化引起的胆汁淤滞肝病变。进行的病理过程造成肝内和肝外胆管闭塞,最终引起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10%~30%的患者在病程中可以出现胆管癌。

  • 标签: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手术治疗 免疫抑制剂 临床表现
  • 简介:急性胰腺(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病程呈自限性,重症急性胰腺(SAP)占AP10%-15%,其临床表现危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伴局部坏死者病死率约20%-30%,伴弥漫坏死者病死率可达50%-80%,伴有MOF者,病死率几乎达100%。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的进步,使SAP的病死率明显下降。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综合治疗 诊断 监护
  • 简介:近年来,慢性胰腺(chronicpancreatits,C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从2000年7月至2007年7月间共收治CP患者52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临床分析 临床意义 发病率
  • 简介:近年来,随着对重症急性胰腺(SAP)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的逐渐认识,由SAP所导致的腹腔高压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早在19世纪末,Marey和Burt就曾注意到腹内压升高对呼吸功能的影响。1913年,Wendt首次提出腹内高压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1951年,Baggot报道在小肠严重膨胀的情况下强行关腹会产生较高的病死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高压 腹内压升高 肾功能不全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 简介:约4%~30%的儿童和青少年有肌肉骨骼的问题,其诊断多种多样,多数病因是机械(非炎症)的,且大多症状轻、短期可痊愈。然而,值得提醒的是,严重和潜在威胁生命的情况如恶性肿瘤和非意外损伤都可能有骨骼肌肉的症状。在英国,慢性关节的患病率为5~18/100000,患病儿童超过12000,这与儿童糖尿病人数相近。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慢性关节炎 MRI检查 超声检查 布洛芬
  • 简介:<正>1999年10月19日~23日,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东蔡各庄村进行了全国结核病调试点工作。在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三河市防疫站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工作。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万利亚,本次全国调技术指导组组长端木宏谨教授,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的专

  • 标签: 结核病 控制中心 流调 卫生部 试点工作 疾病控制
  • 简介: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搏(EECP)装置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后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CHF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EECP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2组均按照指南常规药物治疗,EECP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EECP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率、6min步行试验结果、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Tei指数变化,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心率、6min步行距离、BNP水平、LVEF及Tei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EECP治疗组的心率[(76.4±4.5)vs(80.7±5.7)次/min]、BNP[(1309.0±1497.2)vs(2196.1±2586.6)pg/ml]、Tei指数[(0.59±0.10)vs(0.62±0.11)]均显著下降,而6min步行距离[(446.20±31.92)vs(407.69±34.80)m]及LVEF[(47.9±2.8)%vs(47.1±3.5)%]均显著增加(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vs6.7%,P〉0.05)。结论体外搏治疗可以改善部分CHF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 利钠肽 体外反搏 射血分数 TEI指数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SAP)病死率高、并发症多。近年来关于促炎症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利用抗炎症因子治疗SAP日益受到重视。IL-11(interleukin-11,IL-11)是近来报道的一种有效的抗炎症因子,它在肠道炎症、内毒素血症及辐射导致胸部损伤的动物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本文仅就目前IL-11在SAP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IL-11 抗炎症因子 促炎症因子 保护性作用 内毒素血症
  • 简介:在许多来稿中,我们发现对急性胰腺的命名比较混乱。为统一起见,我们认为对临床患者,急性胰腺可分为重症急性胰腺(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和轻症急性胰腺(mildacutepancreatitis,MAP);对实验动物,急性胰腺必须按病理变化区分为急性水肿胰腺(acuteedemetouspancreatitis,AEP)和急性坏死性胰腺(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轻症急性胰腺炎 实验动物 病理变化
  • 简介: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临床研究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44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HLP)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同期60例非HLP患者做对照。结果HLP组超重(或肥胖)、高血糖、脂肪肝以及高血压病史比例分别为81.8%、59.1%、54.5%和6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7%、16.7%、13.3%和16.7%(P〈0.05或〈0.01);而HLP组胆系结石占1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P〈0.05)。两组酗酒者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HLP组Ranson评分、CT严重指数(CTS!)、并发症发生数分别为3.15±0.07、4.46±2.58和3.2±1.7,均高于对照组1.62±0.22、2.62±1.90和0.9±1.2(P〈0.05或〈0.01),而HLP组血淀粉酶为(580±221)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60±472)mmol/L(P〈0.01)。HLP组血三酰甘油(TG)值与Ranson积分之间存在直线相关(r=0.77,P〈0.05),对照组TG值与Ranson积分之间无直线相关(r=0.17,P〉0.05)。结论HLP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血TG水平与HL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胰腺炎 高脂血症 高甘油三脂血症 代谢综合征 Ranson积分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胰腺(AP)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AP患者497例,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以三酰甘油(TG)〉11.3mmol/L或者TG在5.65~11.3mmol/L之间,但血清呈乳状者为标准分为重度高脂血症组和轻度高脂血症组,另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组(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组(SAP),分别观察其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重度高脂血症组13例,轻度高脂血症组47例。重度组5例(38.5%)有AP发作史,显著高于轻度组的10.6%(P〈0.05);重度组病因以高脂血症为主,轻度组以胆源为主。重度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为(8.17±2.76)mmol/L,TG为(13.47±4.12)mmol/L,显著高于轻度组的(4.97±1.67)mmol/L和(4.09±2.18)mmol/L(P〈0.01)。另一方面,SAP组血淀粉酶、血糖、TG、TC及腹痛缓解时间分别为(1396±2233)U/L、(14.17±8.37)mmol/L、(7.69±6.56)mmol/L、(5.39±3.58)mmol/L和(6.30±3.27)d,MAP组分别为(831±1348)U/L、(8.28±3.89)mmol/L、(5.55±3.92)mmol/L、(5.64±1.79)mmol/L和(4.29±2.62)d,两组比较,仅血糖水平和腹痛缓解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度高脂血症者AP的复发率高,高血脂程度与AP的发生关系密切,但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

  • 标签: 胰腺炎 高脂血症 临床特点
  • 简介:CP是一种胰腺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反复的胰腺急性发作和胰腺的纤维变性,最后导致内外分泌功能不全。近10年来,对CP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仍然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CP的临床分类缺乏一个简单的标准,这样不同的机构之间就很难比较治疗时间和研究方案。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分类系统 外分泌功能不全 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现 纤维变性
  • 简介:目的研究磷脂酶A2(PLA2)抑制剂氯丙嗪对急性坏死性胰腺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120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只)、ANP组(45只)和氯丙嗪组(45只).采用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1ml/kg体重制备ANP模型,对照组胰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氯丙嗪组于制模成功后即刻、24h、48h腹腔注射0.4%氯丙嗪0.25ml/100g体重;ANP组和对照组术后同时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组于术后24h、48h、72h分别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淀粉酶、PLA2、IL-6;取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氯丙嗪组制膜后72h胰腺病理分值为3.57±0.73,较ANP组的13.29±1.03明显减轻.氯丙嗪组术后72h血清淀粉酶和PLA2水平分别为(1658.0±277.0)U/L和(12.26±1.40)ng/ml,较ANP组的(3666.7±1233.0)U/L和(17.04±1.16)ng/ml显著降低(P<0.01).氯丙嗪组术后24h、48h、72hIL-6水平分别为(116.27±14.49)Pg/ml、(82.75±8.86)pg/ml、(75.35±6.17)pg/ml,也较ANP组的(160.88±27.19)Pg/ml、(125.51±30.71)pg/ml、(111.77±19.10)pg/ml显著降低(P<0.01).结论氯丙嗪腹腔注射治疗ANP大鼠有一定疗效.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氯丙嗪 磷脂酶A 大鼠
  • 简介:急性胰腺(AP)的发病原因,在我国既往以胆道疾病为主,占50%以上,其次是酗酒和暴饮暴食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高脂血症(HL)已成为AP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AP病因的1.3%~3.8%,而12%~38%的AP伴有甘油三脂(TG)升高。所以,HL既是AP的病因,又是AP代谢紊乱的常见并发症,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HLAP)的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是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 标签: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诊疗 常见并发症 医务工作者 发病原因 胆道疾病
  • 简介:急性胰腺(acutepancreatitis,AP),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临床的急危重病,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外统计,AP发病率每年在(4.8~24)/10万人,并呈增高趋势.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3061例AP患者临床特征,为AP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特征 急危重病 身体健康 人民群众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