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造气工段如何提高碳利用率、减少蒸汽用量、降低电耗等方面的分析,达到对造气工艺及设备的合理应用,最终实现节能降耗。

  • 标签: 碳利用率 蒸汽用量 电耗 煤耗
  • 简介:Φ2.4m、Φ2.65m煤气炉的前身是Φ1.98m煤气炉。该系列煤气炉在我国土生土长发展了50多年,由Φ1.98m到Φ2.26m,到Φ2.4m、Φ2.61m、Φ2.65m,近几年又发展为锥形炉和Φ2.8m煤气炉。在它的发展过程Φ,较多地变动了煤气炉的夹套锅炉内筒体直径和煤气炉的高度,而炉底盘没有大的变化,即Φ2.4m和Φ2.65m、Φ2.8m煤气炉使用的炉底盘是一样的,炉底Φ3240mm,灰盘Φ2820mm,煤气炉总高从4400mm到5600mm,差别很大。如上设计制造参数带来了以下问题:

  • 标签: 固定层煤气炉 技术改造 设计制造 底盘 筒体 夹套
  • 简介:造气工段是全厂最重要的工段1)合成氨生产中只有两个主要反应:一个是煤气化反应:一个是氨合成反应,所以造气和合成工段是主要工段,其它工段,如脱硫、变换、脱碳、压缩和精炼等的作用,只是对煤气进行净化或加压,属于次要工段。2)造气工段的能耗和成本,占合氨的比例最大,分别约70%和30%。

  • 标签: 合成氨 造气炉 气化层温度 直接连续测量 自动控制
  • 简介:简要介绍了不停车带压密封技术,探讨了常见的泄漏类型、原因和封堵方法,分析了预防和减少泄漏的措施,证明了不停车带压密封技术是化工连续生产中消除泄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不停车密封技术 密封 泄漏
  • 简介:煤气炉优化控制技术的主导思想是要达到“一稳定、两平衡”的最佳点。“一稳定”是气化层的位置、厚度和温度稳定;“两平衡”是物料平衡(即加煤与排灰平衡)和热量平衡,实现碳利用率高,蒸汽消耗低。稳定工艺操作指标首先要掌握影响热量平衡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入炉煤粒度、强度和熔点,以及入炉风量和蒸汽量变化等。要实现长期稳定运行,只有综合优化煤气化条件,运用自动化控制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造气炉炉况优化,因此必须掌握好煤气炉优化运行的几个主要问题。

  • 标签: 综合优化 控制技术 造气炉 节能降耗 热量平衡 应用
  • 简介:介绍了渭河洁能有限责任公司双醋项目气化装置碳洗塔液位调节阀LV-7308A/B的改造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的现状和披露了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对方案实施所产生的效果和效益作出评价,并提出了进一步持续改进的方向。

  • 标签: 气化装置 调节阀 技术改造
  • 简介:回顾了鲁奇炉的发展历程,综述了鲁奇FBDB气化过程、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介绍了鲁奇技术的最新进展Mk+以及尾气和煤气水处理,指出Mk+气化炉在中国劣质煤的综合利用及SNG项目中将受到青睐。

  • 标签: 鲁奇 FBDB Mk+
  • 简介:日前,陕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以陕竞发[2009]1号文下发了《关于表彰2008年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的决定》,渭化集团5项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获陕西省2008年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

  • 标签: 经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成果 职工 技术创新工程 陕西省 先进集体
  • 简介:1概述型煤富氧连续气化是一项综合了粉煤成型技术、固定床煤气炉技术和空气分离制氧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将粉煤成型用于气化,使煤气化企业避开了以优质块煤焦为原料的独木桥,走上了以本地粉煤为气化原料,成本低、资源丰富的广阔大道。同时,也避开了采用国外粉煤气化技术,投资大、消化期长、见效慢的曲折道路。特别是型煤富氧连续气化技术是一项可以在众多煤气化企业现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提升后即可实现的技术。它是由多项已用于生产实践的成熟技术的组合,基本上不承担太大风险。此外,我国目前用于煤气化的众多常压间歇煤气炉,

  • 标签: 粉煤气化技术 富氧连续气化 型煤 固定床煤气炉 粉煤成型 气化原料
  • 简介:介绍利用原尿素生产装置经过简单改造,生产聚氨酸钾锌尿素产品的工艺流程、改造设计、标准制定、生产运行等,以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标签: 聚氨酸钾锌尿素 技改总结 解决措施
  • 简介:简要介绍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九江石化公司引进GE水煤浆气化、低温甲醇洗酸性气脱除等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用于煤(焦)制氢项目,并介绍了工艺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和主要优点。九江石化通过对化肥装置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其改造为设计制氢能力105100m3/h煤(焦)制氢装置,为加氢裂化、汽油加氢、柴油加氢、渣油加氢等炼油装置提供优质氢源,提高炼油装置深加工能力,将有效提升原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 标签: GE水煤浆气化 低温甲醇洗 煤制氢
  • 简介:当前煤价上涨,化肥价格下跌,化肥厂经受了比较严峻的考验,降低造气成本成了合成氨生产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各化肥厂对造气实施了多种多样的技术改造与革新,如造气流程改造、吹风气集中回收、煤气炉本体改造、降低炉上温度等一系列降低煤耗、提高发气量的改造,综合起来说,改造与革新内容主要是向小氮造气学习。部分小氮企业造气状况还真不错,煤气炉气化强度高达1400-1500m^3/m^2/h,吨氨造气入炉煤耗仅1100~1200kg,而中氮企业煤气炉气化强度一般在1100~1200m^3/m^2/h,吨氨造气入炉煤耗在1400-1500kg。中氮企业造气要达到小氮企业水平应如何改进,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思考。

  • 标签: 造气工艺 技术改造 小氮肥 合成氨生产 中氮企业 气化强度
  • 简介:本文简述了合成氨老系统造气装置改造的必要性,恩德粉煤气化技术的简介及采用该技术的可靠性、改造主要内容及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 标签: 合成氨 粉煤气化技术 造气装置 炉底 炉箅
  • 简介:我公司于2005年1月开始策划“本资料”,素材来源:从各种科技期刊、造气行业技术通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企业内部评价报告等2000多篇造气论文中精心挑选出了399篇论文(共887页正文),论文挑选的原则如下:一是各项技术的最新进展;二是阐述了新思路或设想;三是技术改造内容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因此,本资料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系统全面,概括了我国固定层煤气炉近10年的发展历程,二是唯一性,国内未见有第2种如此详细的造气资料,所以是造气生产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理想的技术培训和参考资料,对做好企业的增产和节能降耗工作有很大帮助。

  • 标签: 固定层煤气炉 操作技术 设备改造 工艺 企业管理人员 节能降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