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萧军、萧红、舒群、罗烽等东北流亡作家重新发现了白俄,并继承了左翼文学的叙事经验与话语规范。然而对于这些东北作家而言,白俄不仅是反革命的符号,也是故乡的印记。这些白俄叙事艰难生长在民族主义话语的破碎之处,并在无产阶级革命话语的间隙侧身前行。东北流亡作家讲述白俄,其实也就是探寻他们如何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表述自己:这些东北作家背负着流亡的苦难,以一种若即若离的“中间状态”漂泊在关内文坛,艰难而隐秘地讲述着自己的流亡痛楚。

  • 标签: 东北流亡作家 白俄 故乡 革命 叙事
  • 简介:方敬(1914—1996)是中国20世纪重要诗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他出生于万州,长期在北碚工作,所以他是重庆的文化名人,重庆的骄傲。今年适逢方敬诞生100周年,理应隆重庆祝,深情缅怀。我认为,迄今为止,学界对方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以此为契机,弥补这一缺失,是完全必要的。

  • 标签: 方敬 中国 新时期 诗坛 文学翻译家 20世纪
  • 简介:壬辰年重阳后五日下午,和几位文友相约去郊外栖霞山赏枫叶。秋栖霞一直是南京的重要景点,尽管居此数十年,但并未成行,所以大家兴致很高。

  • 标签: 中国近现代 董欣宾 秋雨 书画 栖霞山
  • 简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初版本认为《品花宝鉴》作者为“陈森书”,1935年北新书局修订本《中国小说史略》在“陈森书”后面另加注文,认为“‘书’字或误衍”。本文据浙图藏崇恩《枕琴轩诗草》稿本中陈森题记,确定“陈森书”、“陈森”均为其曾用名。另据陈森题记所云道光十八年行迹,排除了柳存仁先生关于道光十八年陈森赴广西的推测。

  • 标签: 陈森 陈森书 名讳考辨 《中国小说史略》
  • 简介:《担当与建构——王泉根文论集》是新近出版的王泉根的代表性文论集。著作收录了作者在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发表的三十余篇重要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从儿童文学思潮史论、基础理论问题、学科建设、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等多个层面建立起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整体观。这一观念及其理论成果为我国儿童文学在文学、艺术、教育、出版传媒等相关学科领域中搭建起了具有自身学术个性与本体精神的话语空间。

  • 标签: 中国儿童文学 王泉根 整体观 文论 现代 儿童文学研究
  • 简介:<正>2014年5月25至26日,《中国作家》组织弋舟、肖江虹、朱山坡、石一枫、王威廉等青年作家赴《中国作家》咸阳创作基地进行文学交流活动。青年作家一行分别与咸阳市部分作家、成阳宇宏·健康花城小区部分业主、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进行交流座谈。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惠莉,咸阳市文联副主席王民安,宇宏集团副总裁严美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分别致辞。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咸阳市作协主席王海主持交流活动。西安市委常委、西安市副市长吴义

  • 标签: 青年作家 《中国作家》 文学交流 交流座谈 作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
  • 简介: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运用廉政杂文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弘扬正气,鞭挞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三届中国(浙江)“鲁迅故里杯”廉政杂文大赛。

  • 标签: 廉政文化建设 征稿启事 杂文 大赛 故里 鲁迅
  • 简介:一个女人,在丈夫不幸去世之后,靠自己的柔弱的肩膀,做挑山工,抚养三个子女成人,为此,她不仅辛苦备尝,而且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但她无怨无悔……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一个典型的中国妇女和母亲的故事。在中国古代,

  • 标签: 中国故事 民族精神 女人 沪剧 演出 剧团
  • 简介:<正>散文是什么?我们通常想到的是抒情文章和游记文章,中小学语文教材里选入的散文主要是这些作品,而且也形成了一些保守的套式:写春天是"春暖花开",到夏天则"热浪滚滚",秋天就是"金秋十月"了,然后来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天。这样训练的结果,让孩子们形成了固定的甚至是懒惰的认识,而不是停顿一下,思考一下,学着用生动丰富的细节来表现。比如写夏天的热,你可以说:"趴在树荫下的大黄狗,

  • 标签: 小学语文教材 语文书 里选 保守的 人生走向 中学语文课本
  • 简介:“2014中国·洛阳公益扶贫书画艺术品募捐作品展”于10月17日开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炳旭,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史秉锐,市人大副主任刘湖镜,市政协副主席王亦丁。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张炳志,市文联纪检组长赵金生等出席开幕式。

  • 标签: 书画艺术品 作品展 募捐 扶贫 公益 洛阳
  • 简介:一、前言《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播出之后,凭借着真诚的创作态度以及浓厚的乡土感情获得了观众的喜爱。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很大的魅力,此片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叙述语言的国家化以及影响的风格化,使得该纪录片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具有丰富的食物,而且具有美丽的风景以及多样的风俗,这就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然而,这部纪录片的亮点在于创新。《舌尖上的中国》在影像的创作中更加注重创新,充分结合了光影、景别以及运动等造型手段来进行创作。这部纪录片注重画面美、色彩美以及艺术美的结合,从而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在视觉上形成了绚丽以及细腻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视觉美。《舌尖上的中国》独特的表现手法以及表现技巧赢得了更多人的青睐。

  • 标签: 影像艺术 纪录片 中国 文化意蕴 创作态度 饮食文化
  • 简介:宋珅: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您作为作家和政协委员,提出要在中国设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在网上引起热议。这一提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赵丽宏:关于设立中国的世界文学奖,其实我已经思考了很多年。在上海也曾多次提出建议,本来想,北京不做这件事,

  • 标签: 《上海文学》 赵丽宏 人的文学 中国 访谈录 主编
  • 简介:<正>中国诗歌历史悠久,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诗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髓,也是中国人文生活的坚实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诗歌分成了旧体诗和新诗。诗、词、歌、赋、曲多有鲜明格式、有复杂或严格的韵脚。我们一想到诗歌,就会想到押韵,想到整齐的行列。虽因现行普通话的简化处理,去掉了很多复杂的声调,而导致唐诗宋词的一些篇章读来不再押韵,但总体来说,押韵成为

  • 标签: 唐诗宋词 人文生活 语文书 中小学语文 桃源行 滕王阁赋
  • 简介:神话是先民基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创造的,其产生和流传具有必然性。作为民族财富和遗产之一,中国上古神话与其他初级文学形式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的产生,并在之后的文学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不仅为后世文学提供了素材和原型,更加成为中国文人乃至中华民族个性性格、理想境界以及精神追求形成的可循源头,对文学史和中国社会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上古神话 产生 文人 作品 影响
  • 简介:风水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长期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广泛应用于城市、村落、寺观及民宅的择址与建造。风水学中所强调的尊重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工业化所带来生态污染的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风水学中的合理科学的成份,并把它们应用到居住空间设计当中。

  • 标签: 风水学 合理性因素 居住环境设计
  • 简介:中国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男女婚姻自由的权利,但爱情的幸福却是一个未曾关注和被忽略的问题。反映在戏剧中,爱情课题是悬置和阙如的,本文选取了1949-1962描写婚姻恋爱的典范文本阐述了新中国初期戏剧中以国家政治为旨归的“爱情”及其缺失。

  • 标签: 政治意识 爱情课题
  • 简介:现象学语义观是主要讨论意义问题.现象学的意识分析主要是围绕意义的来源、形成机制和意向性功能进行的。诗歌翻译要注重其中的文学意境,因此要从作者本身出发,而不是简单地把诗歌从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本文将把两者结合起来.从现象学语义观出发,探讨诗歌翻译的一些方法。

  • 标签: 现象学语义观 胡塞尔 诗歌翻译 静夜思
  • 简介:青春题材电影的发展在2013年夏天全面爆发,本文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为例,感受青春电影带来的心灵及情感共鸣,当感动、争议、赞美、吐槽汇集在这一类电影中时,当它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超越电影本身引起大众争论不休时,我们应当从更长远的角度和更现实的高度去思考中国内地青春题材电影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 标签: 青春 青春电影 票房 时代文化
  • 简介:<正>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之后,全国各大学迎着思想解放的春风,以中文系学生为主力,掀起校园文学创作的热潮。一时间,校园文学社以自办的文学刊物为阵地,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持续至今,成为新时期中国大学文化的重要标志。新时期中国大学初创期的文学社可谓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出了陈建功、刘震云、张蔓菱、黄蓓佳、查建英、海子等,四川大学锦江文学社出了龚巧明、徐慧、莫怀戚等,吉林大学《红叶》文学社出了徐敬亚、王小妮等,中山大学鼓楼文学社出了陈平原、黄

  • 标签: 文学世界 五四文学 莫怀戚 徐敬亚 刘震云 黄蓓佳