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环养血颗粒用于哺乳期子宫上环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40例哺乳期上环术妇女,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置器以后不用药,观察组则给予宫环养血颗粒口服,然后观察两组妇女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妇女在服用宫环养血颗粒以后,阴道出血、腰腹胀痛明显少于对照组妇女,治疗效果很好。结论宫环养血颗粒对上环术后阴道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腰腹胀痛也有一定的疗效,有助于机体对环的适应,而且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

  • 标签: 子宫上环术 哺乳期 出血 宫环养血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川芎清颗粒对于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头痛患者共78例分为川芎组和尼莫地平组,川芎组应用川芎清颗粒对患者进行治疗,尼莫地平组应用尼莫地平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之后,川芎组患者的头痛次数明显少于尼莫地平组,且川芎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的71.79%,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川芎清颗粒对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头痛次数以及发作时长,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川芎清脑颗粒 头痛 尼莫地平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探讨静脉营养对早产儿的肝胆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7例早产儿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水平。结果早产儿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分别为(9.48±5.88)umol/L、(14.72±10.55)umol/L,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P<0.05)。结论早产儿使用静脉营养时监测血清TBA水平,可早期发现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为临床防治早产儿胆汁淤积症提供指导。

  • 标签: 总胆汁酸 早产儿 静脉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的CT和MRI影像特点。方法8例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患者行MRI检查,其中7例行CT扫描,对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性征象。结果8例患者中,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共有9个,其中6个位于横窦,3个位于上矢状窦。病灶在CT影像中均表现为低密度影,其中3个有钙化灶。9个Tl加权像为低信号,1、2加权像为高信号,7个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为低信号;4个增强后可见轻度或中度强化,以及充盈缺损;4个MR静脉造影影像呈附壁状充盈缺损征象。结论CT和MRl影像是诊断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的有效方法,特别是MRl影像能显示其特征性信号改变及与静脉窦的关系,对诊断更有意义。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蛛网膜颗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养血解毒汤对老年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调节。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银屑病患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卡泊三醇软膏外涂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养血解毒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IFN-γ、IL-8以及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FN-γ、IL-8以及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银屑病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养血解毒汤 老年 银屑病 卡泊三醇 临床疗效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痛应用川芎清颗粒与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头痛患者8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川芎清颗粒治疗(A组,n=40)与尼莫地平治疗(B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A组入组的头痛病例经统计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B组75%(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头痛发作次数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疗后均有一定程度减少,A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探讨头痛采用川芎清颗粒与尼莫地平的预后特点,川芎清颗粒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一周内头痛发作次数方面作用更为显著,且具较高安全性,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川芎清脑颗粒 尼莫地平 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揭示养血宫方干预实验性小鼠月经模型激素水平及子宫形态的作用。方法建立km小鼠月经模型,通过灌胃给药养血宫方进行干预,观察小鼠血清E2、P激素水平。结果1激素水平给药2-6h血清E2处于低谷,6h之后有大幅度的增加,较模型组显著(P<0.05)。给药4h-8h血清P激素处于低谷后逐渐回升,与模型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子宫形态给药8h-12h实验侧子宫角出现明显充血现象,颜色呈暗红色,对照侧未充血肿大,呈浅粉色。结论养血宫方具有提高E2、P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脱落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滋阴养血热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限定时间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以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区分为两组,平均纳入24例患者,参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导,试验组以滋阴养血热汤为主导,比对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ESR、CRP、RF均低于参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验证意义(P<0.05)。结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滋阴养血热汤治疗能有效降低炎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滋阴养血清热汤 老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内容围绕产后阴道炎疾病,实施丹参养血颗粒结合金钱草洗剂干预的疗效展开调研。方法:全部参与此次研究病例是80例,均为产后病患,临床各项查体确定是阴道炎病症,针对病患以治疗方法进行分组,丹参养血颗粒治疗为单药组,丹参养血颗粒+金钱草洗剂治疗是联合组,主要对病患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对比各小组病患症状、pH值改善情况,统计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结果:全部病患都实施相应治疗,评估治疗有效率,其中联合组优于单药组;对患者症状情况分析,经治疗后有显著缓解,其中联合组更佳,对比组间pH值,单药组相对稍差;统计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其中联合组发生概率低(P<0.05)。结论:针对产后阴道炎病患,给予丹参养血颗粒结合金钱草洗剂治疗,能够迅速减轻患者身体病痛,让其早期转归,用药后能够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更安全。

  • 标签: 丹参养血颗粒 金钱草洗剂 治疗 产后阴道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一组累及小穿支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的疾病。虽然CSV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升高在CSV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对血清炎性标志物与CSVD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炎症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选取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例资料作为观察组,分析血清钠肽水平变化。并与同期100例健康人群组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血清钠肽检测值。结果观察组中血清钠肽水平变化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功能衰竭不同分级而变化,其中心功能衰竭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之间随级别严重变化血清钠肽检测值而升高,对比分析心功能能衰竭分级具有差异性(p<0.05),而且两组检测值也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钠肽检测值随慢性心力衰竭分级而变化,是心力衰竭分级的有效生物标记物,对心力衰竭的诊断、评估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标签: 慢性 心力衰竭 血清脑钠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经口给予脉利颗粒(NML)对实验性脑血栓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血栓诱导剂(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实验性脑血栓模型,观察致瘫时间和存活时间;大鼠右侧颈总动脉注入混合血栓诱导剂(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诱导脑血栓模型,测定脑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指数及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等。结果:NML可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小鼠偏瘫发生时间和死亡时间,减轻偏瘫症状;NML能显著降低大鼠脑血管通透性、右侧指数、含水量以及右/左半球湿重之比,降低大鼠右侧大脑半球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改善大鼠右侧近脑室周围组织结构紊乱现象。结论:NML对实验性脑血栓后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脑脉利颗粒 脑血栓 脑水肿 抗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逍遥颗粒对肿瘤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的影响,探讨血清IGF-1与肿瘤相关性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比法,以血清IGF-1水平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后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血清IGF-1水平下降,P<0.05(P=0.04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逍遥颗粒能够降低肿瘤患者血清IGF-1水平,IGF-1与肿瘤相关性抑郁呈正相关。

  • 标签: 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性抑郁 加味逍遥颗粒 IGF-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芎清颗粒对原发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诊治的92例原发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观察组联合口服川芎清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内头痛缓解维持时间、VAS评分和头痛发作频率。结果观察组原发性头痛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24h内头痛缓解维持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VAS评分以及头痛发作频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口服西比灵胶囊的基础上,原发性头痛患者联合口服川芎清颗粒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川芎清脑颗粒 原发性头痛 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