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患者62例,有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异常,分成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对照组用常规2型糖尿治疗.4周后监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冯·威利布兰德因子抗原(vonWillebrandfactorantigen,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latetetalphagranulemembraneprotein-140,GMP-140)、D-二聚体(D-dimer)、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activatorofplasminogen;plasminogenactivator,PAI-1)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有显著疗效.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 血栓前状态 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高血压心功能不全(HD)的Doppler超声表现形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2500型多功能超声心动图78例高血压HD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轻度HD组:以E/A(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舒张晚期最大流速)<1.S/D(肺静脉收缩期最大流速/舒张期最大流速)>1为多,占74.3%;中度HD组:以1<E/A<2.S/D<1为多,占70.8%;重度HD组:以E/A≥2,S/D<1为多,占80%。单纯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或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并存时,E/A、S/D比值的变化规律与高血压不同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似。结论:测定高血压病患者的E/A、S/D对于评价其心功能、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功能不全 DOPPLER超声 高血压病 EH 超声表现 E/A比值
  • 简介:目的:观察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缺血性脑的疗效。方法:将87例缺血性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加用ILIB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B治疗缺血性脑可提高疗效,减少病残率。

  • 标签: 低能量HE-NE激光 血管内照射 ILIB 缺血性脑病
  • 简介:目的:比较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试验,87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分为氯沙坦组(54例),依那普利组(45例),治疗8周。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1),但有效率、降压幅度值无显著差异;氯沙坦组的降压谷峰比值较依那普利组的高;氯沙坦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依那普利组2例发生咳嗽,因而退出试验。结论: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氯沙坦是一种有效、安全、易耐受的降压药,每日50~100mg能维持24小时的降压效应。

  • 标签: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T-Ⅱ受体拮抗剂 氯沙坦 依那普利 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采用临床对比方法对58例老年2-DM和65例非糖尿(NDM)并发AMI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2-DM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41.38%)较NDM者发生率(13.85%)高(P<0.005),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63.79%)及病死率(29.31%)均明显高于NDM者(39.66%和13.85%)(P<0.005).主要死因为泵衰竭,心跳骤停,多脏器衰竭.结论老年2-DM并发AMI较NDM的AMI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处理上应及早监测,避免感染,及时有效地治疗各种并发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 临床特点 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长春市直机关公务员中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利针对性的预防与保健.方法:对长春市直机关公务员进行健康体检,包括一般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分析血压对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发病的影响;老年人高血压分型情况及对靶器官的损害.结果:该类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2.4%;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率分别为:31.3%、18%、14.7%;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以非杓型高血压为主,靶器官损害明显.结论:长春市直机关公务员高血压患病率为22.4%,高于全国水平,应加强防治.

  • 标签: 长春市 公务员 原发性高血压 流行病学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降纤酶颈内动脉注射治疗糖尿合并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糖尿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发病6~72h的50例患者采用颈内动脉注射5U降纤酶为治疗组,另30例作普通治疗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FDI)及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Fg)、凝血酶元(PT)、凝血酶时间(TT)变化.结果:治疗后14d治疗组NFDI为11.68±1.07,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6.82±5.33(P<0.01),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2±5.38(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为80.04%和60.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和26.67%(P<0.05,<0.01).治疗组治疗后Fg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降纤酶颈内动脉注射治疗糖尿合并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塞 降纤酶 颈内动脉
  • 简介:1996年7月~2000年12月我们进行了心血管城镇社区人群综合性干预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城镇社区人群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摸索适合于我国城镇社区人群防治的干预措施和模式.现简要报告如下:

  • 标签: 丽水市 城镇社区人群 心血管病 综合性干预 疾病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水平检测对老年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晨尿、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及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酸(Cr),肾联检阳性为尿MA,血、尿β2-MG中任何一项指标高于正常值.结果:单项指标阳性率:β2-MG71.57%,尿β2-MG68.42%,尿MA53.68%,多项指标联检阳性率85.26%均高于尿常规(14.73%)和BUN、Cr阳性率(29.47%),差异非常显著(P<0.001).EH2、3级极高危患者血、尿微量蛋白肾联检总阳性率100%.结论:血、尿微量蛋白在老年性高血压肾功能受损时较肾功能指标BUN、Cr改变出现早,是诊断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老年人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及与糖尿合并大血管病变之间的联系.方法:[HTS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30名糖尿无并发症、35名糖尿伴大血管病变患者,35名正常人的血浆GMP-140、vWF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GMP-140,vWF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糖尿伴大血管病变的患者上述变化更显?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增加,易于形成血栓,与大血管并发症有一定因果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膜糖蛋白-140 合并症 大血管病变 血栓形成
  • 简介:他汀类药物(以下简称他汀类)因具有降脂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应用于临床。它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而减少甲羟戊酸和其他甲羟戊酸通路的中间产物生成。以往用于临床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血脂,尤其是降低胆固醇。迄今为止,很多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在心血管事件一级和二级预防中有显著作用。其中,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4S试验和胆固醇与复发性血管事件研究(CARE)试验证实,他汀类对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的同时,对卒中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他汀类药物 药物预防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降低胆固醇 甲羟戊酸
  • 简介:目的探讨瘦素(leptin)与2型糖尿(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所有病例均行双下肢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按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分为病变组(A组)、对照组(B组),每组再按有无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分为病变组并发其他血管疾病组(A1组)和病变组无并发其他血管疾病组(A2组);对照组并发其他血管疾病组(B1组),对照组无并发其他血管疾病组(B2组).比较病变组与对照组leptin及其他指标差异。结果A1组与B1组比较(二组男女构成、体重指数、腰臀比值、有无微血管病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po-B(1.306±0.217;1.193±0.169)mmol/L,P<0.05(校正年龄后),leptin(16.453±2.061;11.845±3.173)ng/ml,P<0.05;A2组与B2组比较,LDL-C(3.878±1,151;3.258±0.721)mmnol/L,P<0.05(校正年龄后);以有无下肢血管病变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论下肢血管病变与瘦素无相关性,而与年龄、LDL—C有相关性。瘦素与性别及BMI有一定的关系。女性瘦素水平高于男性,BMI值越大瘦素水平越高,瘦素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与apoB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瘦素 血脂 动脉病变 下肢
  • 简介:目的探讨肺原性心脏(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吼)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PAI-1)活性和D-二聚体(加)含量。结果肺心病心力衰竭组血浆tPA活性较健康对照组降低,而PM-1活性、DD含量明显升高。不同心功能等级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PAI-1活性、DD含量随着心功能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结论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凝血纤溶活性异常,且与心功能程度有关。

  • 标签: 肺原性心脏病 D—D二聚体 t—PA PAI-1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期先天性心脏的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1989年11月~2000年11月对900名高危孕妇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孕妇年龄22~39岁(27.9岁±3.9岁),孕期20~42周(33.4周±4.8周)。首先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探察,横切胎儿胸部取标准四腔切面作为基础切面,旋转探头方向获取五腔心、大动脉短轴、左室长轴、主动脉弓长轴、下腔静脉长轴等切面,在清晰的切面图像上叠加彩色多普勒信号,观察心内有无异常血流;以脉冲多普勒记录主、肺动脉瓣及二、三尖瓣血流频谱或异常湍流频谱。结果胎儿期先天性心脏发病率3.78%(34/900),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的敏感性92%、特异性95%、阳性预测值91%、阴性预测值96%。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为妇产科及儿科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应作为高危孕妇的常规检查。

  • 标签: 胎儿 先天性心脏缺损 超声心动图 产前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DCM)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及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45例临床诊断DCM患者,按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A组(心功能Ⅰ~Ⅱ级)l6例,B组(Ⅲ~Ⅳ级)29例;检测各组HRV时域指标、QT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检测其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CM患者HRV各项时域指标显著降低(P<0.05~<0.001),QTd显著增加(P<0.001);且随着心功能恶化,HRV时域指标下降,QTd增加越趋明显(P均<0.001);HRV各时域指标与QTd及LVDd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P<0.001);QTd与LVEF及LVDd也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HRV和QTd变化与DCM患者的心功能恶化是一致的,对预测DCM患者预后有较高价值,是一种简单的无创评定方法.

  • 标签: 扩张性心肌病 心率变异性 QT离散度 心功能 HRV DCM
  • 简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的多肽,它是体内较强的促有丝分裂剂和化学诱导剂,与机体组织的生长、发育以及各种损伤后修复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需要生长因子(如PDGF)的参与.我们着重综述近年来对PDGF及受体功能的研究进展,以及如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发挥功能.

  • 标签: 受体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脑缺血
  • 简介:猝死(suddendeath)是一种突然、意外的自然死亡。死亡的原因十分复杂,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生在24h之内突然、意外死亡才能定为猝死。猝死若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称为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它是猝死的第一大原因,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30万病例。虽然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但是非心肌缺血病例在解剖时经常会遇到。其中心律异常所致突然死亡占猝死的5%,这类疾病并没有发现心脏的结构异常,

  • 标签: 非缺血性心脏病 猝死 分子生物学 冠心病 心律异常 QT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DCM)左室腔容积(LVCV)等参数变化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DCM组42例.按LVEF降低程度又分为:轻度异常组12例.LVEF44.5±2.39;中度异常组24例,LVEF32.8±3.80;重度异常组6例、LVEF17±3.28。用超声心动图及Simpson法测定并算出LVCV、LVEF等参数。结果:42例DCM患者与健康人比较,LVCV明显增加(P<0.01);而在DCM组内不同LVEF组间,LVCV在中、重度异常组比轻度异常组明显增高(P<0.01);重度异常组与中度异常组比较也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测定结果表明LVCV越大对LVEF负面影响越大。在康复心脏学中LVCV可作为心功能指标之一。

  • 标签: LVEF DCM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射血分数 重度 轻度
  • 简介: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ntravascularlaserirradiationofblood,ILIB)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纤细柔软的光导纤维将激光导入血管内直接照射循环血液,具有广泛、良好的临床效果,作者采用ILIB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96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ILIB 血管内照射治疗 He—Ne激光 脑血管病 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